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兰考的日日夜夜_临危受命奔赴兰考(1 / 1)

焦裕禄的故事 杨江华 1024 字 4个月前

第三章

在兰考的日日夜夜

提起兰考,人们无法不将它与焦裕禄联系起来。兰考,因焦裕禄而出名;焦裕禄,因兰考而辉煌。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一年半多时间,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日日夜夜都在为改变兰考的“三害”状况而努力付出,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线,也不后悔,而是遗憾。本章主要介绍焦裕禄在兰考为除“三害”而付出的万般努力。

临危受命奔赴兰考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故道区域内,是由兰阳、仪封、考城三个县分合演变而来的。全县面积10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多万亩。历史上,兰考是个多灾的地方。虽然黄河在其境内流过,可它非但没有受到黄河的恩惠,反而遭受到无穷无尽的灾难。

自公元1477年到1888年的400年间,黄河在兰考境内决口29次、改道3次,大堤漫水8次,大小河堤和黄河故道交织全境,所以各种天灾频繁。古书中曾记载:“一岁三灾,三年大旱,四年大涝,麦尽于枯,秋禾无望,四野一空。”民间流传的民谣也是凄惨悲苦的倾诉:冬春风狂沙,更继水汪汪。一年劳累半年糠,交租纳税用官堂,扶老携幼去逃荒。卖了儿和女,饿死爹和娘。

总之一句话,兰考县是一个贫困县和重灾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作斗争,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可脆弱的生态环境仍然难以抵御自然灾害频繁地侵袭。1960年以来,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把全县的水利工程毁坏了,20多万亩麦田被风沙全毁坏了,10多万亩禾苗被盐碱烧死了。全县经济下滑直至凋敝,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活命,大部分的兰考人民举家外迁,到外逃亡,整个

兰考县的局面非常严重。

如何才能改变兰考县的现状?谁才能领导兰考完成艰巨的任务?

为了能找到领导兰考人民“打翻身仗”的关键人物,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的领导可谓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后来,他们想到了打到哪里哪里就胜利的焦裕禄。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焦裕禄的肩上。

1962年12月初,开封地委组织部的负责同志找他谈话说:“老焦,党组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你到兰考去工作。兰考是咱们省最穷的县,你要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接受最严峻的考验。”

对于这个消息,焦裕禄是没有心理准备的。不过,他还是十分严肃而且坚决地说:“感谢党组织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的现状,我决不离开那里!”

焦裕禄的决心,令开封地委的领导倍受感动。他们原本以为焦裕禄会拒绝,没想到焦裕禄不但没拒绝,反而下定决心改变兰考面貌。所以,领导考虑到焦裕禄的家庭情况,关怀道:“你看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把家里安排好了再去也不迟。”“家里没什么困难,即便是有什么困难,我也能克服,一定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焦裕禄掷地有声地答道。

除了焦裕禄的家庭情况,地委的领导还挺担心他的身体状况。焦裕禄一直患有肝炎,时不时地会疼痛难忍。焦裕禄即将去的兰考,任务非常重,身体负荷也会加倍。地委领导关切地询问道:“你的身体怎么样?能顶得住吗?”焦裕禄微微一笑,说:“没事的,放心吧!病这东西,喜欢欺软怕硬,我能顶得住。”

一切准备工作筹备完成后,焦裕禄告别了尉氏县的同事们,启程奔赴到兰考。一路上,沿途的风景不断地变化,先是绿油油的麦田、一排排崭

新整齐的屋舍,渐渐地就成了一番凄凉景象:遍地都是沙丘、洼地和白花花的盐碱地。这里,便是兰考县境内了。

看到这番景象,焦裕禄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想:解放都这么多年了,兰考县的人民还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实在是不应该啊!

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抵达兰考县。他一来,就遇上了一场漫天黄沙,直刮得天昏地暗。他走进县委,没有人来接待,只有传达室的老大爷守着大院。他敲开传达室的大门,老大爷探出头来问道:“同志,你找谁?”

几天艰辛的旅途,令焦裕禄有些倦意,不过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答道:“新来的。”

“有介绍信吗?”

“有”,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介绍信,说,“我找组织部转一下关系。”

老大爷手一指,焦裕禄便顺着走过去了。就这样,焦裕禄静悄悄地来到了兰考县。

当天晚上,焦裕禄出席了县委召开的灾情会议。由于他来得比较低调,所以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大家只是看见会议室里多了一位四十岁上下、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穿着灰蓝色的棉衣,外罩一件黑色旧棉大衣,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也不言语,只是聆听,偶尔拿出笔记本来记录一下,态度非常认真。

散会的时候,焦裕禄作了简短的发言,传达了地委的指示。散会之后,大家纷纷猜测今天发言的人是谁。有人说,今天发言的人办事认真,发言言简意赅,对兰考的救灾工作有帮助,有可能是上级派来的救灾干部。也有人说,今天发言的人长相平凡,衣着朴实,不像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模样。大家猜来猜去,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大家到县委去打听了一下,原来今天在会上发言的人就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