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长安元年(701)] 1岁

〇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家世难以确考,一说汉将军李广之后,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先世曾流徙西域碎叶。出生于碎叶。(一说出生于蜀。)

〇贺知章四十二岁,孟浩然十三岁,王昌龄约十二岁,王维生。

〇武周大足元年,十月改元长安。

[长安二年(702)] 2岁

〇卢藏用约于是年召授左拾遗。

〇陈子昂被诬下狱,卒。

[长安三年(703)] 3岁

〇张说忤旨,流钦州。

[长安四年(704)] 4岁

〇夏官侍郎宗楚客、秋官侍郎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〇崔颢约生于此年。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 5岁

〇李白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明县(今四川江油)。发蒙诵六甲。见《上安州裴长史书》。

〇正月,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崔玄玮发动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复辟。改元神龙。十二月,武后卒,遗制去帝号。

[神龙二年(706)] 6岁

〇韦后、武三思用事,诬张柬之谋逆,贬新州卒。

〇高适生。

[唐景龙元年(707)] 7岁

〇七月,皇太子重俊等率羽林千骑诛武三思、武崇训,未遂,被杀。九月改元景龙。

[景龙二年(708)] 8岁

〇四月,修文馆增置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以善为文者充之。宗楚客为大学士,卢藏用为学士,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等为直学士。杜审言卒。

[景龙三年(709)] 9岁

〇中宗送朔方总管张仁亶、至兵部尚书韦嗣立庄,均制序赋诗。

〇刘长卿约生于此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 10岁

〇李白十岁前后诵读《诗》《书》及百家之书。见《上安州裴长史书》及《新唐书》本传。

〇六月,中宗卒于神龙殿,立太子重茂为帝,改元唐隆,韦太后临朝称制。相王李旦、临淄王李隆基举兵诛韦氏,李旦即帝位,是为睿宗。李隆基为太子。七月改元景云。

〇李邕拜左台殿中侍御史,改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

〇宗楚客以附韦太后,伏诛。

[景云二年(711)] 11岁

〇三月,睿宗女金仙、玉真二公主入道,有制各造一观。

〇天台道士司马承祯被征至京师。及还,朝士赋诗赠行,徐彦伯编为《白云记》。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 12岁

〇正月,改元太极。五月,改元延和。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改元先天。

〇杜甫正月出生于巩县(今巩义市)瑶弯。

[唐开元元年(713)] 13岁

〇七月,太平公主阴谋废帝,帝先发平叛,赐公主死。宦官高力士有功,破格命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宦官揽权自此始。

〇十一月,帝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十二月,改元开元。

〇卢藏用坐附太平公主,配流岭表。未行,卒于始兴。

〇张说为中书令,旋罢为相州刺史,坐累徙岳州。

[开元二年(714)] 14岁

〇七月,刘知几刊定《姓氏系录》二百卷。

〇九月,作兴庆宫。

〇置翰林院,招艺文术数之士以为待诏,又称翰林供奉。

[开元三年(715)] 15岁

〇李白观奇书,作诗赋,学剑术,学神仙,干诸侯。见《赠张相镐》诗、《上韩荆州书》、《感兴》诗其五。按,诗文中自言“十五”,盖泛指少年时代。《拟恨赋》、《明堂赋》、《大猎赋》似均为青少年时期所作。

〇李华出生。

〇岑参约生于是年。

[开元四年(716)] 16岁

〇睿宗李旦卒。

〇姚崇辞相位,荐宋璟自代。许国公苏颋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宋璟同居相位。

[开元五年(717)] 17岁

〇改紫微省为中书省,黄门省为门下省,黄门监为侍中。

〇七月,诏改明堂为乾元殿。

〇日本晁衡(阿陪仲麻吕)随遣唐使来长安,在太学留学卒业,为司经局校书。

〇杜甫六岁,寄居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

[开元六年(718)] 18岁

〇李白读书于大匡山(亦名戴天山),作《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往来旁郡,依潼江(梓州)赵征君蕤习纵横术,从学岁余。赵佳侠负气,著《长短经》,太白深受影响。

〇礼币征嵩山隐士卢鸿。

〇宋璟奏李邕、郑勉有才略文词,请为渝、峡刺史,从之。

〇贾至生。

[开元七年(719)] 19岁

〇李白往游成都,击剑为任侠,性倜傥,轻财好施。

〇张说为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天兵军大使、摄御史大夫、兼修国史。

[开元八年(720)] 20岁

〇李白游锦城,登散花楼,作《登锦城散花楼》诗。干谒益州长史苏颋,颋赞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见《上安州裴长史书》。其《白头吟》亦当此时作于成都。夏游峨眉山。有游峨眉山诗。

〇正月,苏颋为礼部尚书,罢知政事,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

[开元九年(721)] 21岁

〇李白与逸人东岩子隐于岷山之阳(一说青城山,一说匡山),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养奇禽千计,呼之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人以有道,并不起。见《上安州裴长史书》。

〇四月,玄宗亲自策试举人于含元殿。

〇九月,姚崇卒于东都。

〇是年,玄宗诏司马承祯制《玄真曲》、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置石柱于景龙观,命司马承祯依蔡邕石柱三体书写老子《道德经》。

[开元十年(722)] 22岁

〇李白仍巢居岷山之阳。

〇十月,乾元殿依旧题为明堂。

〇是年,张说兼任丽正殿修书使,奏请贺知章、徐坚、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六典》、《文纂》等。

〇道士司马承祯请还天台,玄宗赋诗送行。

[开元十一年(723)] 23岁

〇李白仍巢居岷山之阳。

〇正月,张说兼中书令,四月正除中书令。

〇五月,贺知章入丽正书院,修撰《六典》及《文纂》。

[开元十二年(724)] 24岁

〇李白以为士生则桑孤蓬矢射于四方,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上安州裴长史书》。于是再游成都、峨眉,而后乘舟东下至渝州。作《峨眉山月歌》。

〇是年,杜甫在洛阳,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宅,曾听李龟年唱歌。

[开元十三年(725)] 25岁

〇李白出夔门,下三峡。作《早发白帝城》诗。经荆门,至江陵,作《渡荆门送别》。在江陵遇道士司马承祯,承祯谓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白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后修定更名为《大鹏赋》)。又作《荆州歌》。复南游洞庭,为友人吴指南殡葬。

〇四月,改丽正殿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张说为学士,知院事。

〇十一月,玄宗东封泰山,张说为中书令,陪登泰山。

〇是岁,贺知章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开元十四年(726)] 26岁

〇李白游襄汉,上庐山。东下金陵,往游扬州,更客汝海。见《上安州李长史书》与《上安州裴长史书》。作《望庐山瀑布二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秋日登西灵塔》诸诗。

〇四月,张说罢相。

[开元十五年(727)] 27岁

〇李白由汝海还郧城(即安陆),居寿山。作《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故相许圉师以孙女妻之,移居安陆白兆山。

〇是年,苏颋卒。

〇王昌龄登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〇徐坚等纂《初学记》成。

[开元十六年(728)] 28岁

〇李白在安陆。游江夏、送孟浩然之扬州。作《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〇八月,张说上新修《开元大衍历》,诏命有司颁行之。

〇是年,孟浩然北上长安求仕。

[开元十七年(729)] 29岁

〇李白在安陆。安州都督马公礼遇之,并许为奇才。此前结识之友人丹丘,时亦在安陆,亲聆马公褒扬太白之语。见《上安州裴长史书》。其《上安州李长史书》或作于此时。

〇三月,张守珪等击吐蕃,大破之。

〇是年,孟浩然在京与张九龄、王维等结交,未几离长安出关。

[开元十八年(730)] 30岁

〇李白因遭谗谤,上书自白,作《上安州裴长史书》,末云“西入秦海,一观国风”。裴长史未为缓颊,白乃于春夏之交取道南阳赴长安,居终南山之松龙。在长安谒张说,识张垍(说之次子,为驸马都尉,时为卫尉卿)。又结识贺知章、崔宗之、玉真公主等。曾寓居终南山北麓古楼观玉真公主别馆。北游邠州、坊州。作《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玉真仙人词》、《邠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赠新平少年》、《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等诗。

〇八月,玄宗庆千秋节,花萼相辉楼百官献贺,作八韵诗,又作《秋景诗》。

〇十二月,张说卒,年六十四。

[开元十九年(731)] 31岁

〇李白于春日离坊州,返长安,仍寓居终南山南之松龙。作《留别王司马嵩》、《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诗。浪游长安,曾有北门之厄。为五陵恶少所困,幸遇友人陆调,告宪台援救。见《叙旧游赠江阳宰陆调》诗。在长安送友人王炎入蜀,赠以诗赋,即《送友人入蜀》诗、《剑阁赋》,其《蜀道难》亦作于此时。夏离长安,泛舟由黄河东下,寄居梁园。作《梁园吟》。秋至嵩山,憩元丹丘颍阳山居。有诗并序。暮秋到洛阳,宿龙门香山寺。作《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冬夜宿龙门觉起言志》等诗。

〇正月,宦官高力士谮死倖臣霍国公王毛仲,宦官势力自此盛。

〇五月,五岳各置老君庙。

〇十月,玄宗赴东都。

[开元二十年(732)] 32岁

〇李白在洛阳,结识元演、崔成甫。作《春夜洛城闻笛》诗。秋别元演返安陆。冬元演到安陆,同游随州仙城山。夏返安陆。作《题随州紫阳先生壁》、《送梁公昌从信安王北征》等。

〇正月,信安王李祎为河东、河北道行军副元帅,以代奚、契丹。三月,大破之。

〇是年,高适作《信安王幕府诗》。

[开元二十一年(733)] 33岁

〇李白居安陆白兆山桃花岩。

〇正月,制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贡举加《老子》策。

〇是年,刘长卿登进士第。

[开元二十二年(734)] 34岁

〇李白游襄阳,谒荆州长史韩朝宗,作《上韩荆州书》。诗有《襄阳歌》、《襄阳曲》、《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等。漫游江汉,复返安陆。

〇正月,玄宗赴东都。

〇二月,张果为银青光禄大夫,玄宗问以神仙事。

〇是年,高适自东北边陲南返宋州。

[开元二十三年(735)] 35岁

〇李白应元演之邀,偕游太原。携妓泛舟晋祠。秋日于太原南栅送人赴京应举,作《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诗有《太原早秋》、《赠郭季鹰》等。

〇正月,玄宗在东都耕藉田,大赦天下;又令官吏荐举有霸王之略的人才。

〇五月,玄宗长子李琮请于兴庆宫建龙池。

〇杜甫游吴归洛,赴京贡举,不第。

〇玄宗注《老子》。

[开元二十四年(736)] 36岁

〇李白在太原,思归南返,至洛阳逢元丹丘,因偕往嵩山丹丘居处。回归安陆。

〇七月,李林甫为兵部尚书,十一月兼中书令,张九龄罢知政事。

[开元二十五年(737)] 37岁

〇李白移居东鲁,家于瑕丘。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嘲鲁儒》等诗。

〇张九龄为李林甫所谗,贬为荆州长史。孟浩然被辟为从事。

〇玄宗爱郑虔之才,特置广文馆,授为博士。

[开元二十六年(738)] 38岁

〇李白居东鲁,游于鲁郡各县,干谒地方官吏。作《赠范金乡》、《大庭库》、《赠瑕丘王少府》、《鲁东门泛州》、《赠任城卢主簿潜》等诗。冬,结交韩準、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偕隐于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

〇六月,立忠王李玙(改名亨)为皇太子,贺知章为太子宾客。

〇是年,润州刺史齐澣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

[开元二十七年(739)] 39岁

〇李白在鲁中,时或躬耕于沙丘,时或栖隐于竹溪,时或漫游于山东各地。其游丞县(兰陵)时,有《客中行》诗。

〇二月,玄宗加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

〇四月,李林甫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

〇八月,追赠孔子为文宣王。盖嘉运袭破突骑施于碎叶城,威震西陲。

〇十月,将改作明堂。

[开元二十八年(740)] 40岁

〇李白躬耕于沙丘南陵。与张姓友人(或说张谓,或说张叔明)有诗酒之交。作《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诗。

〇是年,张九龄、韩休卒。

〇王昌龄北归,重游襄阳,访孟浩然。浩然卒。

〇杜甫游齐赵,至兖州省亲,父为州司马。

[开元二十九年(741)] 41岁

〇李白居东鲁,来往于沙丘与徂徕山之间。

〇正月,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令习老、庄。

[天宝元年(742)] 42岁

〇李白居东鲁,孟夏登泰山,作《游太山六首》。以玉真公主、贺知章之荐,秋应诏启程赴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及至长安,召见于金銮殿,供奉翰林。

〇二月,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改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

〇十月,改骊山为会昌山,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

[天宝二年(743)] 43岁

〇李白待诏翰林。春奉诏作《宫中行乐词》八首、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咏《清平调三首》。夏,玄宗泛白莲池,召白作序。与贺知章等人游,号称“饮中八仙”。十月,侍从玄宗幸温泉宫。作《侍从游宿温泉宫作》、《温泉侍从归逢故人》、《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〇正月,安禄山入朝,上宠待甚厚,谒见无时。

〇李林甫领吏部尚书。

〇十月,上幸骊山温泉,十一月还宫,留温泉三十八日。

〇十二月,贺知章因病辞官,请度为道士还乡。诏许之,以其宅为千秋观,赐镜湖剡川一曲。

[天宝三载(744)] 44岁

〇李白正月送贺知章归越,赋《送贺监归四明应制》、《送贺宾客归越》诗。贺监归越,太白失依倚,谗毁交至,世人欲杀,不复怜才。因作《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于阗采花》、《妾薄命》、《怨歌行》等诗加以辩白并借以抒愤。自知为张垍诸人所谮,不为所容,于三月上书请还山。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金放还。临行作《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初出金门咏壁上鹦鹉》、《灞陵行送别》等诗。四月过秦岭,经商州,出武关,至洛阳。作《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过四皓墓》。在洛阳与杜甫相会,旋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兄,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秋,与杜甫、高适游于梁宋,入酒垆,登吹台,游梁园,猎孟诸。作《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秋冬之际,北往安陵乞盖寰为造真箓;由高尊师如贵授道箓于济南紫极宫。作《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奉饯高尊师如贵传道箓毕归北海》、《草创大还赠柳官迪》等诗。

〇正月,改年为载。玄宗遣左右相以下于长乐坡为贺知章饯行,御诗赠行,百官奉和。

〇秋末,高适离梁宋东下,杜甫北上王屋。高、李、杜三人分手。

〇是年,贺知章卒。

[天宝四载(745)] 45岁

〇李白归鲁郡沙丘家中。秋初,杜甫自济南至鲁郡,与太白同游甚密,曾偕往鲁城北访范居士。秋末于鲁郡石门饯别杜甫。甫回东京,赴长安。此后二人再未会面。作《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等诗。

〇八月,玄宗册杨太真为贵妃,三姊皆赐宅于京师。

〇九月,奚、契丹各杀唐公主以叛,由安禄山数侵之也。

〇秋,裴敦复由刑部尚书贬官淄川,岑参作诗送行。王昌龄再贬龙标尉。

[天宝五载(746)] 46岁

〇李白卧病鲁郡家中,扶病于尧祠送明府窦薄华还西京,作《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病中怀念杜甫,作《沙丘城下寄杜甫》。秋,往访中都李明府,作《鲁中都东楼醉起作》、《别中都明府兄》诗。有南游之意,秋末启程,临行作《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南行途经下邳,作《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

〇是年,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使,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

〇宰相李林甫专权,数兴大狱,陷胜己者。

[天宝六载(747)] 47岁

〇李白南下扬州,作《题瓜洲新河饯族舍人贲》,赞齐澣之凿新河。离扬州时作《留别广陵诸公》。旋到金陵,作《登金陵凤凰台》、《金陵歌送别范宣》、《酬崔侍御》、《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复游吴越,作《苏台览古》、《越中览古》、《访贺监不遇》、《对酒忆贺监二首》、《越女词》、《采莲曲》。过剡中,登天台山。作《天台晓望》、《早望海霞边》、《登高丘而望远海》等诗。又返金陵。

〇正月,李林甫使人杖杀北海太守李邕、淄川太守裴敦复。令通一艺者皆送诣京师,以广求贤才,李林甫遏之,上表贺“野无遗贤”。

〇十月,玄宗赴骊山温泉宫,改名华清宫。

〇十一月,王忠嗣因屡奏安禄山必反,为李林甫所诬,贬为汉阳太守。

[天宝七载(748)] 48岁

〇李白寓居金陵。作《醉后赠从甥高镇》、《赠别从甥高五》等诗。秋,西游霍山,过庐江谒吴王李祗。作《寄上吴王祗》、《口号吴王美人半醉》诗。

〇四月,以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

〇六月,赐安禄山铁券。

〇十月,封杨贵妃姊二人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以杨钊(后改名国忠)判度支。

[天宝八载(749)] 49岁

〇李白还金陵。作《送杨燕之东鲁》、《寄东鲁二稚子》、《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诗。

〇六月,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拔吐蕃石堡城,唐士卒死者数万,哥舒翰加摄御史大夫。王忠嗣死。

〇是年,于逖在封丘。李颀往封丘访高适,作《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逖)》诗。

[天宝九载(750)] 50岁

〇李白在金陵,夏秋之间往寻阳庐山。有《留别金陵诸公》、《寻阳紫极宫感秋作》等诗。

〇五月,安禄山进封东平郡王,唐将帅封王自此始。杨钊赐名国忠。

〇七月,置广文馆,以郑虔为博士,虔献诗、书、画,玄宗为题“郑虔三绝”。

〇十月,安禄山入朝,献奚俘八千,杨国忠兄弟姊妹往迎于戏水。

〇秋冬间高适去封丘尉职,送兵请夷往蓟北。

[天宝十载(751)] 51岁

〇李白自金陵回东鲁家中。应鲁郡崇明寺僧人之请,作《崇明寺陀罗尼幢颂并序》。时有弃文就武之意,作《赠何七判官昌诰》诗,谓“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因拟北上幽燕,由鲁郡经泗水,入济水,至封丘。其时高适已离封丘北上,高之友人于逖接待。作《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由封丘首途北上。经相州,作《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幽居》。

〇正月,李林甫兼安北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

〇二月,安禄山兼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

〇三月,高适离蓟州,南返封丘。

〇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六万与南诏战于泸水,大败。

〇八月,安禄山与契丹战于吐护真河,大败。

[天宝十一载(752)] 52岁

〇李白北上经洺州、邯郸,稍事访游。作《清漳明府侄聿》、《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邯郸南亭观妓》、《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赠临洺县令皓弟》等诗。十月抵达幽州。于幽蓟无所作为,知此非儒生用武之地。作《幽州胡马客歌》、《北风行》、《行行且游猎篇》等诗。

〇四月,李林甫罢安北副大都护,十一月死。杨国忠兼京兆尹,五月加御史大夫,李林甫死后,复为右相兼文部尚书。

〇十二月,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充卢龙军使。

[天宝十二载(753)] 53岁

〇李白离幽州南下,经魏郡,访贵乡、昌乐,受韦良宰接待。作《魏郡别苏明府西北游》诗。南下经梁宋,至宣城。寓居于敬亭山下。作《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独坐敬亭山》、《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题宛溪馆》、《过崔八丈水亭》等诗。

〇杨国忠与安禄山有隙,厚结哥舒翰以为援,奏请封王。九月,哥舒翰以凉国公晋封西平郡王。

〇殷璠《河岳英灵集》书成。

[天宝十三载(754)] 54岁

〇李白春游金陵,夏至扬州。魏万千里相访,于广陵相遇。作《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同舟自秦淮入金陵,受江宁宰杨利物接待。此期诗作尚有《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宿白鹭洲寄杨江宁》,另有《江宁杨利物画赞》一文。离开金陵即游秋浦,与大楼山矿工为伍,参与伐木冶炼,其间曾游青阳,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诗作有《赠崔秋浦三首》、《赠秋浦柳少府》、《秋浦清溪雪夜对酒》、《清溪夜半闻留》、《清溪行》、《游秋浦白笴陂二首》、《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秋浦歌十七首》、《宿清溪主人》、《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九华山联句》等。

〇正月,安禄山入朝,太子及杨国忠皆言禄山必反,玄宗不听,加安禄山尚书左仆射。

〇二月,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为司空。

〇夏,高适为哥舒翰左骁卫兵曹,充掌书记,随哥舒翰入朝。

〇秋,玄宗在勤政务本楼殿试四科举人,策外加诗赋各一首。制举加诗赋自此始。

[天宝十四载(755)] 55岁

〇李白由秋浦大楼山转移至宣州南陵铜官山(即利国山),宿五松山,仍与采矿工人为伍。诗作有《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书怀赠南陵常赞府》、《纪南陵题五松山》、《铜官山醉后绝句》、《五松山送殷淑》等诗。新任宣州刺史赵悦于夏月莅任,太白作《赠宣城赵太守悦》诗以求助,即所谓“愿借羲和景,为人照覆盆”。赵悦引见,并假其笔作《赵公西侯新亭颂》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

〇二月,安禄山请以番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玄宗拒谏,竟许之。六月召安禄山进京,辞疾不至。十一月,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于范阳起兵,爆发“安史之乱”。十二月陷东都。

〇十二月,高适任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哥舒翰守潼关。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 56岁

〇李白于春间离开宣城,北上当涂、溧阳,拟避地剡中。作《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猛虎行》、《扶风豪士歌》、《赠溧阳宋少府陟》等诗,及《春于姑熟送赵四流炎方序》一文。然似不曾东入剡中,转溯江至寻阳庐山,隐于屏风叠。有《赠王判官时余隐居庐山屏风叠》诗。冬,永王李璘派使者三次征召,因随行至永王军中,沿江东下。作《别内赴征三首》等诗。

〇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

〇六月,哥舒翰兵败,潼关失守,玄宗仓皇奔蜀,马嵬兵变,杨贵妃缢杀,太子北走灵武,翌月即帝位,是为肃宗。玄宗次普安时,以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永王领四道节度都帅,控制长江下游。

〇十二月,永王镇江陵,麾师东下。高适以谏议大夫出任广陵长史、淮南节度兼采访使,讨伐永王。

[至德二载(757)] 57岁

〇李白随永王水军东行至丹阳,作《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等诗。永王兵败,太白自丹阳南奔,避地舒州太湖司空原。旋入寻阳狱,上书求援,江南宣慰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之雪冤,秋间获释。宋若思辟为参谋,并上书荐之。作《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之文与诗。秋病于宿松,作《赠张相镐》诗,向张求援,未果。冬定罪长流夜郎。

〇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

〇二月,永王李璘兵败于丹阳,南奔被杀。

〇十月,肃宗自凤翔还京,遣韦见素入蜀迎玄宗;十二月,玄宗还至长安。改郡为州,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长安为中京。

[乾元元年(758)] 58岁

〇李白流夜郎,自寻阳首途。其妻弟宗璟送至乌江。春夏之交经西塞驿,夏至江夏,秋后上三峡,南溯涪陵江至夜郎。作《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题江夏修静寺》、《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并序》、《赠郑判官》、《留别龚处士》、《流夜郎题葵叶》、《放后遇恩不沾》等诗。

〇二月,改元为乾元,复以载为年。

〇五月,张镐罢相,出为荆州长史。

〇十月,册立太子俶,更名豫。

[乾元二年(759)] 59岁

〇李白在夜郎。春,作《南流夜郎寄内》,有“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又作《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诗。三月,遇赦,由涪陵江顺流北行入江出夔门,经巫峡,登巫山古阳台,宿江边。作《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宿巫山下》、《我行巫山渚》(古风其五十八)等诗。夏,至江夏,流连至秋,往游洞庭,与李晔、贾至同泛舟洞庭。荆州乱后,曾赴零陵。在零陵遇怀素。作《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尅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草书歌行》等诗。

〇正月,史思明自称大圣燕王于魏州。四月自称皇帝。

〇九月,康楚元、张嘉延作乱,袭破荆州。

[上元元年(760)] 60岁

〇李白春返洞庭,旋赴江夏。作《江夏赠韦南陵冰》、《鹦鹉洲》、《天马歌》等诗。秋间至寻阳,登庐山,宿东林寺。有《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冬在建昌。作《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诗。

〇闰四月,改元上元。史思明入东京。

〇七月,高力士配流巫州。

〇十一月,李光弼拔怀州。

[上元二年(761)] 61岁

〇李白流落江南,在金陵一带艰难度日。李光弼出镇临淮,白请缨入幕,因病半道而还。冬间往依当涂令李阳冰。作《江南春怀》、《赠升州王使君忠臣》、《献从叔当涂宰阳冰》等诗。

〇三月,史朝义杀其父思明,即帝位。

〇五月,李光弼拜太尉兼侍中,充河南副元帅,出镇临淮。

〇九月,李光弼破史朝义于许州。去“上元”年号,但称元年。以十一月为岁首。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 62岁

〇李白在当涂养病,临终前将平生著作手集尽付李阳冰,求为作序。即所谓《草堂集》。十一月,病逝于当涂,殡于龙山,后范传正移葬青山。有绝笔诗《临终歌》。

〇四月,玄宗卒,肃宗卒,太子即位,是为代宗。改元宝应,以建寅为正月,如旧。

〇八月,台州人袁晁起义,陷浙东诸州县。

〇十二月,李光弼败袁晁于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