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总是格物。
——《答甘泉》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修身之重要,贯穿人生,决定其做事能力和态度,更决定了人生境界。北宋赵顼(宋神宗)上台后,要王安石变法图强。保守派头领司马光攻击王安石,认为他无法担此重任,只会搞砸。赵顼问他理由,司马光嗫嚅地说,王安石一年不洗澡,胡子是虱子的乐园,连身都不修,何以能治国?
北宋初期,中国形成两种重要思潮,一是以王安石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功利派,二是以司马光为阵营的理学派。功利派讲究的是搞活经济,富国强兵,一切以经济建设为前提,连带着在制度上动点外科手术。功利派主张人要实事求是,只要目的正确,就应该先干了再说,这就是即知即行,而理学家则注重先知后行,若想做成大事,必须先修身,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先把自己锻造成圣人,然后再去事上验证,但去哪些事上实验,仍有秩序,要先在家庭中实验,看是否能齐家,齐家后再去国上验证,看是否能治国,最后则要去天下验证,看是否能平天下。
按王安石的看法,这些理学家的理论纯是壁上行,除了壁虎和武林高手外,无人能做到。这当然也是理学家的致命缺陷:先知而后行,当知尽后,大势已失,所有的修身奇功都成了屠龙之计。王安石的功利派,则认准了评价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其呈现出来的事业,一切以功利为主导。至于修身,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到事情上去修,纯粹的修身,只是修个不死身,修个僵尸身,对于社会大众,毫无用处。
不过,宋王朝的功利派把目光重点放到治国上,至于齐家和平天下远没有涉及,这恰好由其注重实际功利,不好高骛远,只先解决眼前问题的优点所决定。王安石不是没有读过《大学》,他过目不忘,智慧超群,自然也不会对《大学》的后四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研究不深,他没有打通修齐治平,只是因为不想过多地纠缠于理论,忽略了现实问题。
直到王阳明的出现,完成了王安石等功利派传奇人物不曾完成的任务。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王阳明就把修齐治平用良知贯穿起来,成功地在理论上解释了修齐治平是一回事。
朱熹曾为白鹿洞书院书写院规,其中有“修身之要”一条,方法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王阳明则认为,这些方法必须到家庭、朝廷(国家)和天下去实施,只在自己的小圈中运行,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修身。修身注重的是诚。
在一篇文章中,王阳明这样谈道:
君子修身,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内在的提高;对待父母,重要的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在的孝心。应隆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高贵显赫的地位,就足以说明他已经建功扬名并且修身有成了吗?这些其实都只是外在表现。应隆让父母得到了皇上的恩宠荣耀,就真的足以让父母受人赞扬并且算得上是对父母有实实在在的孝心?我看这也只是虚名而已。孔夫子说:“修身是有讲究的,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不可能真正实现修身的理想。”这就是“中”,这样去修身才不会偏离正道。“使父母高兴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诚实地自我反省,就不可能真的让父母高兴。”这才是“实”,才是实实在在的有孝心。
修身先要在家庭中做,要齐家。领导者如何齐家,第一要以身作则;第二要有家训;第三要让家人严格按照家训来做;第四,管住家人,不能让家人打着自己的幌子去获取利益;最后,不要照顾家人太多,让他们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事。
王阳明给他儿子的家训,名为《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这道家训大意是说:孩子们啊,听我的教诲:你们要勤奋读书,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要学习谦恭待人,一切要适宜和遵循礼节;要节制饮食,少玩游戏;不要说谎,不能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与人斗气;不要责备他人,要懂得自我管理。能放低自己身份,是有志气的表现;能容纳别人,是有度量的表现。做人的尺度就是心地的好坏;心地好,就是好人;心地恶,就是恶人。这就如同树上的果子,它的心是蒂;如果蒂先败坏了,果子必然坠落。我现在教诲你们的,全都在这里。你们应好好听从,不可丢弃。
这篇《示宪儿》诞生于1518年,正是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的尾声。家训第一句“幼儿曹”中的“曹”字是:等、辈之意,整句意为:孩子们。后面的话语,通俗易懂,完全就是向孩儿们说话的口气。诉说的对象正是他的儿子宪儿即王正宪。
王正宪并非王阳明亲生儿,1515年,王阳明年已四十四岁,但王阳明及胞弟守俭、守文、守章都没有儿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只好选择三弟王兖的孙子王守信的第五子正宪过继给王阳明,是年,王正宪八岁。
1518年,王正宪十一岁,正是亟待教训之时,于是就有了这道王阳明家训。
家训开篇就是让人勤读书,这是教人应有学问;要人孝悌、谦恭,遵循礼义,这是让人应学会礼仪;要人能下人,能容人,这是智慧的表现;心地好,是良士,这是德行的表现。
学问、礼仪、智慧、德行,是《王阳明家训》(即《示宪儿》)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心学的灵魂,更是一个绅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四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套用王阳明的话头就是,有学问的人,必知礼仪,必有智慧,必懂德行,否则就不能称他为有学问的人。
不过在王阳明看来,德行是第一位的,做一个好人比任何事都重要。一个人若缺少了德行,那就和“人”这个物种诀别了。
鲜花的蒂(心)如果是坏的,鲜花永不可能绽放,也就不能称为鲜花;正如人的心地是坏的,人就不能称为人。
“凡做人,在心地”是王阳明家族的信仰和家法,它不专属王阳明家族,正如良知之学不是王阳明的专属一样,人人皆有良知,只看致或不致。人人都可把“凡做人,在心地”当作自己的家训和信仰。
其实所谓齐家,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家庭成员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不要有非分之想,这就是齐。前提是,你必须做到善,你所使用的齐家的手段才有效。一个盗贼纵有千般齐家手段,也只能教养出偷窃的后代。
领导者在齐家的过程中就是在修身,为了让家人安分守己,自己一定要做到安分守己。王阳明本人重视家庭,也认定家庭是修身的重要道场之一,他对父亲王华特别孝顺,也正因此,所以他对国家尤其忠诚,对人民尤其热爱。孔子弟子有子说,人如果在家庭中孝悌,就不太有可能在政府中犯上作乱。(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和忠是一回事,在家面对父母,是孝,到政府中面对君主,则化为忠诚。
这种化,不是刻意而化,孝和忠不是两层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在家孝顺时,就有能力在国家中忠诚,有了这种良知,治国自然而然。治国治好后,自然就能平天下。因为一切能治国平天下的招数其实都在齐家中,而齐家、治国和平天下正是修身的最佳场地和最好的机会。
把修齐治平贯通,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人把“传心”当成是人修习的法宝,在五伦中把这法宝尽情释放,从而让忠、孝、爱、义、信等美德集于一身,仁义礼智信能发能收,如此,才是真正的修身,才是真正的圣人。
中国古人常讲,修身在家庭和工作中,因为一以贯之的一,是良知,用良知齐家、治国、平天下,灵魂是一,只不过其所表现不同罢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要求皇帝修身时,既要皇恩浩**天下百姓,又要管好后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皇帝随心所欲要换老婆,有良知的大臣都群起而攻之。比如唐朝时李治(唐高宗)要换掉老婆王女士,扶武媚娘上位,所有大臣都反对。李治气急败坏地质问反对的大臣们:我换自己的老婆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大臣们一致回答:你老婆固然是你老婆,可她还是皇后,是后宫的第一长官,换长官,我们做大臣的就有责任干预。
由此可见,国人始终家国不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强调:家事就是国事,国事也是家事,你爱自己的家,更要爱自己的国,还要爱天下,因为万物一体,家国一体。
中国的家族企业太多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摆脱这种现实。所以,领导者必须要明白修齐治平本是一物,更要明白,四书之首的《大学》就是一本领导力修炼的入门书,如此,才能在中国本土游刃有余,成就商业价值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