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治沙
“种时富,收时愁,费工赔种汗白流。”这就是兰考人民对风沙的控诉,也是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治伏风沙的强烈反映。
在调查“三害”之一的风沙灾害过程中,焦裕禄带领这调查小组,走过了每个风口、每个沙丘,终于将全县的风沙危害调查清楚了,一共是86个大风口,261个沙丘,63个沙丘群,10多条沙龙,危害农作物30多万亩。调查队把每个沙丘的方位、面积、高度等情况都绘制成图,按顺利编号。接下来,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治理的问题。
焦裕禄征询大家的意见,有的说植树造林,有的说挖防风沟,有的说修筑挡风墙……听了大家的意见,焦裕禄说:“这些办法都不错,可有一点不好,就是太慢,短时间内没有成效。我们看看受灾的群众,再想想我们的责任,治沙能不能找个快速有效的办法?”
这时,一位县委副书记忽然想起了什么,说:“我听说,有一种沥春固定法可以治理沙丘,据说这办法还不赖。”
焦裕禄问:“那是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是别人告诉我的。据说在国外的沙漠地区,每一亩的沙丘上,用30公斤的纯沥青,加上95%的水搅拌成孔剂,再用灭火车向沙丘里喷洒,这样就把沙丘固定位了,我个人觉得这个洋办法可以试一试。”
焦裕禄说:“国外的办法虽好,可不一定适合咱们兰考,咱们也没有这么多灭火车去喷洒。我看,咱们还是用南泥湾精神,发挥群众的力
量,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为了找到适合兰考的办法,调查小组又展开了调查。他们深入到每个村庄、每个大队去了解治理风沙的办法和经验。后来,调查小组来到彭庄,在这里听说了一个关于孝子的故事。只有27户人家的彭庄,多年遭受风沙的侵蚀,几乎令村子淹没在了沙丘之中。一个姓魏的庄稼人是个大孝子,常见自己娘亲的坟墓被风沙扒开,有时候都露出了棺材。为了不让娘亲的棺材被风吹走,魏姓庄稼人用了一早晨的时间,挖来淤泥把坟墓盖上,此后再也没被风沙扒开口子。
调查小组的人员觉得这个法子不错,赶紧将情况报告给了焦裕禄。焦裕禄一听,很是高兴,嘱咐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用这种办法根治兰考的风沙危害。这个办法首先在张庄试行,得到效果后,继而在赵垛楼进行推广。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全县的风沙危害最大的沙丘终于被淤泥控制住了。第二年春季,风沙再次肆掠时,吹的已不再是黄沙,而是清风了。由此,兰考县的翻淤压沙的办法取得了成功。
这一工程,被兰考人形象地比喻为,替沙丘打上了“膏药”。可是,光打上“膏药”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目前淤泥起到作用了,可如果遇上几场大雨,冲走了淤泥,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接下来,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栽树。
兰考环境特殊,该栽什么树才好呢?
通过调查“三害”,焦裕禄发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尤其是泡桐,在防风固沙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验证泡桐的巨大作用,焦裕禄跑到城关公社胡集大队的一户人家家里。这家人无儿无女,老两口在院里院外栽了21棵泡桐树,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焦裕禄关切地询问老两口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老两口答说:“有了这些泡桐树,吃穿都不用愁。一年卖一棵,卖了就是钱。”“伐了树去卖,不接着栽的话,总有伐尽的那一天,可咋办?”老人回答:“这泡桐树啊,砍了树,根还在,只要不封坑,来年春天就会发芽。这样交替来,我永远都不用愁。”
从老人这儿知道了泡桐树的好处,焦裕禄打定主意在兰考发展泡桐。他在高兴之余,亲手在胡集大队朱庄南地栽了一株泡桐树,后来还在泡桐树旁边照了张相留作纪念。后来,这棵泡桐树成长粗壮后,被当地人民称作“焦桐”。
为了鼓励大家多栽种泡桐树,焦裕禄每到一地,都要向大家多多宣传,为沙丘“扎上针”。长成的泡桐树在市场上的价格是,一立方米铜板值一百多元。这样的行情令焦裕禄欣喜若狂,泡桐不仅根治了兰考的风沙危害,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在是一举两得。
“兰考泡桐树驰名中外,卖到国外去,可换取外汇,能支援国家建设;沙地最适合泡桐树生长,泡桐成林,能压风、固沙、养地、增加收入,实在是好东西,咱们要大力发展,也应该像爱护眼珠子一样,爱护泡桐树!”这是焦裕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沙丘打上了“膏药”,并“扎了针”,总算是被降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