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2]。江南瘴疠地[3],逐客无消息[4]。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5]。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6]。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7]?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8]。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9]。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10]。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11]。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12]!孰云网恢恢[13]?将老身反累[14]!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15]!
[注释]
[1]此诗当作于乾元二年(759)秋。时杜甫弃华州司功参军之职,举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至德二载(757)因入永王璘幕府事被捕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第二年遇赦放还。杜甫不知李白遇赦事,故有此作。
[2]已:止于。恻恻:悲凄。两句言生别比死别更令人经受感情折磨。
[3]瘴疠:指山林湿热地区流行的瘟疫。
[4]逐客:指李白。
[5]平生魂:即生魂。两句担心与李白已是生死异路。因路途遥远,李白生魂怎可找到这里?
[6]“魂来”二句:由“路远”生发。枫林青,指李白江南流放地。关塞黑:指杜甫所在之秦州。
[7]“君今”二句:由“恐非平生魂”生发。
[8]“落月”二句:就“魂来”而出。颜色,容颜。
[9]“水深”二句:就“魂返”而出,是叮咛语。
[10]“浮云”二句:由汉《古诗十九首》之“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句化出。
[11]“告归”六句:写梦中情景。
[12]冠盖:冠冕与车盖。代指达官贵族。斯人:指李白。憔悴:指困顿不得志。两句为李白之际遇抱不平。
[13]网恢恢: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句是抱怨天道不公。
[14]将老:李白时年五十九岁。
[15]“千秋”二句:言李白一定可以名垂千秋,但这已是寂寞生涯结束之后的事了。
[点评]
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命运的转折点,他选择了放弃仕途的人生道路;也是他生命中的最低点,已到了衣食无着的境地。此时此刻,他对曾登天子船、如今却系狱流放的好友李白有着最为透彻的理解、同情和思念,故而在分别十四年之后,“三夜频梦君”。诗前章说梦,多涉疑辞,恍惚莫辨;后章说梦,宛如目击,身形可触。“出门搔白首”以下数句,状李白亦是自抒胸臆,且句句应验。真正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晋人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此正当局者之心态也。而李杜身后宋代人杨万里则曰:“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见其“富贵不论年”,方以饥寒之事为小,此局外之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