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鹿裘,枕白石,醉卧松阴当月夕。
寒藤夭矫学草书[1],天风萧森入诗律。
忽然梦上百尺巅,绿毛邂逅巢云仙[2]。
相携大笑咸阳市[3],俯仰尘世三千年。
[注释]
[1]夭矫:形容屈曲而有气势。
[2]绿毛:绿颜色的毛发,传说中服食松柏而成仙的人。
[3]咸阳:秦国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此代指长安。
[点评]
乾道二年(1166)诗人始卜居山阴镜湖三山时,他在离新宅不远的东岭上,亲手种下了一大片新松。二十七年过去了,诗人在经历了川、陕、闽、赣万里宦游,饱尝人间毁誉后,又回到故乡,醉倒在当年手植而今已是“纵横满地髯龙影”(《秋风》)的松树下听风听涛,并写下了这首醉中短歌。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醉卧在松阴下,借着月色看周围的一切,都醉意朦胧。醉眼中的“寒藤”如蟠龙飞动,恰似酒后狂草;山风掠过,松林涛声阵阵,如高声吟唱的诗律。诗人醉卧白石之上、明月之下、松林之中,牢笼万物,以景物赋形,以天籁为声,游目骋怀,朗声高吟,好不抒怀。松下原是隐者的乐园:贾岛“松下问童子”体会到的是仙风道骨;辛弃疾在隐居上饶带湖时也曾亲手种植过松树,面对夹道松林,词人引发的是“检校长身十万松”(《沁园春》)的豪兴;陆游这首诗与辛词相比,少了一份豪气,多了一份逸兴道风。所以,后四句犹如神仙语,忽然从人间梦入百尺之巅,腾身与仙人邂逅,在咸阳城的上空相携大笑,下看沧海桑田瞬息万变。李贺《梦天》诗从月宫俯视人间是“更变千年如走马”,陆游笔下的“三千年”亦不过是弹指一挥间。诗人醉后为什么会产生与绿毛仙人相遇的幻觉?原来亦与松树有关。唐人传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叫陶太白、尹子虚的二位老人幸遇仙人,仙人赠以万岁松脂、千秋柏子,两人服用后,巢居在华山的莲花峰上,得道成仙。不久颜脸微红,毛发尽绿。陆游自幼熟悉道藏,家中光道书一类就达二千多卷,所以对神仙故事自然稔熟。醉卧在松阴之下,很自然地会梦到游仙,关键是诗人在醉后游仙时,尚不忘与绿毛道士相携到秦汉故都咸阳上空俯仰人世。诗虽没有点破寤寐不忘的情感,但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作品中揣摩他醉梦中的情愫。他在《夜读隐书有感》诗中写道:“平生志慕白云乡,俯仰人间每自伤。”他向往游仙,但总忘不了人世间的几多事业。从少年读书立志到步入仕途立朝论奏,陆游都是儒家仁政思想的积极实践者。而南宋王朝一直没有给他实现理想的机会。这首醉卧松下的七言短歌,其实是他被弹劾落职野处时身心郁结渴望个性张扬的一种写照。故而诗在疏狂沉醉、遗世放达的外貌中,也不忘点化一双俯仰尘世的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