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2]。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3]。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
[1]蜀先主:即刘备,卒于夔州白帝城(治所在今重庆奉节以东),后人建庙于此。
[2]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罢半两钱,始铸五铢钱。王莽篡汉时五铢钱被罢废,光武帝刘秀将此钱恢复。后来魏晋六朝都曾铸五铢钱。此诗题下作者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此句意谓刘备也像光武帝一样,有振兴汉室之雄心。
[3]象贤:效法、学习先人之贤德。
[点评]
唐穆宗长庆二年至四年(822—824),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这段时间。
这首诗是刘禹锡五律中的佼佼者,备受历代称赞。清纪昀云:“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这是指“天下英雄”四字,原是出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嵌入诗中严丝合缝,堪称使事无迹。不仅如此,接下去的三句从不同方面进一步赞颂了刘备的千秋功业,抒发了诗人的敬仰之情。
颈联的出句“得相能开国”,是进一步赞颂刘备的用人之明,他三顾茅庐躬请诸葛亮出山为相,建立了蜀汉的大业;对句的“生儿不象贤”,是反意相对——与贤相孔明不同,其子刘禅(小字阿斗)竟是一个扶不起的亡国之君。
尾联“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实际上是隐括了这样一个令人沉痛的历史故事:阿斗做了魏国的俘虏后,被封为安乐公,迁至洛阳。一次司马昭为刘禅设宴,为他表演蜀国的歌舞。他人皆为之不胜感伤,刘禅却嬉笑自若,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昏话。从这个故事里,读者不难体味,字面上说的虽然是阿斗的行径,但唐穆宗李恒又何尝不是一个像阿斗一样的昏庸无能之辈!所以,此诗名为吊古,实在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