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

记愁横浅黛[1],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2],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晓,两地魂销。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3]。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眼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注释]

[1]犹言眉间簇愁。浅黛:即淡淡的眉毛。

[2]寒螀(jiāng):即寒蝉。

[3]镳(biāo):指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这里代指马嘶。

[点评]

本词以一个女性的口吻,自叙思念情郎的一段延续性活动。上阕开始,就写一个眉间簇愁的闺中怨妇正以泪洗面,时间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坠叶之声可谓细微至极,但她却为之而“惊”;寒螀之音可谓之哀,但她却不得不“听”;潇潇之雨可谓之乱,但她却不能不“闻”——此乃听觉。凤钗半脱,云鬓髻坠,可谓之惨,但她仍须时时从菱花镜中看到;烛花乱摇,疏萤映窗,可谓无奈,但她却又挥之不去——此乃视觉。而暗竹敲凉、两地魂销,则是她此时此地更为伤情的——感觉。在时间的顺序上,从日落掩门、夜深螀泣,到烛摇三更、疏萤照晓,主人公竟是整整一个晚上未能入睡。

下阕“迢迢”二字承上启下,既是感觉这个不眠之夜在时间上的久远,也是良人不见在空间距离上的实指。“问音信”三句,似乎是女主人公不耐寂寞时自己虚拟的一个打探细节——问:“你见到他了吗?”答:“哦,没有。不过我常常见到他的马拴在一片花丛旁。那马一直在嘶鸣,我看好像是他的。”这种想象肯定让女主人公更加心神不安。她想亲自走出家门(要知道,那时的妇女是足不出户的)去寻找,却又怕自己因“为伊消得人憔悴”而羞于见郎。于是,一直处于心理矛盾之中的她,只能继续站在阁楼之上望远:又是一年过去了,新来的燕子入旧巢,青青的杨柳拂河桥;又见得飞尘滚滚京城里,只有东风吹露桃。

这个女子究竟要等到什么时间呢?作者没有交代,读者也就自己想象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