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寄述古[1]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2],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3]。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4]。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5]。
[注释]
[1]丹阳:今江苏镇江丹阳市。述古:陈襄,字述古,熙宁五年(1072)知杭州。
[2]故人:指苏轼。
[3]望湖楼:亦称看经楼,在杭州西湖旁,五代吴越王钱俶(chù处)所建。孤山寺:在西湖里外二湖之间,有孤峰耸立,名曰孤山,山上有寺,南朝陈代所建。涌金门:杭州城旧有十门,正西门称涌金门。
[4]“绣罗衫”句: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此处借指自己与陈襄在西湖各处的留题。
[5]湖:西湖。江:钱塘江。陇:同垄,冈垄,指孤山。
[点评]
熙宁七年(1074)正月作。苏轼在杭州与太守陈述古相处极好,常在一起游赏西湖,饮酒吟诗。这首词是怀念二人的交往所作。作者妙用两种手法叙事抒情:一是对面写法。上片从两人分手写起,进而设想自己离开后,陈襄听旧曲、忆自己的低回落寞心绪。下片追忆往日与陈襄同游的乐趣,接着仍写陈襄对自己的亲切思念。自己对陈襄的怀念,不言而喻,更显深切。二是借自然景物衬托感情。江村、梅雪、寺、楼、门、月、柳、云,这些优美的杭州西湖风光景物,烘托出浓郁的抒情的环境氛围。下片说月、柳、云也同友人一起忆念自己,深一层地抒写出自己对友人和杭州山水风月的眷恋深情。全篇将忆人与忆景融为一体,情融入景,景中含情。开篇、过片、结拍都是景句,更有以景结情、含蓄不尽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