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质夫杨花词[1]

似花还似非花[2],也无人惜从教坠[3]。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4]。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5]。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6]。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9]。

[注释]

[1]次韵:依照诗词作品原来韵脚及其次序和作。章质夫:章楶(jié),字质夫,宰相章惇之兄,浦城(今属福建)人,历官吏部侍郎、同知枢密院士、资政殿学士。他的《水龙吟·杨花词》广为传诵,词云:“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有盈盈泪。”元丰四年(1081)春夏间,章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苏轼在黄州《与章质夫》信中说:“《杨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指章的妾侍),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可知苏轼此词作于是时。

[2]“似花”句:说柳絮似花但不是花。暗用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诗“杨花非花树”和白居易《花非花》词“花非花,雾非雾”句意。

[3]从教(jiāo交):听任。坠:飘落。

[4]无情有思:似乎无情,却是有意。这里情思的“思”与柳丝的“丝”谐音双关。梁简文帝《折杨柳诗》有“杨柳乱成丝”,杜甫《白丝行》有“落絮游丝亦有情”,韩愈《晚春》有“杨花榆荚无才思”,均为此句所本。

[5]“梦随”三句:化用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6]缀:连接、缀合。

[7]萍碎: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这是不符合科学的说法,但作为诗的想象是美妙的。

[8]“春色”三句:宋初叶清臣《贺圣朝》词有“三分春色三分愁,更一分风雨”句,这里化用其词意。

[9]“点点”句:宋人曾季貍《艇斋诗话》说,这里化用了唐人诗句“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句意。

[点评]

对于章质夫的《水龙吟·杨花词》与苏轼的和词,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二者不可轩轾;有人说章词曲尽杨花妙处,苏词不及;多数人认为苏词胜于章词。笔者赞同后一种意见。从咏物角度看,章词写杨花,只把它作为烘托离思的景物意象,用工笔细描杨花的形态,确能穷形尽态,曲传其妙;而苏词将杨花与思妇紧密糅合在一起,句句写杨花又句句是写思妇,既绘形逼肖,又传神微妙,将咏物拟人打成一片。神似高于形似,象征、隐喻的境界创作难度胜于一般借物咏情的写实境界。从抒情角度看,章词只是写闺妇相思之情;苏词既表现思妇青春已逝、情人不归的幽怨,又抒发自己怜春惜春的深情,更在词中融入自己宦海浮沉的感慨和对于时事的怅惘,抒情更浓挚,意蕴更丰富,韵味更深长。这种表面婉约而骨子沉郁的风格,胜于章词单纯的婉约。从和词角度看,苏词不但要遵守《水龙吟》调的谱式格律,还得依照章词的韵脚来写,多了一重限制。但他写得舒卷自如,圆润顺畅,笔墨空灵洒脱,毫无束缚之感,显出过人的才气。正如清代沈谦《填词杂说》云:“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刘熙载《艺概·词概》亦云:“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得更直截了当:“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