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江泽民
1.3.1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当代中国,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邓小平同志正是从这一高度,通过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实际上预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说,知识经济就是以当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为主要内驱力的经济形式。同以往经济形式相比,知识经济的特点就在于,经济的繁荣、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以及硬件技术的数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科学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它将改变过去那种资源、资本总量或增量的决定模式、以科技创新的优势弥补资源、资本的劣势,科技创新、知识积累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显著变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再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知识经济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标志着我们党自觉地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当前,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条件来看,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又一个科技和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在加紧调整科技和经济战略,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内形势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同时要看到,我国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发展农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立足现实国情,抓住发展机遇,迎接严峻挑战,确保实现我国三步走战略目标,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完成这一战略任务的关键。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正确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将大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跟进,重点突破,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务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力争在亚微米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高性能计算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选择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选择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对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研究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力争在基因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和地球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1.3.2 应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获得了长期的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成长。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仅直接带动了产业部门的高速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可以预言,在未来的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是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力量。现代国际社会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又是整个竞争的焦点。
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用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这就要求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们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尽快从中国现有科技基础着手,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展开攻关,先在技术上突破,再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以此推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高新技术成果由于其风险大、投入大,相对来说,转化率要低。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必须重视转化机制建设。前几年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经济界、科技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成果只有适应市场的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服务,才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迅速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这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三、发展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要注重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更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引进世界上高水平的技术,但要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得更快些,光有引进是不够的。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这应该是中国发展始终坚持的战略方针。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开发出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建设强大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才能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使中国摆脱高新技术落后的局面。
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通过培育、发展高新技术消费市场来拉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商品化、产业化,其最终归宿是市场,因此,必须重视市场,重视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由于传统思维的惯性,在研究与开发工作中大多注重科技成果的完成,不重视市场分析,没有市场观念或者缺乏市场意识,不从需求者角度出发,因而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只能束之高阁,难以商品化和产业化。这种观念必须转变。
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必须依赖于高新技术的消费者、需求者,即在激烈竞争中渴求生存发展的企业。高新技术尽管有高效益,但同时也有高风险,对于未完全谙熟市场规律、效益状况不好的中国企业,一般是不敢轻易去搞有一定风险的高新技术项目的。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由企业来承担全部风险也勉为其难。因此,必须建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风险基金及风险投资机制,由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从而增强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另外,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促销、公关、市场操作能力,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积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
五、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看,在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比例中,开发比研究费用要高5 - 10倍,产业化投入又比开发费用高5-10倍。目前,中国研究开发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0. 3%,而发达国家为3%-5%。在这有限的费用中,用于开发及产业化的费用微乎其微,加上企业效益不好,根本无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更谈不上使其产业化。因此,政府一方面应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另一方面应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
1.3.3 努力争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科技、教育比较落后,人才资源不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十分突出,加上资源短缺,人口压力大等等,这些情况综合起来,表明我们处于后发状态。一般说来,后发状态是一种落后状态,是一种劣势;但如果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后发则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因为后发,我们可以
少走弯路,多走捷径,直接借鉴别人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技术、管理与经验等等,用不着事事自己从头做起。比如计算机,发达国家从研究实验发展到今天,用了半个多世纪。我们就可以直接借鉴当代最新成果,不必重复他们的老路。还有我们的劳动成本低,能以比别人低的成本生产商品,从而增强国产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再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市场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企业有劣势也有优势。劣势是资金、技术不足,优势是我们的企业对本土市场的语言、文化、传统和体制有更多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这种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本土优势或特色优势。我们还有精神和心态方面的优势。经验告诉我们,处于前列的往往容易懈怠和自满,而落后则容易激发急起直追、赶超先进的精神和动力。
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行,可以说正是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依据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把后发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必须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总结,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是指在电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通常将这一变化过程及结果称为“信息化”。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第二,以信息技术依托,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第三,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网络扩展到全世界,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纪之交,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这是我们推进信息化的宏观背景。
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可以选择它作为突破口,带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在,信息技术正处在极其活跃、革命性的突飞猛进之中,高新技术不断地、大量地涌现。许多高新技术及其应用都尚未成型或定型,处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在现实生产中已经形成的技术优势,大都具有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容易模仿、引进、消化、吸收,而且其技术更新的速度快、周期短,一般3到5年就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科技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也很难长期保持其绝对优势。目前,我国传统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有的水平相差几十年。但是在信息领域,最多只相差几年。这种状况,客观上给了我们一个后来居上的发展机遇。我们说抓住机遇,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能不能及时抓住这种机遇,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效地战胜各种挑战,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和重大考验。
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趋势,使得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面对信息化浪潮,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采取了各种措施,竭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本国的发展重点,力图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面对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局势,江泽民同志多次号召我们要顺应潮流,乘势而上。他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面对这个态势,我们必须顺应潮流,乘势而上。
总之,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那么,我们该采取何种战略,切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呢?我们能否真正地走出一条自己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建设道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分析中国的国情。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门类齐全且具备相当规模的工业化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相当一部分主导产业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双重使命: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由于我国的信息化不是出现于工业化成熟阶段,而是在工业化进入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开始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像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那样,先走完工业化,然后再推进信息化,更不能用信息化取代工业化,而必须同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用工业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