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2],芋魁饭豆吾岂无[3]!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4],青衣江畔人争扶[5]。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袴襦[6]。邑中之黔相指似[7],白髯红带老不癯[8]。我欲西归卜邻舍[9],隔墙拊掌容歌呼。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10]。
[注释]
[1]本诗原题为《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庆源:王庆源,苏轼的叔丈人。宣义:宣义郎,官名。洪雅:今四川洪雅县。雅州:今四川雅安县。黄鲁直:黄庭坚的字。秦少游:秦观的字。
[2]拂衣:表示愤怒。下下考:政绩最差。考,指封建官府对官员政绩的考核。
[3]芋魁饭豆:《汉书·翟方进传》载,西汉民间歌谣有“饭我豆食羹芋魁”句。芋魁,芋头。
[4]慈姥岩:在四川青神县,当地名胜。
[5]青衣江:四川水名,流经洪雅,至东山汇合大渡河入岷江。
[6]怀袴襦:怀念王庆源的德政。后汉蜀郡人民曾唱“平生无袴今五袴”的歌谣,来颂扬太守廉范的政绩。
[7]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七年》载:宋皇国父要为平公筑台,子罕请待农闲时动工,百姓作歌谣说:“泽门之皙,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皇国父皮肤白,故称为“皙”;子罕皮肤黑,故称为“黔”。此处指王庆源深受百姓爱戴。指似:指与。
[8]癯(qú渠):清瘦。
[9]西归:回四川故乡。卜邻:选择邻居。
[10]“不学”二句:山王,指山涛、王戎。魏晋时,嵇康、阮籍、刘伶、王戎、山涛、向秀、阮咸七人常集会于竹林之下,被称为“竹林七贤”。后来山涛、王戎做了大官,王戎还身穿官服乘车重经当年他们聚会酣饮的黄公酒垆,感叹自己“为时所羁绁”(见《世说新语》)。后来颜延年作《五君咏》赞竹林七贤,把山涛、王戎除外(见《南史·颜延年传》)。这里说决不学山涛、王戎去追求富贵显达。
[点评]
元祐三年(1088)夏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作。这首诗生动鲜明地刻画了清廉正直、宽政爱民的循吏王庆源的形象。诗中写王庆源官卑职微,家计困窘,衣着寒酸,却不谄上,不傲下,待百姓亲如家人。他坦诚地请百姓不要把他看作长官,说自己不过是识字耕田夫。他不愿坑害百姓,敢于顶撞太守,愤然自认政绩下等,掷下乌纱帽,拂衣而去,回乡吃庄稼饭。他辞官躬耕以后,老百姓念念不忘他的恩德,敬爱他,照顾他。苏轼以一支饱蘸浓情之笔,捕捉住几个富有戏剧性的场景和典型细节,把这一个性格倔强傲岸、志节高尚、爱民如子的老贤吏的形象塑造得实实在在,血肉丰满,风骨崚嶒,形神兼备。苏轼不仅对王庆源倾吐仰慕之情,甚至把自己的一部分思想感情和愿望移到了他的身上。“吏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这是王庆源的心声,也是苏轼夫子自道,犹如金石掷地,其声铿锵,撼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