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巴东三峡时[2],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3]。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4]。黄金师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5]。我似浮云滞吴越[6],君逢圣主游丹阙[7]。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蜀僧晏:事迹不详。中京:指长安。至德二载十二月改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长安为中京。上元二年中京复曰西京。
[2]巴东:泛指古巴国之东,含今云阳、奉节以东。三峡在其中,故称“巴东三峡”。《巴东三峡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黄鹤”二句:写与蜀僧相遇于江夏。黄鹤楼,在江夏黄鹄矶。故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峨眉客,指蜀僧晏。
[4]秦川:秦之故地,约包括今陕甘两省。
[5]师子乘高座:《大智度论》七:“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师,通“狮”。麈尾:俗称拂尘。晋人谈玄多执玉柄麈尾。《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肃,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二句悬想蜀僧晏在长安上座说法。
[6]“我似”句:化用曹丕《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所谓“浮云滞吴越”,乃喻指自己滞留江夏。吴越,指“吴会”,切“浮云”。以押韵故改“会”为“越”。均指今江浙一带。
[7]丹阙:指长安宫阙。
[点评]
本篇为送行诗,当是在江夏送蜀僧晏入长安。僧居蜀之峨眉,因题曰“峨眉山月歌”。以峨眉山月发端,复以峨眉山月收束。其间以月为线贯联首尾,月照三峡,月照黄鹤楼,月照秦川,月照峨眉,无往而非月。严沧浪曰:“回环散见,映带生辉,真有月映千江之妙。”(《严羽评点李集》)可谓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