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学习的培养期 (2)(1 / 1)

周末,3岁的朔朔跟着妈妈在家玩。妈妈收拾家务,把一些平时不用的东西装到箱子里,朔朔也跟在妈妈屁股后面忙活着。在阳台上,妈妈一不小心把一个空酒瓶子摔碎了,妈妈赶紧告诉朔朔:“千万不能动,这个东西会扎破手,等妈妈去拿簸箕收走。”等妈妈走后,朔朔蹲下来乖乖地等妈妈。他看到绿色的玻璃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漂亮极了。他忍不住伸手去抓,结果,手被玻璃划破了。他不知道手指上冒出的红色东西是什么,好奇地盯着看。妈妈拿了簸箕赶过来一看,吓了一跳,对着朔朔大叫:“不是叫你不要动吗?你这孩子!流血了,疼不疼?”朔朔被妈妈这么一叫,吓得“哇”地哭出声来。

才3岁的琪琪就显示出了女孩儿爱美的天性。她经常看到妈妈在脸上涂一些化妆品,一天,她趁妈妈不注意,偷偷跑到妈妈的房间,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子在自己脸上涂抹。当妈妈走进房间的时候,不禁大叫一声,她看到琪琪正把她昂贵的化妆品往外挤,还把自己涂成了“大花脸”。妈妈看着快被挤完的瓶子,狠狠地训了琪琪一顿。

从小到大,孩子会遭遇到很多次“危险”,也会搞无数次破坏。虽然程度不同,但每次都会让我们做父母的揪心,我们不明白,孩子怎么这么爱搞破坏,这么容易受到伤害呢?

◎了解孩子为什么爱搞破坏,又容易受伤

原因其实很简单,3~5岁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认识这个世界,是通过手的触摸、体验开始的,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想去摸一摸、看一看、碰一碰。他们没有什么经验预见外界事物的危险性,只有通过尝试才知道哪些东西是安全的,哪些东西是危险的。比如,我们小时候看到蜡烛的光就想用手去抓,烧疼了才知道这个东西是不能碰的。从此我们就有了这样的经验:火是危险的,不能用手碰。

“破坏”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心理学家分析,可能因为孩子动作发展上的需要或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的支配,也可能是因为被父母关注少的孩子为了博得父母的注意,才导致的故意“破坏”行为。

◎探究大人对孩子受伤和搞破坏之后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

当孩子在探索一件新鲜事物的时候,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受到伤害,大多数孩子弄伤了、弄疼了会哭,这时候,大人就会受不了了。因为孩子受伤比自己受伤更难受,不仅心疼孩子,还会产生很深的自责感。为了发泄这种痛苦,我们会大声地斥责孩子,或者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以后千万不要动这些东西,会把孩子看得更加仔细,保护得更周到。

我们这样的反应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当孩子无意中受伤或者搞破坏之后,如果我们大声斥责孩子,孩子会把受伤的身体痛苦与受到斥责的精神痛苦累积起来。他们会告诉自己:我不能乱动东西,会很痛苦。在潜意识的支配下,他们会限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变得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一步”。也有一种可能,逆反心理比较重的孩子,他们会故意做类似的事来反抗我们的权威,也就是说,孩子会故意受伤,甚至多次受伤,以此来多次体验“征服”父母之后的成就感。

我们过多的、过于激烈的反应会限制孩子的正常探索和肢体行动,甚至会抑制孩子这方面潜能的开发。

◎淡化处理由于探索发生的伤害或破坏

我们在与外界接触的时候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甚至可以这样讲,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何况孩子在探索未知事物的时候,由于他们没有累积的经验,遇到的“危险”可能会更多。当然,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经验直接告诉孩子,但是没有亲身的尝试和体验,孩子很难将这些经验变成自己的“图式”。所以,我们要经常鼓励孩子多动手,多体验。

当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发生伤害事件的时候,像上面例子中朔朔妈妈的做法很不可取。当看到孩子受伤,她大声叫喊会对无知无畏的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他心里会对相似的东西产生恐惧心理,这对于孩子探索外部世界是非常不利的。

朔朔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帮孩子处理伤口,接着把玻璃碴儿处理掉,然后语气平和地先肯定孩子的探索精神,再把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告诉孩子。因为经过了亲身体验,孩子会有很深的体会和记忆,也会在日后的探索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琪琪妈妈应该懂得:孩子在模仿自己的做法。她的模仿力和探索欲和化妆品比起来,哪一个更重要,恐怕我们做父母的都心里有数。因此,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明白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育人先育己。

特别提醒:

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发生的积极的一方面,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在探索中的受伤或是破坏行为,让孩子在尝试中体验到疼痛的感觉、尝试的结果,学会自我保护和正确的应对方式等。

别将孩子看得太紧,给孩子机会自由探索

给孩子减负,为孩子松绑,把孩子放养,让孩子在自由空间慢慢成长,说着容易,可真正做到的家长有几个?回想我们自己小的时候,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绝对称不上完美,但至少我们的父母用不着整天担心我们遭人绑架。我们小的时候有机会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可以玩跷跷板这样“很危险的游戏”。

——勒诺?斯科纳兹《放养孩子》

露露是一个活泼可爱的3岁女孩儿。一次,妈妈领着她去超市给她买东西。妈妈让露露自己选。露露拿了一包薯条,妈妈说:“薯条是垃圾食品,换一种。”露露放下薯条,转身拿了一包瓜子,妈妈说:“吃瓜子上火,再说你也不会剥。”孩子又拿了一袋果冻,妈妈说:“果冻不能吃,不小心会吃到气管里去,放回去。”露露很受打击,站在那里一声不吭,满脸的不高兴。最后露露跑去拿了一条儿童果奶,不等妈妈说话就跑到柜台前面去了。

经常听到同事抱怨她3岁的儿子不听话,因为对他管得紧就产生了逆反心理,经常会有反抗父母的行为发生。比如,吃饭的时候让他吃点儿青菜,他偏不吃;他在厨房玩水,妈妈叫他别玩了,他偏要把水弄得到处都是;带他出去玩儿,妈妈让他好好走路,他偏要跑到马路牙子边上;下雨了,妈妈给他打着伞,叫他别到处乱跑,他偏要跑到雨里去;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让他不要吃糖,他一定要吃……很多时候气得妈妈骂他几句,他就大哭大闹。妈妈拿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不得已会在他屁股上打几巴掌。

3岁的孩子还处于懵懂时期,他们对一些常识似懂非懂,他们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和自主意识。如果我们过多地管教他们就会削弱他们的这些能力,要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反抗父母,要么会形成懦弱、依赖的个性。

有一些被父母管得死死的孩子,父母安排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更没有探索进取的精神。曾经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也不让我随便出去玩儿,我就像一只笼中的小鸟一样,既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探索求知。”

已经有研究证实:我国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比他们的认知能力差。他们生活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只想着找父母和老师解决,缺乏对事物的探索精神。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缺乏探索精神

当孩子1岁以后,从会爬、会走,到自由活动,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凡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他们都要拿过来,要么放到嘴里尝一尝,要么就拧拧、撕撕。他们可能会把抽纸一张张抽出来,或者把爸爸养的花掐掉,或者用手捅插座,或者不停地按电视开关……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可是,我们怕孩子的行为会把家里搞得一团糟,或担心孩子的安全,想方设法干涉、阻止孩子的行动,包办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做本来该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大的潜能,比如,科学技能、逻辑探索潜能、动手能力、绘画潜能、音乐潜能、交际智能等。如果在一定的阶段孩子的潜能得不到开发的话,孩子这部分潜能就会被压抑或者消失,而我们的管制或包办会让孩子失去自由探索和开发潜能的机会。我们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不思进取,甚至成为沉迷网络、逆反、吸毒、离家出走的问题孩子。

◎适当放手,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基于对孩子的爱,会对孩子严格限制,通常不离孩子的左右,一边呵护孩子,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坐在地上,地上脏。”“不要把沙子弄到眼睛里。”“不要把袖子弄湿了。”“不要反着爬滑梯,会摔着你。”我们把孩子教育得很“懂规矩”,很“乖”,从不乱碰东西。可实际上,我们这些做法阻碍了孩子自主探索的发展潜能。孩子在我们的约束下,不敢去触碰,不敢去体验,尝试不到失败的痛苦,也就不能增长生活的经验。在我们精心“照顾”下,孩子会慢慢变得羞怯、疑虑、自卑、胸无大志。

所以,我们不要把孩子管得太紧、太死,要适当放手,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

我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位旅居国外的母亲写的文章,讲的是德国的爸爸对待孩子的态度:

刚到德国的时候,我们常带孩子到社区公园去玩。与游乐场中的各色人等相处多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德国父母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对孩子远不如我们中国父母那么关心。德国父母大都是一副优哉游哉、神定气闲的样子。他们有的坐在椅子上看书,有的和其他父母聊天,有的则津津有味地在一旁观察自己的孩子。即使和孩子一起玩的,也大多是充当孩子的玩伴和帮手,很少有一直在孩子耳边唠唠叨叨、指指点点的。

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一下德国父母的做法,对孩子实行“粗养”呢?我们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基本的规则和界限,然后就安下心来,尽量少控制孩子,少包办代替,少唠叨,让他们有一些自由的空间和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和体验。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使他们的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特别提醒:

3岁左右的孩子正是自由探索的大好时期,我们要学会放手,但是放手不等于不管,还要适当引导,不要让孩子做危险的探索,比如触电、玩火等。如果孩子探索失败了,我们不要对孩子说:“叫你不听妈妈的话!”这样会压抑孩子的探索精神。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残局”。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

让孩子进行多项感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