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再赋[1]

肘后俄生柳[2]。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3]。右手淋浪才有用,闲却持螯左手[4]。漫赢得、伤今感旧。投阁先生惟寂寞,笑是非、不了身前后[5]。持此语,问乌有[6]。

青山幸自重重秀。问新来,萧萧木落,颇堪秋否?总被西风都瘦损,依旧千岩万岫。把万事、无言搔首[7]。翁比渠侬人谁好?是我常、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杯酒[8]。

[注释]

[1]作于庆元六年(1200)前后。

[2]此借《庄子·至乐篇》语意,叹息世事变化无常。柳:通“瘤”。

[3]此化用《晋书·羊祜传》:“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4]淋浪:指开怀畅饮。

[5]此言人生的是非曲直,生前死后俱难以了结。投阁先生:指扬雄。据《汉书·扬雄传》:王莽称帝,扬雄误以为自己受到谶纬符命的牵连,于是从天禄阁上投下,几乎死去。但是京城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却传言道:“惟寂寞,自投阁。”

[6]乌有:乌有先生。是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中虚构的人物。

[7]搔首:思考貌。

[8]末四句:宁做独立不阿的我,决不屈志阿附别人。此用殷浩语,参见《鹧鸪天·不向长安路上行》注④。

[点评]

作者在罢居瓢泉时期,曾经与一些朋友以这个词调和这些韵脚相唱和,主要以陶渊明诗歌的意趣陶写心灵。这首词与上述词作于同一时期,但不再借陶诗写怀,而是借象写意,抒发人生失志的牢骚悲凉和不被世俗击垮、不与世情苟合的襟怀。

上片主要抒发对于人生不如意的牢骚悲凉。起句以肘后生柳(瘤)的典故,表明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这种无常感,一直领到下片“颇堪秋否”一句。“叹人生”一韵,由世事转为对人生失意的感叹。这里虽是全用前人成语,却完全融化为自己的感觉,似乎打自己的心中流出。以下将世事无常和人生失意结合起来写,表明自己伤今感旧的原因。“右手”一韵,避重就轻,不直接写自己闲居无用的失意感,而是用前人典故,写自己有酒可痛饮却无螃蟹可享用的“失意”。而实际上,他写左手的闲和右手的不闲,都是在写生命力和时间被浪费的牢骚与痛心。“漫赢得”一句,更是把下文中的感旧和现在的伤今结合起来,表明感旧伤今俱无用的悲凉。以下以汉代辞赋家扬雄的悲剧命运,写自己的寂寞和对于人间是非难有定准的苍凉感。末韵的“问乌有”问得妙:既然人世如此是非不定,令持直节、走正道的词人悲凉愤慨,虚构中的“乌有先生”又怎能回答他带有愤懑的困惑?困惑只能成为他面对现实时永恒的感觉了。

下片,他不再借典抒情,而是借象立意,把自己始终不变、独立不迁的精神风骨完全凸现,这就特别地教人珍惜他不因此而放纵颓唐的定力和品格。过片三句,他借青山立意,表明自己如同青山一般,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都不改变挺秀的精神特质。“青山”句写青山重峦叠嶂、风神秀出,是即景取象,借象抒情。他用“幸自”一词,写出了他对于青山天然绝异于世间万物的精神风貌的赞美:有这样的挺秀青山在眼,世间幸而还有让他解闷的风景。同时,还含有对于自己幸而不与被“无常”摆布的世间人相同、能够保持自己独特风标的骄傲和庆幸。以下两韵,以关切的口吻,打听那独拔于世外的青山,在遭逢万木摇落的秋节能不能够承受山木脱落、举体消瘦的打击?这里有对于青山这个同怀者的深切关怀,也有以“萧萧木落”之秋来暗示自己政治遭遇的奇惨和来日无多的黯淡之意。那么,他能不能忍受并承受这一切“无常”的打击呢?青山即使被西风吹光了木叶,变得无比消瘦,也依旧是千岩万岫,气象万千,独立于天地之间。这不正是他面对人世无常的精神气韵的象征吗?“把万事”句,既是对于上片的遥遥呼应,显示出他结束词篇时的特有思路,也是下文中思考内容的前奏。下文以“翁”即自己和“渠侬”即特指的那些政坛的当权派们作对比,问是谁更“好”。这个“好”字意蕴无穷:有得失上的相较、是非上的评判和价值上的掂量。他虽然没有正面作答,却以我只做我、不与“渠侬”周旋的语言,表明了他的判断和褒贬。他宁愿做一个耽于杯酒的闲散隐士,也不愿与那些官场人物周旋的态度,深刻地体现了他在“无常”和“无定”的痛苦中,也绝不屈己迎人、以猎取世俗享受和世俗声华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