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摩诃池[1]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2],禁烟将近[3],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4],钗梁拆凤[5],秦筝斜雁[6]。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注释]

[1]摩诃池:四川成都城内的游览胜地。

[2]挑菜:宋人以二月二日为挑菜节。

[3]禁烟:指寒食节。

[4]镜奁掩月:镜匣形圆,掩镜亦称掩月。

[5]钗梁拆凤:古人以金银做凤头缀于钗梁之上。金凤垂梁下,故称拆凤。

[6]秦筝斜雁:古代秦人所制的弦乐器叫秦筝。筝有十三弦,弦下有柱,作斜行一字形,形同雁阵斜飞。

[点评]

这首纪游词作于成都。《渭南文集》未收,仅见于《放翁逸稿》。陆游自乾道八年至成都,以后七年虽匆匆宦游于蜀州、嘉州、荣州等地,但期间四赴成都,大多数时间还是在成都度过的。从词意看,这首词似乎不像初到成都时所作,该是此后几年中在成都的某一个春日写就的纪游词。

春日的锦官城繁华如锦,春光明媚。海棠彤红如醉,桃花艳丽欲燃,一派迷人的风光。歌楼舞榭,丝竹悠扬,到处回响着悦耳动听的音乐。通往摩诃池的道上,达官显贵的高头大马与仕女游春的华丽车盖飞驰而过,争先恐后地去欣赏那新落成的池台楼馆。上片极尽铺叙之能事,运用赋的手法,渲染成都的繁丽豪奢。

下片以“惆怅年华暗换”起拍,以“杨花和恨”作结,诉说了在繁华地做闲人的内心痛苦。在抑郁苦闷的闲官生涯中,词人也曾有过裘马轻狂的生活。“镜奁掩月”三句,写词人成都冶游,在红巾翠袖、轻歌曼舞之间放浪形骸,以排遣政治苦闷。“身在天涯”三句,以景来抒写身心孤单的政治寂寞。身在天涯,如乱山丛中的孤垒和危楼,在一片歌舞升平的锦官城中显得特别格格不入。试问闲愁都几许?只有春日满城飞絮,才理解词人的孤愤和悲凉。有东风处便有杨花,有杨花处就有词人绵绵不绝的怅恨。词以景结情,用婉约的手法把失志的悲慨传达了出来,使上片之景亦蒙上不谐的色彩。这首纪游词可谓别具怀抱,别有韵味,别含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