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1](1 / 1)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2]。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3]。

师已忘言真有道[4],我除搜句百无功[5]。

明年采药天台去[6],更欲题诗满浙东。

[注释]

[1]秀州:今浙江嘉兴。报本禅院:唐时所建,宋时改为本觉寺,寺僧文长老是作者的同乡。方丈:寺院住持。

[2]“吴音”句:这是“儿童已渐变吴音”的倒装句,意思是离乡日久,儿童已逐渐变乡音为吴音。

[3]蜀叟:指文长老。这两句说每逢与文长老竟日长谈,便如身在家乡,感到眼前是苍翠入云的峨眉山。

[4]忘言:用晋代诗人陶渊明《饮酒》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搜句:指写诗。

[6]天台:山名,浙东的名胜。

[点评]

熙宁五年(1072)十二月作。此诗抒写与乡僧文长老的愉快交谈,勾引起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写得挥洒自如,风格清雄旷放。中二联对仗,工整自然。颔联是流水对,十四个字一气直下,句意流走。颈联是反对,上下句意相反,在对比中表达出对得道高僧的敬慕之情。纪昀赞赏说:“三四常意,写来警动。”(《纪评苏诗》卷八)确实,“翠扫空”三字展现出峨眉山苍翠高秀的景象,凝练精警。方东树评:“只着意乡情,词意真切,而造语倜傥奇警,令人吟咏不尽。”(《昭昧詹言》卷二〇)并非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