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绿。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奴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诗如东野不言寒[2],书似西台差少肉[3]。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4],更肯悲吟白头曲[5]!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6],一盏寒泉荐秋菊。

[注释]

[1]林逋:宋初诗人。字君复,杭州人。平生不做官,不娶妻,爱种梅养鹤,自称“梅妻鹤子”。他结庐隐居于西湖畔的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清淡幽远。

[2]东野: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苏轼有“郊寒岛瘦”的评语,说孟郊诗寒,贾岛诗瘦。

[3]西台:指宋代书法家李建中,曾任西台御史。

[4]作者自注:“逋临终诗云:‘茂陵他日求遗草,犹喜初无封禅书。'”《汉书·司马相如传》载,司马相如因重病免官,家居茂陵。汉武帝派人去取他的书稿,他的妻子对使者说:他将死时曾写了一卷书,并嘱咐死后如有使者来求书,就交上去呈奏皇帝。书札上写了建议汉武帝举行“封泰山,禅梁父”大典的事。

[5]“更肯”句:作者自注:“司马长卿欲娶富人女,文君作白头吟以诮之。”

[6]作者自注:“湖上有水仙王庙。”

[点评]

元丰八年(1085)四月作于南都归常途中。这首诗热烈赞美林逋的人品、气节、诗歌、书法的清高脱俗。诗人妙用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开篇四句,先写吴人生长在湖边山曲,呼吸湖光,啜饮山绿,不只是隐居世外的君子,就是佣奴贩妇,也都是如冰似玉。然后推出林逋,毋须多费笔墨,其“神清骨冷”的形象已跃然纸上。纪昀称赞说:“起手如未睹佛相,先现圆光。”(《纪评苏诗》卷二五)写林逋诗书之妙,也以孟郊、李建中衬托,言林诗似孟之清新,却无其寒苦之状;书法似李,但较瘦硬。写林逋的品格气节,以司马相如作对比。林逋临终明志,表明自己决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怂恿皇帝封禅,以希宠求荣;林逋一生不曾娶妻,即使有妻,也决不像司马相如那样贪图富贵,欲另娶富家女,而让原配妻子悲吟白头曲。诗中正面写林逋,仅有梦见林逋“瞳子瞭然光可烛”一句。这“画眼睛”的一笔,令人如见林逋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全篇词清气爽,亦如湖光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