当金碧辉煌的会所与豪华气派的别墅正在加紧建造之时,一个“秘密行动”又在酝酿之中。
给富翁、大款们一个“五星级的家”,这“五星”不仅是指硬件一流,更意味着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管理该从何入手呢?
王志纲向碧桂园老板建议:“会所能够建好,我相信你的能力,你是一个杰出的建筑地产商。但是,你们毕竟是农民,管理上不了档次。顺德的经济发展虽然比广州快,但广州毕竟是制高点,五星级管理人才一定要‘借腹生子’。”
于是,仿佛是无意中的安排,一批前来采访的记者,在碧桂园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午餐上,居然撞见了广州五星级大酒店的一批“白领精英”。
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朱兆祥先生精明能干,虽然刚刚四十出头,但在广州几个五星级酒店担任高级职务已经有十几个年头。1982年,当中国大酒店首次向社会招聘管理人才时,朱先生就率先入选,成为中国第一批由英国、瑞士酒店管理专家精心培训的“黄埔一期”学员。此后,经努力做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
餐饮部经理,来自白天鹅酒店;管家部的负责人,几天前还在中国大酒店当部长;采购部、培训部经理,则分别来自国际大酒店与花园酒店。数一数,广州的“五星”白领在这里竟有20人之多!
白领精英们为何纷纷逃离都市,“上山下乡”,到碧桂园里会师来了呢?这些酒店管理的“黄埔一期”们难道要在这里实施一项“曼哈顿工程”吗?
朱兆祥总经理告诉记者,吸引他们从都市五星级会所来到碧桂园社区的秘密,就在于碧桂园的缔造者正在这里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试验:把五星级酒店的管理模式引入屋村管理中,把这里的每一幢别墅当做五星级酒店的一套客房,使每一位住客都能享受到五星级的全程服务。他说:“碧桂园是成功人士的家园,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对其创造价值的回报,要让他们生活在排除一切后顾之忧的、无微不至的五星级管理环境之中。”
因而,与一般小区的管理截然不同,碧桂园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下设公关部、维修部、餐饮部、管家部、采购部、人事培训部、基建工程部、康乐部等11个部门,管理人员达一百五十多人,其主要骨干均为广州酒店管理的“精粹”。
管家部是人员最多的机构,现有六十多人。它的功能就是为每一幢别墅的主人提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管家”服务。灯泡突然坏了,打个电话,管家部会赶来处理;夫妇双双出门赴宴,刚满月的婴儿可以委托“管家”照看;花园里的花草,可以交由管家部的园艺班修剪、浇水;如果长期在外,还可请管家部的卫生班定期上门开窗通气,打扫卫生……
一切服务都是专业化、规范化、高档化的,令别墅的主人们感受到五星级客人的尊贵,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理想生活方式——高效、便捷、舒适、自然。
这个“白领下乡”计划,就是王志纲为“五星级的家”策划的一项“曼哈顿工程”——把世界一流的管理专家引入碧桂园,加重“五星级”的含金量。
为此,碧桂园除付给“白领精英”们很高的年薪外,还为他们提供驱车上班的小轿车,一人一部。
有趣的是,这一“白领下乡”现象成为新闻推广的又一题材。笔者当时对“管家部”颇有兴趣,曾在《文汇报》上发表一篇题为《广东城里人下乡当保姆》的小通讯,其中的“保姆”,指的是五星级管家的集体式“保姆”。不料见报之后引起轰动,北京、广东一些报纸争相转载。一些电视台还派员追踪这一有趣的“下乡现象”。
12月28日,“碧桂园国际俱乐部”会所开业,会所印制了2000张会员卡。本来,会员卡是要高价购买的,但新张开业,知名度不高,不用说卖,送人恐怕都没人感兴趣,怎么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呢?王志纲巧施“引君入瓮”之策,他又设计了一个“名车大行动”。
12月31日,星期六,处于全盛时期的碧桂园学校门口,又一次出现了蜿蜒几公里的“世界名车大汇展”盛况。原来,这一天,学校召开第一次家长大会,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包括广州的富翁、大款们心挂下一代,纷纷于百忙之中抽身驱车而来。
大会结束已是下午4:30,当家长们带着子女登车启程时,发现车子被引导来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厦门口。“这里是碧桂园国际俱乐部,请您就座,有免费自助餐招待。”礼仪小姐笑容满面地迎候客人。
家长们到过不少会所,但这里的气派、档次显然高出一筹,特别是餐厅里大面积的透明厨房、可以自由挑选的超级菜场,更令人刮目相看。一餐美食之后,会所老板亲自送上一张“会员金卡”,顿时使家长们有了“五星级”的尊贵感。
2000张卡很快就有了主人,一传十,十传百,加印的3000张卡又全部被抢购一空。从此,碧桂园会所成了长年的“名车大汇展”之地,棋盘上又一只“眼”被做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