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上叶丞相[1]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2]。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3]。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4]。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5]?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6]。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7]。功名自误。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8]。
[注释]
[1]作于淳熙三年(1176)。是年秋,稼轩因往临安述职顺便观潮。观潮:观看钱塘潮。叶丞相:叶衡。参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注①。按:此时叶衡已罢相。作者沿用前职,以示尊重。
[2]鸥鹭:海鸥与鹭鸶。鼙鼓:战鼓。此处都是形容江潮的声色。
[3]截江:横江。组练:即组甲披练。分别指军士所穿的两种衣甲。此喻江湖如队队披甲的白衣壮士。驱山:驱赶浪山。鏖战:激战。貔虎:喻勇士。此处谓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未休。
[4]悄:一作“诮”,直,浑。吴儿:江浙弄潮儿。“看红旆”三句:吴儿挥旗踏浪,如鱼儿跃出水面。蹙:踩。
[5]此言怒涛汹涌,岂是人力所能控制。长鲸吞吐:言潮水像是长鲸喷水。儿戏千弩:千弩射潮,直如儿戏。典出《宋史·河渠志》:吴越王钱笵为阻止潮水,曾派数百士卒用强弓射潮。
[6]白马素车:喻江潮。语出枚乘《七发》。
[7]属镂怨愤:《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时吴越交战,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谏,他接受了越王勾践的诈降,更赐属镂剑命伍子胥自杀。
[8]漫教得:空教得。陶朱:即陶朱公。范蠡为越国大夫,曾施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夫差。他助越灭吴后,吸取伍子胥的教训,离开越国,携带珠宝远去陶地(山东定陶县)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又传说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泛舟于五湖即太湖。
[点评]
这首描绘钱塘潮壮伟气势并且即景抒情的作品,将眼前景物与历史记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他的历史记忆中所表达出来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与他因南宋朝廷迫害主战派而产生的政治忧愤深入契合,感思空间空前深邃,词的抒情品格也就超过了一般写钱塘潮风景之作。
上片将潮水涨起时的种种惊心动魄景象写得极透极生动。起两韵写江潮自远而近、由初起到极盛时的景象。在表现手法上,他运用了一连串绝妙的比喻:先以半空鸥鹭争飞比喻潮水初起时卷起的白色浪花,接以震天动地的战鼓声比喻潮水奔腾所发出的巨响。这样的描写,一上来就声色夺人,渲染出它那天下伟观的气概。以下更是调动自己以往的战争生活经验,以千万白甲精兵横截江面、驱赶大山、鏖战正酣的壮伟风景,来形容海门涌潮的惊天动地,而从中人们也不难发现作者自己在观景时感到酣畅淋漓的精神愉悦。把潮水的兴起过程看成是一场精兵的鏖战,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移情”后形成的心理力量。三韵一句“朝又暮”,情景转换,将对“这一次”的潮水形容,转换成对“无数次”潮水的带过,同时又转到写弄潮儿的非凡身手上来。在如此令人惊骇的凶险自然奇观面前,训练有素的弄潮儿们,却手把红旗,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就像鱼儿跃出水面,足踏浪花翩翩起舞,浑如在平地散步。它需要多么高的技艺和胆量!
过片承上片对江潮的描写,但又化实为虚,将现实的江潮兑换成历史的记忆,嘲笑杀了伍子胥的钱笵让壮士射潮的举动,因为潮水就像是万里鲸鱼之吞吐,体现着人力所不能干预的造化伟力。“滔天”一韵,以问转换情思。既然潮水有如此滔天伟力,为什么它又最终力倦而向东面的海洋退去呢?在这实写退潮的词句中,已经暗暗融入了因忠谏而被杀的伍子胥的冤魂,因为据说被杀戮后的伍子胥,就是乘着“素车白马”驾御潮水而来的。“堪恨”一韵,直写作者对忠而被害的伍子胥的同情,以及对忠臣反遭迫害的历史现象的愤慨不平,同时又是作者借古人事曲传对于现实政治同样迫害忠臣良将的怨愤心声,其中包含着为叶衡罢相鸣不平的用意。“功名自误”是议论,是抒情,是一个沉痛的反语,写出了作者对于自己和抗战派不幸政治遭遇的牢骚和感喟。而末句则借范蠡退出政坛、以扁舟载西子游五湖的故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牢骚失意之情,同时也是对叶衡罢相归来的一个安慰。
这首词在表达手法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运用博喻形容江潮的声色气势,写得生动、紧凑,达到了穷形尽态的表现效果。二是借古喻今,以伍子胥和范蠡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政治感喟,收到了曲折含蓄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