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1],败叶微脱。风露凄清,正是登高时节[2]。东篱霜乍结。绽金蕊[3]、嫩香堪折。聚宴处,落帽风流[4],未饶前哲[5]。
把酒与君说。恁好景佳辰,怎忍虚设。休效牛山[6],空对江天凝咽。尘劳无暂歇。遇良会、剩偷欢悦[7]。歌声阕。杯兴方浓[8],莫便中辍[9]。
[注释]
[1]碧砌:碧石台阶。修梧:修长的梧桐树。
[2]登高时节:古代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时有登高的风俗。
[3]金蕊:指金黄色的**蕊。
[4]落帽风流:据《晋书》卷九八《孟嘉传》载,大将军桓温于九月九日设宴于龙山,招幕僚共饮。时孟嘉任桓温的参军,宴中风吹帽落,嘉不觉,仍饮。桓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良久,嘉如厕,温令取还之,并命孙盛作文嘲之,置于嘉座上。嘉返,见文,即著文答之,文辞甚美,四座嗟叹。此事被后人视为名士风流之举。“龙山落帽”也成了与重九登高相关的著名典故。
[5]未饶:未逊。前哲:前贤。
[6]牛山:春秋时齐国山名。《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牛山落泪”、“牛山沾衣”后来便成为登高伤怀的典故。
[7]良会:高会。剩偷:犹言多享。
[8]杯兴:即酒兴。
[9]中辍:中断,中止。
[点评]
这是一篇兴致浓酣的重九登高之作。起处由景物入手,勾勒秋日氛围。“残蝉渐绝”,以物候见出时令,盖“寒蝉凄切”尚是初秋,而此时蝉声渐绝,自是秋色已深时的景象。“傍碧砌”二句,写梧叶飘黄,随风坠落,也是富于秋意的物态。“风露”句收束,蝉鸣叶落,都是凄清之景。但这几句写秋色,写得虽然凄清却并不凄惨,不是像宋玉悲秋那样一片萧瑟肃杀之气,而是一幅较为清淡闲远的秋容图,这和下文的情绪是相应的。“正是登高时节”一句,点到正题。以下用了两个典故,将眼前实景与往古风流联系起来。“东篱”二句,写黄菊,是重阳当令之物,而又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使得东篱与黄菊从此有了天然的因缘,后来李清照《醉花阴》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也是用此意。东篱黄菊,傲霜而放。“金蕊”,写其颜色和姿态,“嫩香”,写其娇弱和幽香。“嫩香”二字,也很值得玩味,因为**的香味不像其他花卉那么浓郁,而是淡淡的幽香,有意去闻,未必能感觉得到,然而不经意之中,却往往“有暗香盈袖”,因此古人常常以**比拟高洁孤傲的人品。“聚宴”三句,用孟嘉落帽之典,是兴致高昂的表现,所谓“未饶前哲”,正是有着一股今更胜昔的豪情。上片由景物写到重阳高会,下片则全作议论劝慰之语。“把酒”句一领,领起下面的议论。良辰美景,不应虚设,不可错过。不必效法古人那样登高伤怀,因为伤怀本身,亦属空幻。“尘劳无暂歇”一句,是下片之骨。正因为尘世劳顿,无休无止,遇此“四美聚、二难并”的良会,何不多享欢悦、尽情纵怀呢?“歌声阕”三句,仍是劝酒之辞,伴此清歌,杯莫停辍!从语气上来说,这似是对他人的劝慰,实则依旧是自劝**之语。从浓酣的兴致中,又隐隐透露出几许天涯飘零的悲凉之意,这正是词意的丰富处。此词下片如果在一般词人笔下,往往要借助景语稍加点缀渲染,而柳词却撇开景物,全作议论,层折而下,显得朴质浑成而又富于情韵,的确非大手笔不能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