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
半卷红旗临易水[4],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5],提携玉龙为君死[6]。
[注释]
[1]雁门太守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甲光”句:意谓铠甲上的金属薄片在日光下像金鳞般的闪耀。日:一作“月”。
[3]燕脂:即胭脂,红色。一说指霞光;一说指战场上的血迹。
[4]易水:在今河北西部。详见骆宾王《易水送人》“注释”①。
[5]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揽贤士。
[6]玉龙:指宝剑。
[点评]
此诗虽然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场激烈战斗的全过程,但却并非是纪实之作,对其中某些字句不宜作泥解。据说王安石曾说过:“此儿误矣,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对此,被讥为“宋老头巾不知诗”(杨慎《升庵诗话》卷十)。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段佳话:元和二年(807)秋,韩愈为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李贺以歌诗谒韩愈。适逢韩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张固《幽闲鼓吹》)。
与王安石的看法不同,薛雪曾称赞“黑云”两句为“千古妙语”;至于全篇更被推为“字字锤炼而成,《昌谷集》中定推老成之作”(沈德潜语)。
今天看来,这首诗虽带有想象成分和浪漫气息,但却不是那种脱离现实的无的放矢之作。在它脱稿的元和之初,河北一带正是藩镇割据、战氛弥漫之地。诗中出现“易水”和“黄金台”等字眼儿,正是诗人对以死报国将士的激励和对朝廷能够纳贤重才的热切希望,可谓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