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等是儿戏物,水中少磷缁[1]。赵陈两欧阳[2],同参天人师[3]。观妙各有得[4],共赋泛颍诗。

[注释]

[1]磷:因磨而薄损。缁:因染皂而变黑。《论语·阳货》有“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之语。涅,黑色染料。后以“磷缁”喻环境影响而起变化。

[2]赵陈:指赵令畤、陈师道二人。赵时以承议郎为颍州签判,陈时任颍州教授。两欧阳:欧阳棐与欧阳辩,皆欧阳修之子,时居颍州。

[3]天人师:指如来佛。

[4]观妙:《老子》第一章:“故无常欲,以观其妙。”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

[点评]

元祐六年(1091)九月在颍州作。此诗写泛颍自娱,表现出诗人淡泊明志、出污泥而不染的个性。全篇着意写一个“泛”字,以细致的观察,曲折无不尽意之笔墨,把颍水写得变化多姿。写自己同颍水以及自己在水中的影子相互嬉戏的情景,更是生动传神,诙谐幽默,机趣横生。“画船俯明镜”以下六句,“眼前语写成奇采”(《纪评苏诗》卷三五),正是“随意吐属,自然高妙……情景涌现,如在目前”(方东树《昭昧詹言》评苏诗语)。全诗章法波澜起伏,舒卷自如。结尾叙议数句,又从泛舟观景中悟出人生哲理,升华与深化诗境。清代查慎行盛赞此诗:“游戏成篇,理趣具足,深于禅悟,手敏心灵。”(《初白庵诗评》卷中)此诗确是苏轼五古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