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石壁高无路,上有黄牛不服箱[2]。
庙前行客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
山下耕牛苦硗确[3],两角磨崖四蹄湿。
青刍半束长苦饥[4],仰看黄牛安可及!
[注释]
[1]黄牛庙: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八十里的黄牛峡上。峡因山石状若人牵牛而得名,庙中奉祠神牛。
[2]服箱:驾车,语出《诗·小雅·大东》。
[3]硗确(qiāo què敲雀):瘠硬多石的土地。
[4]刍(chú除):喂牲畜的草。
[点评]
嘉祐四年(1059)冬,苏轼与弟苏辙随父洵由眉山赴汴京途中作此诗。诗中写黄牛庙里的神牛高高在上,既不拉车负重,反受人祭祀膜拜;山下的耕牛却终年累月,劳苦饥寒。两相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尸位素餐、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愤慨,对饱受苦难的劳动者的同情。诗人妙用比兴寄托,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两角磨崖四蹄湿”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耕牛“苦硗确”的情状;而在“长苦饥”后又添上“仰看黄牛”、无奈叹息的镜头,使耕牛这一象征性形象形神栩栩,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