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亲历与回忆
历史的脚步穿越昔日的故宫金殿,英雄的中国军队在长安街上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前欢聚。
那是一段光荣岁月,它是一生的财富、一生的荣光、一生的自豪。很多人因它苦过、累过,它又教会了很多人如何战胜“苦累关”;在绿色的方阵中,人民子弟兵曾用昂扬的精神、标准的动作、铿锵的步伐,满怀豪情地走出了人民军队的军威和共和国的国威。
开国阅兵我领队——李水清
李水清,共和国开国少将,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49年开国大典时,199师代表解放军第20兵团67军参加阅兵式,李水清走在199师队列的最前面,那一年他31岁。
……
他是开国大典中的陆军师长,从12点到下午3点,那是他一生中感到最漫长的等待。下午3点,54门礼炮齐鸣28响。“28响,28年啊!”
1999年,作为嘉宾,李水清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国庆50周年大阅兵。军歌阵阵,军旗飘飘,望着一个个方队迈着雄浑的步伐通过广场,老将军热泪盈眶。
他仿佛听到了50年前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钟声,仿佛听到了50年前那12个步兵方队走过广场时那战鼓般的步伐……
50年前的这一天,同样是在天安门广场,将军作为开国大阅兵中的陆军方队领队,率领12个步兵方队,在广场接受了检阅。
那一年,将军31岁。
“那天一大早,我们全师1812名指战员,穿着崭新的军装,持着缴获的各种美式武器,满怀兴奋,列队肃立在天安门前。”今天,李水清将军仍清楚地记得开国大阅兵时的每一幕:光亮耀眼的琉璃瓦,吊着金黄流苏的大红宫灯,朱红的宫墙,汉白玉的玉带河桥,秀丽挺拔的华表,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毛泽东像,是一切的中心,赋予了天安门以新的生命,新的意义……
百战余生,还能替全师代表陆军参加开国大典受阅方队。将军回忆说,接到命令后,自己的心情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从1930年参加红军以来,他参加过土地革命,经历过五次反围剿,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经过抗日战争的烽火,但,无论哪一次任务,也无法像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更能令他兴奋、激动——出生入死地战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能够代表几百万战友在天安门接受祖国检阅,多么光荣!
洗褪征尘,治愈战伤,李水清率全师官兵抵达北平北兵营,即今天的北苑。每天天不亮,他就与士兵一起开始了队列训练。
“那时,还没有像今天阅兵一样规范的条例。”将军说,在训练中,朱德总司令、阅兵总指挥聂荣臻以及贺龙、陈毅、粟裕都曾来看望部队,并提出一些新的训练要求。于是,他们就边训边改。为了练好每一个动作,他们甚至上千次地重复。
为了使自己显得更威武一些,战士们把冲锋枪擦了又擦。为了头盔更明亮,不知谁发明了用鸡油擦拭钢盔,效果非常好。
“那天,前来观礼的首都30万群众,人山人海,红旗飘飘,锣鼓阵阵。我们的预定位置在天安门的东长安街,三座门以东的北京饭店门前,当时的北京饭店不像现在这么高,也没有现在气派,只有三层楼。”作为步兵领队,李水清和师政委李布德并排站在掌旗兵和4名护旗兵身后。在他们的后面,是12个步兵方队。
从12点到下午3点,李水清将军说,那是他一生中感到最漫长的等待。
“轰!轰!轰!……”下午3点,54门礼炮齐鸣28响。
“28响,28年啊!”谈到那一刻,将军感慨万分。我们党经历了那么艰难曲折而又漫长的道路,我们付出了那么巨大的牺牲,终于赢来了今天!
庄严嘹亮的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了五星红旗。望着迎风飘扬的红旗,李水清泪盈双目,再也看不清天安门城楼。他想起了为了掩护主力牺牲在了草地中的郭永新连长,想起了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扛着红旗前仆后继的战友,想起那位为了不让敌人活捉而率战士跳崖的副排长,想起了北平解放前夕在安定门外战斗中牺牲在他怀里的那个小战士对他的托付:“师长,等胜利的那一天,替我朝着插满红旗的地方多欢呼几声……”
……
在李水清率领的12个方队中,有来自井冈山的老红军,有在敌后坚持过八年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更多的则是来自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解放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子弟兵,他们就是一部活的革命史。
“咣,咣,咣……”300米的正步区很快过去,但是,那坚定雄浑的脚步声,从此时时地敲打着将军的记忆。从此,每年的“十一”上午,无论晴天雨天,人们都会看到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老者,迎着秋阳走向天安门广场……
……
——选自《我的长征:寻找健在的老红军》
铁流通过天安门——记1957年国庆阅兵
刘大为,中共党员,军旅作家。1938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3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东方升起金黄色的太阳,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上,
国旗在共和国心脏的上空飞舞,
礼炮震动着战士们激动的心房。
鲜红的国旗下,
天安门广场上,
人民战士庄严地排列成行。
彭德怀部长来到了金水桥前,杨成武上将向元帅报告完毕,彭德怀部长乘着绿色的检阅车检阅了各个军种、兵种。
“万岁!万岁!万岁!”像雷在轰鸣,海在呼啸,战士们洪亮地高呼,响应元帅的光荣祝贺。
分列式开始了。
穿着海蓝色礼服的军官们首先走过了天安门,他们是军事学院的学员,金色的肩章发着光。吴华夺少将迈着雄壮的步伐走在军旗前面。这位从12岁起就和父亲一起参加红军闹革命的老战士,在党的领导下,在胜利道路上一直这样健壮豪迈地前进了将近30年。听吧,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在这里,我们也听到了千千万万老红军、老战士们光荣的脚步声。30年来,他们走过的是一条艰难困苦光荣伟大的道路,他们在困苦中曾经“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重又走上革命征途。如今,他们又在更光荣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着。吴华夺少将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在长征中带他参加革命的父亲牺牲了,是党把他抚育长大成人,把一个贫农的孤儿培养成将军。30年来,他沿着老共产党员、他父亲没有走完的光荣道路走到了天安门前。
在军事学院的队伍里行进着的还有一位特等战斗英雄卫小堂。这位从前给地主放羊的牧童现在是人民解放军的大尉。1954年五一劳动节,他曾经被邀请到莫斯科红场观礼。那时,他非常羡慕敬仰强大的苏联军队的阵容。如今,他也走在强大的现代化机械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里。今天,受检阅的队伍,像他在红场上看到的队伍一样的壮大坚强。
步兵学校、炮兵学校、坦克学校、航空学校、海军学校的学员紧跟在军事学院的后面精神抖擞地通过了天安门。
来自海洋、舰艇的水兵们的行列,特别引人注目,他们洁白的军服,使十月的高空更加湛蓝,矫健的行进步伐,使他们显得更加年轻壮观。人民海军是同我们年轻的共和国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担任着繁重的作战任务,在我们共和国成立的初期,积极配合陆军解放了嵊泗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积谷山、羊屿、鸡冠山等岛屿。1954年,他们又响应祖国解放台湾的号召,击沉了蒋军“太平”号和“洞庭”号军舰,配合陆军、空军解放了一江山岛。几年来,在护航护渔的240多次战斗中,他们有力地保卫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今天在受阅的行列里就有参加过上述各次战斗的英雄们。
不是银龙在飞舞,那是步兵师战士们的刺刀闪闪发光,他们持枪挺胸大踏步地走过广场。请看吧,这坚强的队伍胜利地前进,永远朝着党所指示的方向。
……
轰隆轰隆的坦克过来了,通过天安门的67辆坦克、自行火炮当中就有61辆是由技术能手驾驶的。全部受检阅的人员中有54%以上是功臣。1955年应征入伍的模范教师李金献,今天已是一个熟练的下士驾驶员了。在坦克队伍中,人们特别注意到一方队114号车,那是荣获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的黄德逊同志驾驶的坦克。1953年朝鲜夏季反击战前夕,他驾驶着这辆坦克,击毁了敌人两辆坦克。如今他和他的坦克正在天安门前轰鸣着向前进!四方队一列404号车炮长是崔玉楼同志,解放前,父亲被地主剥削得活活饿死,弟弟被卖掉,母亲改了嫁,一家人家破人亡。不久前,他才探望故乡归来。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家里参加了合作社,丰衣足食;骨肉也团聚了,母亲也归来了。是谁使他全家骨肉团聚?是谁让广大的工农翻身?崔玉楼的体会是深刻的。他深深地爱着我们党和我们的国家。今天,他充满了热烈的爱和深深感激的心走过了天安门广场。
当坦克轰鸣着开进天安门广场的时候,一分一秒也不差,空军准确地出现在天空。像迅雷、像闪电,比闪电还快、比雷鸣还响的喷气式轰炸机出现了,接着喷气式歼击机也出现了。空军健儿们驾驶的飞机有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建立过功勋,有的是我们国家制造的最新式的飞机。一刹那,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同时发出巨大的声响,真个是天摇地动一般。毛主席也亲切地仰起头来检阅着空军健儿的行列。这时,空军带队长机廖坚持上校正驾驶着伊尔- 28喷气轰炸机从华表上面低飞而过,向毛主席致敬!廖坚持同志和吴华夺同志一样,也是从小就参加了红军。1950年,党才把他送入航空学校培养,如今已经是一个纯熟的空中指挥员了。曾在陆军中立过六次大功,参加过淮海、济南等战役的武保山大尉、原来是陆军通信员的窦鸿儒少校等人驾驶的飞机紧跟着带队长机准确整齐地飞过了天安门。
带领喷气式歼击机群的是木匠出身的师长刘英中校。他和他的僚机飞行员、城市贫民出身的蔡永生少尉、农民出身的严泽位少尉,三级编队编得又整齐又好。跟在后面飞过来的还有一位彝族飞行员罗正高,他也和其他同志一样飞得又快又好……
几乎所有通过天安门的飞行员,原来都是工人农民出身,几乎每个人都没读过几年书,然而,是我们的党给他们安上了智慧的翅膀、勇敢的翅膀,让他们永远向胜利飞翔!
分列式进行完毕,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越发欢跃,那是我们共和国的笑容,也是我们受检阅战士们幸福的笑容。
——选自《刘大为文集》
刘帅抓国庆阅兵训练纪事
刘伯承,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1955年,刘伯承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建国后,刘伯承元帅主持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为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伯承同志五十年代在南京军事学院当院长期间,十分重视阅兵训练工作,始终把阅兵训练作为院校正规化和院校带动部队正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自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九年,南京军事学院先后九次参加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庆阅兵,其中有六次都是在刘帅亲自关怀,具体指导下组织进行的。后来,刘帅虽因健康状况,离开了军事学院,但他对阅兵训练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和对受阅人员的关怀,至今仍鼓舞着广大参加受阅人员。今后,在迎接恢复国庆阅兵的纪念活动中,重温刘帅抓阅兵训练的明确指导思想和组织
教学实践,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搞好阅兵训练工作和院校、部队正规化建设,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南京军事学院从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成立起,刘伯承院长就把院校的正规化建设作为从严治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他指出:“今天我们军队建设的内容就是:建设新兵种及其学术;建设正规化国防军队的生活秩序。”并多次在全院提出:“院校正规化要走在部队前面。”为了把院校的正规化建设落到实处,刘帅除抓教学计划大纲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从抓队列训练入手,领导组织全院人员进行严格的队列训练,并组成了高级系一期(军、师干部)二百多名学员的阅兵部队,参加了一九五一年国庆的建国后军事院校第一次阅兵盛典,接受了毛主席、周总理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更令人敬佩的是,刘帅花甲之年仍亲自出征,率领军事学院受阅人员赴京,并坐阵指挥训练,被院校、部队广大指战员传为美谈。继基本系二期学员(多为师团干部)“三过天安门”,尔后基本系、情报系各期学员,先后分批次赴京,参加国庆阅兵,一直到一九五九年的国庆十周年大典止。
……
开始,阅兵训练在院内进行,边上课,边训练,有了一定的单兵动作基础后,再专门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合练,然后赴京参加阅兵总指挥部的统一训练。刘帅对受阅人员的要求是:站,稳如泰山,一丝不动,思想集中,目不斜视;走,雄壮有力,步伐稳健,协同一致,勇往直前。在单兵训练时,立正要做到“三挺两收一绷”,即挺颈、挺胸、挺胫,收下颚、收小腹,绷紧脚面。行进时,正步走则要求:头要正,身要端,前臂升平,后臂伸直,踢腿要猛,高低要准,落脚要稳,抓地要紧,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庄重严谨的军人姿态,朝气蓬勃的军人风度。单兵训练是基础,班、排训练是关键。在班、排训练中,要切实做到头线、胸线、脚线三条线都整齐一致,不前不后,视如一人;摆手、出腿动作要合乎动作要领和条令规定。在最后的方队合成训练中,要求每个受阅成员要有整体观念,决不允许因有一人动作不规范而破坏队列的整体一致。具体要求是:“四线齐”——横线、纵线和两个斜线要齐;“四手齐”——前手、后手、每列排头的右手和每列排尾的左手要齐,即要规格化、定型化;步幅准——严格控制在每步距七五公分,步速准——每分钟必须是六步,并要准确地踩在军乐的鼓点上。为了切实达到上述要求,阅兵指挥部和教学组十分重视各阶段的分练和最后的方队合练,特别是对旗手和各排头兵要求更严。带队首长更是自觉参加操练,并及时进行检查、示范、观摩和评比,随时发现不足,立即纠正痼疾,使姿态端正,动作优美。由于思想明确,要求具体,措施得力,使每年的阅兵训练一年比一年好,受到军内外首长和广大群众的称赞好评。
……
刘帅对受阅人员不仅从政治上关心,而且在生活上更为关怀照顾。刘帅身为院长兼政委,日理万机,繁忙不已,但还经常率政治部主任钟期光,训练部长陈士渠、军事科研部长陶汉章,高级系孙继先,基本系刘干云等领导同志深入阅兵现场,了解受阅人员的训练和生活情况,并亲自指示物质保障部门搞好阅兵人员的伙食,还选派责任心强的后勤人员组成阅兵训练保障组,切实使受阅人员吃好、住好、休息好、训练好。刘帅抓工作既全面又仔细,当他得知受阅人员穿的带钉子皮鞋常常磨坏,而影响队列操练时,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全面进行检查和修理。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每年赴京训练时,刘帅都要组织派出由有关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组成的慰问团,专程到北京看望全体人员,慰问团回校后,又在百忙中亲自听取汇报,研究、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逐一落实。阅兵结束后,刘帅不失时机地指示各有关部门,组织进行阅兵训练的总结、评比,奖励在阅兵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以资鼓励。
中央军委已确定,今后逢五、逢十时,都要举行国庆阅兵典礼纪念活动。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讲过:“部队阅兵式、分列式也好久没有搞了,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都有教育意义。”
当年,刘帅和他领导的南京军事学院,已在国庆阅兵活动中,为我们各院校和受阅部队做出了光辉的范例,今后,我军健儿将以更加朝气蓬勃的新面貌、新姿态,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汇报!
——节选自《刘伯承回忆录(第三集)》
亲历两次大阅兵——记空军上校穆跃东
穆跃东,共产党员。1976年入伍,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旅副旅长、海军上校。曾率队参加35周年和50周年两次国庆阅兵。
1984年国庆节,首都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大阅兵。在阅兵分列式上,当海军学院方队行进至天安门前指定位置时,随着一声口令:“向右——看!”方队即以正步走过743.25米的路程,接受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检阅。
15年后,当年走在方队前面,喊口令行礼的领队,又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接受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检阅。这位领队,就是东阳市吴宁镇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旅副旅长、海军上校穆跃东。
穆跃东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其父是1949年随军南下的老干部。在父亲的影响下,穆跃东从小就渴望能穿上军装,扛枪报效祖国。1976年2月,从东阳二中毕业不到一年的他,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到海军北海舰队某护卫舰大队当了一名水兵。
当兵之初,需接受队列训练,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队列的整齐背后是练兵场上的“痛苦”。
身高1.78米的穆跃东好像天生就是踢正步的料,同样一个动作,相同的一个造型,他往那一站,胸一挺,特别中规中矩。可步伐训练久了,走得生厌,穆跃东就难免犯嘀咕:会走就行了嘛!
当时的班长看穿了他的心思,对他说:“看过大连舰艇学院在天安门前走的队列吗?人家的正步才算是真正的正步!好好练吧,将来如能考上那所学校,或许你还有福分,把正步踢到天安门广场去!”班长的话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从此,他迷上了铿锵有力的正步。当兵的第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7月,他因表现突出被推荐考上了梦寐以求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为圆“到天安门广场去踢正步”这个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4年国庆阅兵前,因军政素质过硬、工作全面优秀而留校工作的穆跃东,随学院代表海军军官方队参加国庆35周年的阅兵,担任一区队区队长兼教练。10月1日那天,他作为方队的带队干部率领方队按照分列式的要求,在8分54秒的时间里,走正步991步,走完了天安门广场743.25米的路程。
阅兵式后,由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组成的海军军官方队受到了邓小平同志亲自签署的通令嘉奖,穆跃东也因此荣立三等功。从此,大连舰艇学院就把穆跃东美观、潇洒、大方的动作作为该院队动作的参考标准。
参加阅兵后,穆跃东认真总结了阅兵施训、参训时的心得体会,不断揣摩每个动作的要领,以至被官兵们送了个外号——“活条令”。在担任学院学员旅副旅长后,他与同事们创办了“千人大方队”,多次接受了多国高级武官的参观检阅,闻名于军内外、国内外。其间,穆跃东先后荣立了一次二等功和五次三等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在首都北京举行盛大阅兵式。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三军发出阅兵筹备工作总动员令后,穆跃东带领学院的六名干部参加了阅兵总指挥部的教练员培训。返校后,他就被海军指挥部任命为海军徒步方队的总教练,开始了他第二次艰苦且责任重大的阅兵训练。
……
“队列训练是科学训练,学院前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只要充分发挥军校大学生队员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赶超其他方队。”穆跃东打开了训练的局面。每天早晨,他带领队员面向东方练军姿,结合人体生理机能、物理运动原理和美学观点给队员讲解要领;休息时,他召集众教练,探索更切实际、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到6月中旬,海军院校方队就被总指挥部确定为方队定型四个试点单位之一,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严师出高徒,严明出战斗力,穆跃东深谙此道,他使出学院首创的全军练军姿的“绝技”——五点靠墙法,即后脑勺、两后臂肩、两小腿肚五点贴紧墙壁。6月29日,方队统一练军姿,身患重感冒的学员陈慎刚为了不掉队,不顾医生劝阻,毅然走上训练场。几小时后,陈慎刚感到全身发麻,身体轻飘飘的……
“陈慎刚,队列里不准动!”穆总教练命令随即发出。“是,教官!”陈慎刚努力坚持着。最后,陈慎刚坚持不住倒在地上,穆跃东迅速上前将其扶起,只见他额头、下巴在水泥地上磕出了血,可身体依然笔挺,在他的小腿上居然叮着一只鼓胀的大牛虻!穆跃东拍死了牛虻,脸上是赞许的微笑,眼里却噙满了泪水。
严格的训练,很快就出了成效,海军徒步方队在几次天安门广场模拟演练中,以动作美观、潇洒、大方,横看排面一堵墙,竖看纵线一个人,斜观斜线一条线,纵观动作一个样,落地脚步一个音,得到了上级和海军首长的充分肯定。
谈起他参加的两次首都大阅兵,穆跃东无比兴奋地说:“1984年,我参加国庆35周年的大阅兵,1999年我又带领战友参加了国庆50周年的大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是我们军人的最高荣誉和奖赏。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参加。”
——选自《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
亲历大阅兵的“雷锋团”士兵
1999年10月1日上午10时,仿佛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随着阅兵总指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上将一声令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的1300件乐器同时奏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乐曲,令天安门广场数十万观礼者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肃然起敬。在这庞大的联合军乐团里,有来自驻抚某部雷锋生前所在团的五名军乐手,他们是次中音号乐手吕永明,圆号乐手徐灏、于晓东,黑管乐手李玉林,长笛乐手金宏哲。
……
吕永明:我的青春最靓丽
吕永明(中士,1996年12月从江苏省枫县入伍,今年20岁,“雷锋团”五位乐手领队。):“今年4月26日,沈阳军区军乐团团长王伟来挑选军乐手,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就非常激动,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一定要当选,参加这个一生一世都难得的机会!经过严格的考试,我顺利地过关了,实现了我人生中最伟大的梦想。”
1999年5月25日,吕永明和来自沈阳军区的60名军乐手一起来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沈阳军区军乐集训队集训。他们要在这里经过第一阶段的封闭训练,经考试合格后,再到北京军乐村进行封闭式集训,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集训机会。沈阳军区在这次集训中提出了“四个一”的口号,即一个不倒,一个不少,一个不差,一个不错。吕永明为了练就精湛的技艺,他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我们刻苦训练,等你检阅”的标语抄写在日记本最醒目的位置,时刻警醒自己,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光,为军区争光,为团队争光!经过近40天的强化训练,吕永明带领的5名乐手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测试。
在北京军乐村,吕永明在几次测试比武中,都夺得了较好的名次。
于晓东:成功的背后是汗水+泪水
当访问于晓东时,这位1996
年12月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入伍的中士,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他那一句“太苦了,成功的背后全是泪水加汗水”的话语猛烈地敲击着我们的心。
7月3日,经过第一阶段强化训练的60名沈阳军区军乐手启程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北苑军乐村。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庆阅兵联合军乐团正式成立,共有1300人,由5个大队,15个军级单位组成,齐景全任团长,边士法任政委,国家一级指挥于建方、于海、张建民任联合军乐团总指挥。
联合军乐团的方队,由11个排面组成,每个排面100人,长达100米,如此庞大的方阵,在世界各国阅兵史中都是罕见的。这不仅要求每一个队员有良好的军人素质,还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为了保证团队的整齐划一,现场演奏时不能看乐谱,全体队员必须把每一个曲目背得滚瓜烂熟,才能确保演出时不出一丝差错。
“为了不掉队,我们白天演奏,晚上还躲在被子里背乐谱,考大学也没这么吃苦过。”于晓东对我们说,“今年夏天,北京的气温高达36℃,我们每次训练,穿着礼服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汗水直顺着衣服往下淌,每次吹完号,都能从圆号管中倒出半滴流瓶的呵气水,说实在的,有了这段经历,可以说,再没有吃不了的苦了。”
……
于晓东和他的四位战友因为都是业余乐手,没有大型演奏经验。为此,他们付出了双倍的努力,在训练中,他们常常是起五更,摸半夜,别人练两个小时,他们就练四个小时,别人睡觉,他们躲在被窝里背乐谱,别人休息,他们就靠着墙练军姿。7月30日,因为合练时间太长,他们抓乐器的手竟失去了知觉,合练完毕后,他们的手还牢牢地抓着乐器松不开。靠着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写下了自己人生辉煌的一笔。
……
李玉林:雷锋精神在我们身上延续
“我们是雷锋生前所在团的一个士兵,我们不能给雷锋抹黑。一定要让雷锋精神在我们身上延续。”这是五名军乐手的共同心声,更是李玉林刻在心底的一句誓言。
1997年12月从吉林梅河口市入伍的李玉林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军乐团训练中最难忘的一次合练:“8月13日,阅兵总指挥部决定在沙河子机场阅兵村进行一次合练。那天早上就有点阴,我们坐车刚走到一半路时,天就下起了小雨。9点30分正式合练开始时,天像有意考验我们似的,突然下起了大雨,但是阅兵合练仍按计划进行,我们就站在雨里演奏着,一动不动,整整站了一个半小时,全身都淋透了,分不清是汗水、雨水还是泪水,那个时候,我只有一个信念,别人能坚持住,我更能坚持住,因为我是雷锋团的一个兵,决不能给雷锋抹黑,当整个合练完毕时,我们已经迈不开步了,但我心里却感到无比充实。”
在这次阅兵中,联合军乐团总共进行了独立排练28次,大型合练17次,在天安门预演6次,每一次,联合军乐团都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技艺赢得了全体阅兵队员的称赞。特别是10月1日正式演奏时,他们整整站立了3小时40分,连续吹奏了1小时50分,共17个共同曲目,18个A、B组分曲目,创下了连续吹奏时间最长、曲目最多的“世界之最”。可以说,没有联合军乐团的一流演奏,就没有这次阅兵的伟大成功!
……
金宏哲:留住永恒的瞬间
金宏哲是这次参加阅兵中的五位选手中的唯一的少数民族,他1997年12月从吉林梅河口市入伍,朝鲜族,下士。采访他时,他给我们拿出了珍藏的日记本,在这里我们选择几篇奉献给读者。
1999年7月5日 雨
今天下午l点30分,进行第一次阅兵合练,天这时下起了雨,到达阅兵村时,身上都淋透了,但是我们谁都没有说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不苦点,累点,阅兵时就会出差错,只有平时多流汗,用时才不出错。排练两次后,我带的水全喝完了,吃的东西也没有了,这时就是感到疲倦,就想找个地方睡上一会儿,但这对我们来说是太奢侈了。
1999年8月3日 晴
今天气温高达36摄氏度,我们还要在太阳底下练站姿,刚站了一会儿,浑身就热得难受,厚厚的礼服包裹着人,一点气都不透。这几天,我有点感冒,浑身难受,但我一直坚持着。这时,汗水顺着身子往下流,我的皮鞋里已灌满了汗水,我真的挺不住了。这时,女兵方队走过来了,看着她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英姿飒爽,我的脸一阵阵发烧,她们女兵都能坚持住,我一个男子汉却坚持不住了,真是太不应该了。想到这,我顿时感到不累了……
1999年10月1日 阴转睛
今天终于盼来了我们盼望已久的日子,国庆50周年。我们度过的150多个不平静的日子,就要在这一天画上一个句号。上午10点,江主席乘着检阅车过来了,我的心跳也顿时加快了。江主席在向我们招手,此时此刻,我使出了浑身的劲吹着这支长笛,我真的希望江主席能分辨出这最响的长笛声音是从我这里发出的,我一定要永远记住这永恒的瞬间,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翻阅着金宏哲的日记,我们的心也在和他一起沸腾。是的,国庆50周年盛大阅兵的场面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我们每个人都要记住这个永恒的瞬间,因为这是壮我国威,壮我军威的瞬间;是中国人民最值得自豪、自信的瞬间;是我们祖国向世界展示雄姿的瞬间,为了这一个瞬间的到来,我们的军乐手们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坚强的脊梁所撑起的这片蓝天;从他们雄壮的军乐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祖国这条巨龙正在向新的时代腾飞!
—— 选自1999年11月12日《抚顺日报》
这一刻,我只为你心动
——记60周年国庆阅兵亲历者、退伍军人章文斌
章文斌,章家村人,2001年12月入伍,驻浙海军某部战士,转业前为该部某团驾驶班二级士官,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舰空导弹方队驾驶员。
“装备方队训练标兵”“舰空导弹方队内务标兵”,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是他在北京阅兵村的努力和阅兵仪式上的精湛表演的见证。从今年1月份在海军基地接受封闭式训练,到阅兵村的魔鬼式训练,这273天的摸爬滚打,他说自己黑了、瘦了,但家乡人却认为是更加挺拔、精神了。
1.光荣跻身阅兵方队
这个28岁的建德小伙朴实开朗,在上级下达通知前,他还只是一个怀揣着参加国庆大阅兵理想的普通战士。
2008年年底,根据军委、总部和海军的指示,由舟山基地组建舰空导弹方队,主要担负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中展示国产新型舰对空导弹的任务。
谁都知道,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进这支队伍非常不易。为了挑选合格的人员,从阅兵总指挥部到各方队(梯队)驻训队和参阅部队各级党委,都是严格按照中央军委所制定的政审标准、单兵素质和技术要求,进行层层选拔考核。
考核标准的严苛程度令人乍舌:身高要1.70米左右,另外对外貌、臂长、肩宽、体重都有要求。这一点,听起来很像大家熟知的选美吧。在身体素质合格后,还要接受其他方面的审查。
回忆考核时的一些细节时,章文斌说,当时就觉得参加阅兵特光荣,团里的考核也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一点也不比高考来得轻松。
12月底的一纸通知,让他在今后的273天度过了别样的军营生活。
在这个团,一共参加受阅的官兵只有三人,另外两人分别是营长和连长,其中连长曾参加1999年阅兵,因此章文斌成为该团唯一参加受阅的战士。
根据上级规定,受阅官兵赴京前,还需在海军基地训练一段时间。而章文斌在接到参训通知时,距离1月正式前往海军基地训练还有段日子,部队希望这三位参加受阅的官兵在此期间回家探亲,因为一旦进入训练就再无探亲机会,除非被淘汰。这弥足珍贵的探亲假,却被章文斌放弃了,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在前——准备参训。
……
2.进入阅兵村后
5月份,章文斌随部队踏上了赴京的火车,一同前往的还有70多位官兵和参训器械。进驻北京通州阅兵村,舰空导弹方队一边等待器械装备的到位,一边以最原始的操练技巧展开了封闭式训练。
阅兵村的条件是不错的,住的是活动板房,还配了空调、电视、洗衣机。阅兵村内的服务设施相当齐全,设有银行、超市、邮局、电话亭、理发店等,基本满足了官兵们的日常需求。
但是,训练场上可就不会是那么舒服的了。章文斌说,训练的时间处处透着“紧张”二字。 因为按照阅兵安排,舰空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仅仅是短短的100米、36秒,在36秒的背后是他们完成的数千个训练课时和在北京通州阅兵村多次合练。因此,舰空导弹方队下达的命令在原定的时间标准上,加上了“骑线标齐误差不超过10厘米”的要求,而在平时车辆驾驶训练中规定的则更为严格。
自从6月开始,北京的天气就以晴朗高温为主,毫无阴凉的机场地表温度最高时能达到50摄氏度以上。天气炎热,但为了保持车辆稳定的状态,驾驶室的空调被拆除,车窗得时刻紧闭,有的官兵还曾经拿温度计去测量,最高温度居然达到摄氏60多度,驾驶员们一坐进驾驶室,汗水立马从毛孔里往外钻,并迅速湿遍全身。
尤其是进入7、8月份以后,北京天气酷热,车内温度时常高达52摄氏度,为了保持车辆准确平稳前行,不能开空调,不能擦流进眼的汗水,不能揉火烧般的后颈,因为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导致车辆失去平衡,影响整个方队的训练。章文斌告诉记者,直到阅兵当天方队准确无误地驶过天安门,他才放松下来,并为自己感到骄傲。
……
3.凌晨起床,5点钟赶到天安门
国庆阅兵式前一天,北京下起了阵雨,“这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下到10月1日凌晨4点左右才停。”当天,章文斌和其他受阅人员凌晨1点就起床了,简单洗漱后,1点半从阅兵村出发,前往长安街。
……
“那天心情特别平静”,他的神情似乎沉醉在10月1日上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了三次预演。第一次是徒步预演,也是一种以步代车训练,后面两次是带车预演,加上自己的每个规定动作十分熟练了,即使到了正式受阅,心情也和平时出操一般无异。”
……
10点后,国庆阅兵正式开始。“我们坐在驾驶室里,眼睛只能目视前方,除了前面的车辆,我什么都看不到。”章文斌说,“幸好长安街上安装了不少音响,我除了清清楚楚地听到胡主席的问好声之外,耳边就是海洋一般澎湃的欢呼声。”
舰空导弹方队是装备方队中的第14支方队,在履行100米的受阅使命时,他不能欣赏车窗外的五彩斑斓,也不能下车仰望受阅部队的威严雄壮,也不能和周边群众一同激动呼喊,他只能呆在狭小的驾驶室中,一心保持着队伍的整齐,尽自己的努力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恐怕在每位参阅官兵的记忆里,国庆大阅兵无疑是值得珍藏一辈子的宝贵财富。章文斌说:“作为一名军人,能在新中国60华诞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我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
现在章文斌已经退役回乡,目前正在家待业。他告诉记者,在部队他已经取得了江西经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函授本科的文凭,根据目前的政策,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容易。但是从他那自信的笑容和坚定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节选自建德新闻网(www.jdnews.com.cn)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