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1],碧玉搔头斜坠[2]。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1]斗鸭:古时的一种游戏。

[2]玉搔头:古代女子常用的一种首饰,即玉簪。

[点评]

这是一首较典型的宫怨词,也是冯延巳的代表作。词的大意是说:春日里,在微风吹拂的池水边,一个宫女手里揉搓着一枝含苞欲放的红杏,时而引逗鸳鸯,时而倚阑斗鸭。表面看来她很娴静,但内心却很焦灼,因为从早到晚她一直在等待君王而不见踪影。正在她绝望之时,一抬头听到喜鹊的叫声,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喜兆。

关于这首词,马令《南唐书》(卷二一)有一段颇可玩味的记载:“元宗(南唐中主李璟,庙号元宗)乐府辞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有论者以为这是冯延巳奉承李璟。其实不尽然,“干卿何事”的诘问,一方面说明李璟不主张大臣写这种对其后宫有煽风点火之嫌的宫怨词;另一方面往好处说李璟是主张作词要与江山社稷休戚相关。冯延巳完全理解了李璟的意思,感到自己的词没能像李璟的词那样寓有江山之虑,所以他由衷地说“未若陛下”云云。李璟高兴的是冯延巳理解了自己的用意,而不单纯是因为听了这句奉承话,才那么喜形于色。

历代论及此词者大有人在,其中虽不乏“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泽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沈际飞语)等可取之见,但没有一位像李清照那样,真正说到了点子上:“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词论》)她不仅以“亡国之音”正确地概括了李氏君臣的创作倾向,还在自己的词中不止一次地借用或化用冯词的语汇和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