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郭轩楹敞[2],无村眺望赊[3]。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4]。

城中十万户[5],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祇老病[6],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释]

[1]此是上元二年(761)在成都草堂作。水槛,草堂水亭之槛,言凭槛眺望以遣心也。遣心,有本作“遣兴”,意同。

[2]楹:两廊柱之间的距离。此处与“轩”同义,代指水亭。

[3]赊:远。

[4]“细雨”二句:由南朝梁何逊《赠王左丞僧孺》“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句化出。

[5]十万户:仇注引黄希注曰:“成都户十六万九百五十,此云‘城中十万户’,虽未必及其数,亦夸其盛耳。”

[6]祇:赵次公注:“祇字起于《诗》:‘诚不以富,亦祇以异。’笺云:‘祇之为言,适也。’据韵书只是平声。”

[点评]

首章说雨中晚景,寓情景中;次章说雨霁晓景,下四句言情。诗体物细腻,摹写恰切,由此见老杜草堂生活之闲适与惬意。宋叶梦得《石林诗话》曰:“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其二之“叶润”“衣干”句,“叶润”承“雨”,“衣干”顶“晴”,亦格律森严而得体物之妙。杜公“老去渐于诗律细”,此诗即一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