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就是天命(1 / 1)

孔子这一生 鲍鹏山 5023 字 3个月前

孔子在和弟子们切磋学问、畅谈人生中,不知不觉,迎来了他的天命之年。

《论语》里,孔子两次直接谈到“天命”。并且把它和君子的基本修养结合在一起。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1]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

我们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其实,孔子所说的天命:第一,它客观存在;第二,它不但不是迷信,还是正信。

那么,孔子的“天命”,到底有什么内涵,我们现在不能确切地知道。但是,大致应当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方面是指,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命运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先我们而存在,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

比如,我们生在地球上,生在中国,这就是天命。我们生而为人,这也是天命。

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有这样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也是天命。

这一切,都是我们必须认知和认同的,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的。

接受了这些之后,我们还得尽相应的责任,这就要讲到天命的主观方面了。

主观方面是指,天命包括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的出处穷通等丰富的含义。

也就是说,能认识到人是有道德使命的,即人不仅是一个道德的存在,从而区别于一般动物;而且,人还负有建设道德世界的责任。

所以,按照孔子的理解,他的“知天命”的“知”,不仅是指“知晓”“认知”,更是“履行”,是“知行”的合一。

具体地讲,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我们必须认知天命。

认识到天命确实存在。人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托,在一定的凭借中发展。而且,生而为人,必须有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从推卸,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第二点,我们必须敬畏天命。

敬畏这些命定的先天的一切,而不是嫌弃这些。这是敬畏心。

那么,敬畏天命,会不会导致我们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呢?不会。因为天命本身包含了我们主观上的努力,尤其是包含了我们必须承担的道德责任。

第三点,我们必须履行天命。

知天命即是知“使命”。在认识到并敬畏这既定的人生依托的前提下,也能认识到人作为万物之长,这也是天命力量的一部分,天意表现在个体身上,就是个体的历史使命,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历史使命感。从而顺应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乘势而为,百折不挠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所以,敬畏天命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和义无反顾的人生。也就是说,知天命不仅使我们有敬畏心,还赋予我们进取心。

认知天命,是仁;

敬畏天命,是礼;

履行天命,是义。

所以,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

什么叫“由之”?什么叫“行”?就是顺应天道,履行天道。

如果说,《论语》开篇第一则是孔子不惑之年的宣言,那么,下面这一则就是他知天命之年的宣言。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4]

孔子感慨:“没有人了解我啊!”好像有一丝寂寞,其实是大欣喜。

“莫我知也”者,不是遗憾之言,而是得意之言。为什么?因为后面回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上达天命,下行天道(也是自身的人间使命),此种境界之上,只有与天地晤对了。

孔子知天,天知孔子。

只能与天地晤对,当然有寂寞。能与天地晤对,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一个知天命的人,具有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

说得极端一点,人的精神力量的来源,就是对天命的认知、敬畏与自觉履行。

一个只有自我功利盘算和追求的人,只有欲望的力量,而不可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知天命的孔子,有着哪些精神力量。

第一,天命赋予孔子义无反顾的使命感,是孔子精神力量的来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5]

子路在石门(曲阜外城的城门)住了一夜。早晨负责开启城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儿。”这人说:“是那个明知不可能成功而仍要坚持去做的孔氏吗?”

钱穆《论语新解》释此章曰:

孔子之知其不可为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不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不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

人接受自己的命运,不是消极和被动的,更不是指一切听从命运安排,自己袖手旁观,束手无策,随波逐流。恰恰相反,是指对于自身命运的义无反顾地担当:既然这份重担是自己的命,那就无怨无悔地担当它,任劳任怨地完成它!

俗人常常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愚蠢。其实,孔子已经“知其不可”,何来愚蠢?已经“知其不可”却又“一意孤行”地“为之”,这就显示出一种伟大的、绝不平庸的、孤绝的人格与精神。这是一种古典的、悲剧式的崇高,是人类精神超绝一切生物之上的证明。有此精神,人才可能由凡入圣,优入圣域。

现在很多人一定要证明孔子其实不过是个凡人,没错。但是,孔子已经即凡而圣,终究是个圣人!有几个凡人能够“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凭这一点,孔子就把绝大多数“凡人”——包括那些力证孔子“不过如此”、对孔子缺少足够敬意的学者——远远抛在后面。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精神的定评。

第二,不怨天,不尤人。

此前我们说过,孔子的学生公伯寮对季孙氏说子路的坏话,导致子路失去职务,导致季孙氏对孔子失去信任,对孔子在鲁国的失败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当子服景伯把这事告知孔子,并说凭他的力量可以把公伯寮的尸首摆到大街上示众的时候,孔子说:“我的道能得到实现,是天命;我的道将被废掉,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

孔子的意思是:既然人有天命,人在人生旅途中所碰到的一切,无非天命的一部分。公伯寮何尝不是我命中注定要碰上的呢?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怨他呢?那是我的命啊!

天命让孔子通达、宽容,善待一切,包括自己的对手。

第三,淡泊宁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7]

什么叫“不义而富且贵”?就是无视天命强取富贵;什么叫“不以其道得之”?就是不合天命非法得之。

富贵如果是我们的命,得之,好。

贫贱如果是我们的命,受之,也是好。

粗茶淡饭喝凉水,如果是命,何碍我们的欢乐?

肥马轻裘享富贵,如果不是命,又何益于我们的欢乐?

君子的天命是:居仁由义。[8]

如果世道好,居仁由义就会富贵,那真是大幸福,我们笑而受之。

如果世道不好,居不仁由不义才能得富贵,那真是大不幸,我们就笑而却之。

君子有仓促急迫之时,有流离困顿之时,但君子既然承担了安顿天下的使命,他就必须永远与“仁”同在。

这就是知天命!

孔子告诉我们:“我的道德使命、历史使命是‘仁’,走在这条道路上,造次也好,颠沛也罢,我义无反顾,奋然前行!”

奋然前行的孔子,随着天命之年的到来,将履行一项新的人间使命。

从三十七岁一直到五十岁,这十四年的时间,孔子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他主要的精力放在办学上,教学生。当然,教学相长,他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孔子后来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与“大成”相对的词叫“小成”。“小成”就是学会了一门技术、一项技能。什么叫“大成”?就是人格精神的修养臻于完善的境界。

所以孔子这十四年,“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9]。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

但天下汹汹滔滔,礼崩乐坏。而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他的期待越来越大。孔子不出,于苍生何?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0]

有人问孔子:“你老先生为什么不从政?”

孔子笑着说:“哪里哪里,我这样做,也是为政。”

有根据吗?有。《尚书》上说:“孝啊,悌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这不就是从政吗?

孔子后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极大,但这种影响不是来自他的从政实践,而是通过他的思想去影响政治,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都受他的影响,我们难道能说孔子不从政吗?他不仅在他那个时代从政了,可以说,直到今天他还在从政。

孔子一直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存在。法国哲学家萨特就讲过:“伟大的历史人物由于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他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这话讲得非常好。在当今社会中,孔子只是一个缺席的人。

但是,他同一时代的人还是希望他为那个时代做些具体的事,尤其是在礼崩乐坏之际。

他的学生开始着急。

先师孔子行教像

孔子为鲁司寇图轴

孔子燕居像

本书收录《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作为插图页,共36张。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是反映孔子一生行迹的连环画,主要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亦兼采《孔子家语》《论语》和《孟子》等。

《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构图精练,造型传神,不但反映了孔子的伟大思想,而且能使世人知晓孔子的善德懿行、人文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崇仰之意。

1. 尼山致祷图

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尼丘山上祈祷后,于第二年(前551年)九月二十八日生下孔子。因颜徵在在尼丘祈祷,且孔子的头型酷似尼丘山,中间低,四周高,故孔子名丘字仲尼。

2. 麒麟玉书图

孔子出生前的一天夜里,突然有一头麒麟来到孔子家中。麒麟口衔玉书,上面写道:“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十分惊讶,把一根彩色的绣线系在麒麟的犄角上表达谢意。两天后,麒麟离去。颜徵在怀孕十一个月后生下了孔子。

3. 二龙五老图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传说孔子出生当晚,有两条龙从天而降,绕护着孔家,还有五位神仙降临孔家庭院。

4. 钧天降圣图

孔子出生时,母亲颜徵在在房中听到天上有仙人奏乐,还听到空中有人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传说孔子生下来就与凡人不同,身上有四十九处特别的地方,胸前还有文字,写道:“制作定世符。”

5. 俎豆礼容图

孔子小时候与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时,常常陈列俎豆等各种礼器,模仿祭祀时的礼仪动作。与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也纷纷效法,他们的做法很快就名闻列国。

6. 职司委吏图

孔子长大后,担任季孙氏的委吏(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孔子做事认真,称量、算数、记账都很准确。

7. 命名荣贶图

孔子十九岁成婚,第二年生一子。鲁昭公听说孔子生了孩子,马上派人给孔子送来一条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因获得君主的馈赠,十分荣幸,决定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8. 职司乘田图

孔子曾担任过季孙氏管理牛羊的乘田吏。其间,他养殖的牲畜繁殖兴旺。

9. 问礼老聃图

孔子和南宫敬叔一齐到周朝王城洛邑向老子求教问礼。老子曾经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和记载历史的柱下史,精通礼仪制度,因此孔子专门向老子求教问礼。

10. 在齐闻韶图

孔子三十五岁时,到了齐国,和齐国太师谈论音乐,听了传说舜作的乐曲《韶乐》,沉醉其中,以至于三个月吃饭尝不出肉的味道来。

11. 晏婴沮封图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有关治国的问题,孔子回答道:“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齐景公听了很高兴,准备把土地分封给孔子,却被晏婴劝阻。孔子于是离开齐国。

12. 退修诗书图

孔子四十二岁时,鲁定公当政,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开始专政。因此孔子不求做官,退闲在家,专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孔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3. 夹谷会齐图

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国君会于夹谷。孔子担任礼相(礼仪总指挥),陪同鲁定公赴会。会盟时,齐景公想用武力劫持鲁侯,孔子识破了齐景公的阴谋,齐景公只得令人赶快离开。盟誓之时,齐国以献乐助兴为由羞辱鲁定公。孔子借周公礼法严厉斥责齐景公,迫使齐景公严惩乐人。

14. 归田谢过图

夹谷会盟后,齐景公责备大臣:“鲁国人用君子之道辅佐国君,你们却用落后的夷狄之道辅佐寡人,让我得罪了鲁国的国君。”于是齐景公归还了从前所侵占的土地,以此来向鲁国道歉。

15. 诛少正卯图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晋升为大司寇并代理鲁相。孔子诛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社会秩序良好。

16. 因膰去鲁图

鲁君中了齐人的计,沉迷于女乐,怠惰于国事。孔子于是辞去官职,开始周游列国。

17. 女乐文马图

齐国听到孔子正在代理鲁相的消息,害怕鲁国一旦强大起来,首先会来吞并齐国。于是齐国采用大夫黎弥的计策,挑选了美貌的女子,让她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起舞,并挑选了一百二十匹马,一齐送给鲁君。

18. 匡人解围图

孔子离开卫国将要到陈国去,经过一个叫匡的地方。鲁国的阳虎曾经杀害过匡人,而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匡人听说孔子来了,误以为是阳虎,囚困了孔子五日。孔子随后派了一个跟随他的人到宁武子那里称臣,然后才得以离开。

19. 丑次同车图(一)

孔子离开卫国,到了蒲地,一个多月后又返回卫国。一天,卫灵公和夫人南子同坐一辆车,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随他们。

20. 丑次同车图(二)

孔子不满卫灵公的行为,说:“我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喜爱道德胜过喜爱美貌。”于是孔子离开了卫国。

21. 宋人伐木图

孔子离开曹国到达宋国,他与弟子们在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杀了孔子,就砍掉了大树。孔子的弟子们说:“我们得赶快走了。”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承道德的使命赋予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22. 楛矢贯隼图

孔子到达陈国,住在司城贞子家中。过了一年多,有一天,有一只隼落在陈国的宫廷中死了,楛木做的箭贯穿了它的整个身体,箭头是石头做的,箭长一尺八寸。陈湣公问孔子,孔子说:“这是肃慎部落的箭。从前周武王伐纣灭商,把肃慎部落的箭分给陈国。”陈湣公听了,让人到仓库中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23. 适卫击磬图

孔子经过蒲地来到卫国,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击磬,有个背着草筐的人路过,说道:“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然后又说:“把磬击得硁硁响,但自己却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却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走过浅水时,提起衣服可以避免打湿;蹚过深水时,提起衣服也不能避免打湿。”孔子说:“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就不难了。”

24. 学琴师襄图

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好多天都没有学习新的曲子。直到某天,孔子说:“我体会出写这首曲子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深邃,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这样!”师襄离开座位,拜了拜孔子,说:“我的老师说过,这是《文王操》。”

25. 灵公问阵图

孔子回到卫国。一天,卫灵公问孔子军队如何排兵布阵。孔子回答道:“我没有学过排兵布阵。”第二天,卫灵公和孔子交谈的时候,看见一只大雁飞过,他抬头仰望大雁,目光完全不在孔子身上。于是孔子离开了卫国,又回到了陈国。

26. 临河而返图

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想往西去见赵简子。到了黄河边,孔子听说了窦鸣犊、舜华被赵简子杀害的消息,感叹赵简子的忘恩负义,于是毅然返回。

27. 在陈绝粮图

楚国派人聘请孔子。孔子此时在前往陈国的路上,蔡国的大夫们担心他被楚国重用,于是派人把孔子一行人围困在野外。弟子们饥馁交加,孔子却神色平静地给大家讲学。

28. 子路问津图

第二年,孔子从陈国前往蔡国,又从蔡国前往叶地。孔子离开叶地回到蔡国,在路上遇见长沮、桀溺两人并肩耕田,孔子叫子路前去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桀溺劝子路归隐田园。

29. 子西沮封图

楚昭王想封地给孔子。楚国的令尹子西对楚昭王说,孔子弟子才能出众,怕孔子尾大不掉,劝楚昭王打消了念头。于是孔子从楚国返回了卫国。当时是鲁哀公六年,孔子六十三岁。

30. 作歌丘陵图

孔子六十八岁,在卫国。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派人携带礼物请孔子回到鲁国。在路上,孔子作丘陵之歌抒发感慨。

31. 删述六经图

孔子回到鲁国,鲁国并没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求做官,于是序《书》、传《礼》、删《诗》、正《乐》、序《易》,详细解释了《彖辞》《系辞》《卦》《文言》。孔子的弟子有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32. 跪受赤虹图

孔子著作完成后,进行了斋戒,面向北斗星的方向拜了又拜。忽然有一道红色长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上面刻着文字。孔子跪拜并接住了它。

33. 西狩获麟图

鲁国人打猎,打死一头异兽,孔子认为是麒麟。麒麟是仁兽,只有天下有道时才会出现。而现在天下无道,麒麟出现却被杀害,孔子于是停止了鲁国史书《春秋》的编写。

34. 梦奠两楹图

孔子病重,子贡拜见。孔子背着手拖着手杖,悠闲地在门外散步。孔子唱道:“泰山就要塌了吧,梁木就要坏了吧,哲人就要枯萎了吧。”七天后,孔子去世。当时孔子七十三岁。

35. 治任别归图

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都城以北的泗河边上,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服丧结束,大家离去又各尽哀思。只有子贡在墓旁搭了一个小房子,守墓六年,然后才离开。孔子的弟子们和其他鲁国人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

36. 汉高祀鲁图

鲁国每年都祭拜孔子,孔子故居后来就改成庙,用来收藏孔子生前穿过的衣服,戴过的帽子,使用过的琴、车子、书籍等,直到汉代,二百多年间没有废弃。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还曾用牛羊猪三牲俱全的太牢礼祭祀过孔子。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11]

子贡善于说话,是言语科的高才生,是杰出的外交家。子贡又善于经商,是成功的商人。你看他和老师说话,既像外交辞令,又像商业谈判:“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入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

孔子还是笑着说:“卖它啊,卖它啊。我是在等待一个识货的商人呢。”

也是外交辞令加商业用语。

师生二人,莫逆于心。

但是,识货的商人在哪里呢?

这个商人马上就出现了。不过,不是一个正经货色,虽然开价很高,也还是不能明珠暗投。

什么货色呢?说起来有点滑稽,竟然是他最为反感的乱臣贼子,而且,还是三十多年前把他从季氏家门口赶出来的那个阳货。

此时的阳货通过控制季氏进而控制了鲁国的大权。但作为一名家臣,他这种不择手段所取得的大权,使他心里很虚怯。所以,他想培植自己的势力与群众基础。有着极大声望与影响的孔子便是他首选的拉拢对象。他先放出风声,想让孔子去见他。但孔子装作不知道,不去见,他没办法。

但是,诡计多端的他,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打听到孔子不在家,便给孔子家送去了一只蒸熟的(孟子的说法)小猪。按那时的规矩,大夫给士送礼物,如果士不在家,没能当面接受并拜谢,就要回拜大夫。阳货就是要用一只蒸熟的小猪来换得孔子的回拜。

阳货精于算计,但孔子也不傻。孔子回到家,看到这只小猪,就明白阳货的意思了。怎么办?操斧伐柯,其则不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便假装去拜见。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说是巧得很——孔子竟在路上遇到了阳货!

阳货此时权势显赫,说话也很霸道:“过来!我对你说!一个人收藏自己的才能而听任国家混乱,那叫仁吗?”

——道理很正派,孔子无奈,只好说:“不可。”

——“那么,一个喜欢从政的人,却屡次错过机会,能叫智吗?”

——也对。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那你还等什么?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已经是五十岁的人啦!还不快到他那儿去报到!

阳货这时已是图穷匕现了。

孔子只好虚与周旋:“好吧,我准备去。”[12]

由此可见,阳货一心要逼孔子出来做官,帮他做事,他的每一句话都咄咄逼人,而孔子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敷衍。一个急切而带威逼色彩;一个懒洋洋而很无奈,却又不能公开决裂。阳货极刚,孔子极柔,极刚遇极柔,竟让阳货的拔山之力无处施放。孔子没有冒犯他,没有拒绝他,他还能怎样?看起来是阳货处处占上风、得寸进尺,孔子是处处退守、步步为营,但到最后,阳货大约只能悻悻而退,而孔子则迤迤而还。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呢?

阳货此时是真的想请孔子出山。但是,他自己可能没想到,或者不愿承认的是:孔子不出山,正是因为他。

阳货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的才干与见识确实在定公、“三桓”之上。只可惜他的身份只是一个陪臣,不可能有高远的政治眼光与理想。而孔子又是维护贵族统治并有着伟大的政治理想的,所以两者无法合作。

阳货很有胆识,深受季氏信任,逐渐把持了季氏家室的权柄。鲁定公五年,季平子死,其子季桓子新立,阳货发动政变,囚禁季桓子,逼迫他出让执掌国政的大权。从此,阳货挟季氏以命鲁侯,实际上掌握了鲁国大权。

次年,阳货与鲁侯、“三桓”盟于周社,与国人盟于亳社,诅于五父之衢,又取得了“陪臣执国命”的合法地位。自此,这位出身微贱的季氏家臣,凭借自己的狡黠与权谋,一时成为鲁国的主宰,以至于鲁国人都得服从他,违背他就相当于寻死。

孔子很感叹阳货得志,很惋惜“三桓”政治势力的衰落。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3]

春秋后期,周天子已失去了控制天下诸侯的能力,各诸侯国各行其是,还互相攻伐。比如鲁定公就不听周天子的。可这些诸侯又怎么样呢?也往往大权旁落,比如鲁国国君的大权就落到了季氏等大夫手里。大夫又怎样呢?也有很多不能自己做主了,因为家臣控制了他们,如季氏就被家臣阳货控制了。

天子管不了鲁君,鲁君要听季氏的,季氏又要听阳货的……在孔子看来,这是国家政治权力秩序极度混乱的表现,其结果便是天下大乱,国破家亡。

孔子既痛恨“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当然不会阿附阳货,况且此人在三十年前还侮辱过他。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年前孔子主动投靠,却被赶出;三十年后阳货一心拉拢,孔子却敬而远之了。

想起来也很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孔子这位最讲究政治秩序正当性、最讨厌乱臣贼子、最反对“陪臣执国命”的人,偏偏是这样的人——阳货对他最早发出了邀请执政的信号。

后来,阳货的同党、担任季氏费邑宰的公山弗扰,以及晋国大夫范氏、中行氏的家臣佛肸这些乱臣也都向他发出邀请信号,希望他出山。而真正统治各国的各路诸侯,却对他熟视无睹。

这真是具有讽刺意味啊。

但孔子最终在鲁国的出仕与这个阳货有极大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阳货权力欲极度膨胀,他要取代“三桓”:杀掉季氏的现任家长季桓子,另立比较听话的季寤;杀掉叔孙氏的现任家长叔孙武叔(叔孙州仇),换上更听话的叔孙辄;而孟孙氏,干脆不另立他人,直接杀掉孟懿子。

权欲如同体内的毒瘤,如果不切除它,它就会在体内疯长,最后吞噬自己。阳货就这样被自己的权欲吞噬了。最后,阳货谋反失败,逃到齐国。他把鲁国的汶阳、郓、龟阴之地献给了齐国,算是给齐国的见面礼。

阳货事变,给了“三桓”极大的震动,他们的家臣不仅要夺取权力,而且直接要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第一次认识到“陪臣执国命”,不仅是执了国命,甚至是要他们的命,对国命他们可以不关心,但他们不能不关心自己的命。现在阳货之变侥幸平息了,但谁能保证不再出现第二个阳货?况且阳货的同党公山弗扰、叔孙辄等人仍占据费邑,一旦机会成熟,谁能保证他们不反叛?其他权势很大的家臣如叔孙氏手下的公若藐、侯犯,还有此次参加平叛的且有大功的孟懿子手下的公敛处父,会不会在羽毛丰满之后,再变为第二个阳货?

其时,他们终于认识到反对“陪臣执国命”的孔子,想起了孔子的忠告,意识到孔子的政治头脑与敏锐眼光对他们执政鲁国的重要性。他们终于想借重孔子来缓解政治危机了。

孔子一生中难得的政治机遇终于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