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桥,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橘香[2],剑潭桥畔秋荷老[3]。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4],组练长驱十万夫[5]。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6]。
[注释]
[1]催试官考较:熙宁五年(1072)八月,作者监考贡举。贡举是封建社会朝廷开科取士的地方选拔阶段。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日。这一年却迟了两天——八月十七日放榜。作者想到考生一定等得焦急,故有催试官之作。“较”,通“校”。考较是指试后的阅卷、评定。
[2]凤咮堂:在杭州凤凰山下。咮(zhòu宙):鸟的喙。
[3]剑潭桥畔:作者联想到故乡某地桥畔荷花。
[4]“鲲鹏”句:语本《庄子·逍遥游》,说鲲化为鹏,从北海迁到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组练:组甲、练袍,指武装部队,语出《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千、被练三千以伐吴。”
[6]白袍:指未入仕的儒生,身穿白袍,有别于穿皂袍的官员。立鹄:即鹄立,形容伸颈踮足盼望的样子。
[点评]
这首戏作的七言古诗,分别以两个五言诗联领起两段奇文。前段写八月十五夜月色之高朗,意境清远幽丽,宛若蓬莱仙岛;后段写八月十八日钱塘潮之雄奇,写得气势磅礴,有声有色。诗人从这两幅图画中引发出人生会合与良辰美景难以两得的感慨。结尾一联,点醒题旨,而想象中“门外白袍如立鹄”的情景亦饶有谐趣。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二)盛赞“鲲鹏”“组练”一联“可括枚乘《七发》观涛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