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齐景公奢靡胡闹,手下还有梁丘据、艾孔这样的谄谀之臣。那么,孔子如何面对这样的君臣呢?
齐景公声色犬马,生活奢靡,经常胡作非为。所以,孔子就觉得这个国君做得实在不像国君的样子,缺少国君应该有的庄重、威严,缺少国君应该有的道德品质。
所以,有一次齐景公问孔子:“好的政治应该是怎样的呢?”孔子给了他八个字: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
这八个字这样排列,实际上有两种理解,两种翻译。
一种就是按照字面来说,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父亲做得像父亲的样子,儿子做得像儿子的样子。这样的理解没问题。
但是我们知道古汉语非常简略,往往省略了一些承接的关系,所以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理解为前后因果关系。如果加上这样的因果关系,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
首先国君做得像国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子做得像臣子的样子,国君做好在前,臣子做好在后。
父亲首先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然后才能有资格得到子女将来的孝顺。
我觉得这样来理解孔子的话可能更准确一点,因为孔子确实在很多地方一直强调强者的道德,而不强调弱者的道德。他总认为在上者应该先做好,然后才有资格要求下面的人做好。
孔子这话,显然与他当时的感受有关,孔子明显是在告诫齐景公做国君要像个国君的样子——也就是说,他现在实在不像个样子。
但是,齐景公只想到让别人好好做臣子,自己的国君做得怎样,他倒不介意。
孔子还有一个“七教”理论。
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教。七教者,治民之本也。”[2]
什么意思呢?就是上面敬老,下面才孝;上面尊长,下面才悌;上面散财乐施,下面才宽厚待人;上面亲近贤才,下面才选择良友;上面爱好德行,下面才不隐瞒实情;上面厌恶贪腐,下面才耻于争夺;上面廉洁谦让,下面才讲究节操。
一切都取决于上面!
所以,孔子下面接着说: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是故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忠而士信,民敦俗璞,男悫(què)而女贞,六者,教之致也……。[3]
上面的人是人民的表率啊!下面好不好,全看上面啊!
孔子晚年时,季康子曾经问孔子一个问题:“我如果把那些无道的人杀了,然后逼着百姓去走正道,怎么样?”
孔子的回答是:“子为政,焉用杀?”
你搞政治,怎么会用得着杀人这种手段呢?“子欲善,而民善矣。”你自己如果做得善,老百姓就会善。
接下来,孔子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
君子的道德就像风一样,人民的道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所以草往哪个方向倒,责任不在草,而在于风。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怎么样,道德水平如何,道德风气如何,责任不在人民,而在于统治阶级。
有一次,季康子觉得鲁国强盗很多,很忧虑,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的回答是:“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为什么有那么多强盗?是因为你自己骨子里也是这种人!你也贪婪!你也是侵夺他人、侵夺国家的大盗!假如哪一天你自己不强占人民的财产了,那么人民也就自然会变好了,责任还在你身上,不在人民身上。
孔子曾经讲过一句话,非常好,可是我们一般的理解都错了,或者是理解得很肤浅。哪一句话呢?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讲得好,但是我们一般人是怎么理解的呢?很肤浅的理解是:君子讲义,小人讲利。
好像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的表扬,对小人的批评。甚至作为一种标签,讲利的都是小人,讲义的才是君子。
实际上,孔子的原话不是这个意思。
首先,“君子”在这里不是指道德上的好人,而是指地位高的人;“小人”在这里也不是指道德上的坏人,而是指下层人。
“喻于”就是告知、说服的意思。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君子,要用义来说服他、要求他;对小人,要用利来引导他、鼓励他。对君子,告诉他义在哪里;对小人,告诉他利在哪里。
道德出了问题,责任在哪里?在上层。要和谁讲道德?要对谁要求道德?对上层。跟普通老百姓,告诉他利在哪里就可以了。
上层人要承担道义,下层人要关注权利。
不对普通百姓讲仁义道德的大道理,这是一个读书人的良知。
实际上——
苛上不责下,孔孟之政道。
律己而宽人,孔孟之友道。
孔子对齐景公印象非常不好,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齐景公对孔子的印象倒是相当好,甚至准备把齐国的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这对孔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在鲁国那边已经不好待了,跑到这儿来,如果有这样的待遇当然很好,至少可以安身立命。可是,齐景公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这个人是谁呢?
诸位绝对想不到,这个人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子晏婴。
晏婴这个人,孔子对他的印象是相当好的,可是晏婴对孔子的印象却非常不好。孔子喜欢的人不喜欢孔子,孔子不喜欢的人倒挺喜欢孔子。
晏子去世以后,孔子还说过一句话:“晏子这个人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跟晏婴打交道也就是两次:一次是晏婴到鲁国去,孔子参与接见,这个时间应该很短,不会交往很久。第二次就是在齐国这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对晏婴是越交往越尊敬他。但是,不幸的是,偏偏晏婴对孔子印象不好。
所以当齐景公准备把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的时候,晏婴首先起来反对。他说:“像孔子这样的儒家,能言善辩,不是法律能管得住的。他们傲慢、自大,也不是一个做下属的好人选。他们讲究厚葬,靡费钱财,也不能成为齐国的风俗。他们周游列国,追求做官,也不大靠得住。”
他跟齐景公讲了这么一番儒者的坏话。实际上,晏婴讲的这些,确实是那个时代一般儒者的基本特点。在孔子之前,甚至在孔子的同时,一般的儒者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知识很琐碎,礼节很琐碎,然后人就很猥琐。所以儒者整体的形象不好。
但是晏婴没有明白,孔子的儒者已经是新儒者了,已经不是此前的“小人儒”,而是“君子儒”了。以孔子为代表的新儒者,是铁肩担道义,泛爱众而亲仁,完全是新的社会面貌了。
但是,我们无法要求晏婴意识到这一点。由于晏婴的反对,齐景公也就只好取消他封赏孔子的计划。
晏子是齐国的老臣,相传个子很矮,身高不足六尺。孔子个子很高,九尺六寸,所以晏子站在孔子的身边,差距太大了,孔子比晏子高了三分之一还多。所以这一高一矮的两个人,高的倒是挺喜欢矮的,矮的却偏偏不喜欢高的。用孔子的话说,这也是命吧!
从此以后,齐景公对孔子也就比较冷淡,甚至到最后暗示孔子:“我老了,不能再用你了。”这话说白了,就是让孔子走。
孔子就只好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而且据说这一次离开齐国还走得非常紧急,本来米都已经淘好下锅准备煮饭了,突然之间决定要走,把米从水里面捞起来,稍微晾干一点,带上就走。有人说很可能是在齐国遇到了紧急情况,齐国的一些大夫要谋害孔子。
孔子三十五岁到齐国,在齐国待了一年多,又回到了鲁国。
此时,孔子三十七岁,他的不惑之年就要来了。
孔子回到鲁国后,在接下来的十四年里,他就干了一件事:教书育人,很多人也登门来向他请教问题,他几乎快成了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他都知道。那么,他说的四十不惑,是指他什么都知道吗?
显然不是。因为,孔子不可能回答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有问题。
那么“不惑”是什么意思呢?
不惑不是说什么都知道,什么知识都难不倒他。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不可能具备所有方面的知识。
孔子高明,不是指他知识多,而是他判断力强。
一个人的境界,不取决于他知识面有多广,而是取决于他的认知的能力有多强。
也就是说,不取决于他知识的宽度,而是取决于他精神的高度和深度。
所以,不惑的意思——
一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再动摇。
二是对世间的林林总总、光怪陆离都能做出价值判断,判断其是非、善恶、美丑。
在《论语》及汉代编纂的各类有关先秦的典籍里,孔子几乎是一个百事通。各个学生、各路诸侯、各家贵族以及其他一些莫名其妙的各色人等,有了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都来向他讨教。
既然孔子成了圣人,也就承担起了释疑解难的社会责任。孔子确实有本事,也很自觉,一般情况下,他还真是做到了有问必答,就像他自己说的“未尝无诲焉”。哪怕一时“空空如也”,手头并无现成答案,他也会尽量使问者满意。
季桓子在家里面挖井,从土里面挖出来一只羊。这挺奇怪,土里面怎么挖出一只羊来?他就派人问孔子这是什么东西。并且,季桓子还耍了一个小心眼儿,他让使者去问孔子的时候别说是羊,说是狗。这个人跑去跟孔子说:“我们家主人挖井,竟然从里面挖出一只狗来,那是什么动物啊?”孔子说:“那应该是羊,不应该是狗。”
这就让大家很佩服:骗都骗不了孔子。
吴国进攻越国,把越国打败以后,在拆会稽城墙的时候,发现了一截非常巨大的骨头。这个骨头放到车里面,正好装满了一个车厢,什么动物有这么大的骨头呢?他们搞不明白,就专门派人去问孔子。问者说:“什么骨头最大啊?”
孔子说:“防风氏的骨头最大吧。当初大禹在会稽山上大会诸侯,防风氏迟到,大禹生气就把他杀了,他的骨头有多大呢?能够装满一车厢。”
这个吴国的使者又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孔子说的和吴国在越国城墙里发现的骨头无不吻合。
孔子在陈国。有一天,天上一只大鸟掉下来了,这只鸟的身上中了一支箭,一尺八寸长,木杆做的箭杆,石头做的箭镞。陈国国君陈湣公就拿着这支箭来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啊?”
孔子一看,说:“这只鸟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的啊。周武王灭商,打通了通往各地少数部落的通道,于是很多边远地区的少数部落都给周武王进贡。黑龙江这个地方有一个部落叫肃慎氏,他们进贡的特产就是用木杆做箭杆,用石头做箭头的箭。周武王把这种箭送给自己的长女,作为陪嫁带到了陈国。你们到国库里面去找一找,应该还有。”
陈湣公马上让手下的人到国库里去找,还真找到了。[5]
看了这些,我们一定觉得孔子很厉害,什么都知道。其实不然,也不可能。《左传》也好,《史记》也好,《孔子家语》也好,记下来的,当然是孔子回答出来的,回答不出来的,也就不会记了。
当然,也有记载的。比如《列子》上就有这么一则,当然是编造的,但也能说明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一个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一个说太阳中午离我们近,还各自都有相关经验的证据。正好孔子碰着了,他们就来问孔子,让孔子来做裁决。孔子怎么样?孔子不能决也。然后两个小孩就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多啊?
《列子》用这句话来嘲笑孔子,实际上,这句话非常好,好在哪里?好在它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境界跟知识的多少往往没有多大关系。孔子确实多知,但那也只是相对的。
不知道太阳何时离我们近,何时离我们远,根本不能说明孔子不厉害。孔子如果放到今天,他的知识总量未必比得过一个初中毕业生。但我们能说今天的初中生比孔子强吗?不能。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反思:知识面大一些,小一些,真的那么重要吗?
可见,一个人厉害不厉害,不是看你有多少知识。
有很多知识,是无聊的、琐碎的,知之无益,不知无害。
荀子曾经讲过一句非常好的话,他说有一些知识“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6]。就是说,有些东西一个人知道了,也不足以让他成为君子;有些东西一个人不知道,也不能说他就是小人。我们在很多方面无知,这很正常。我们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孔子的知识也是有限的。甚至,他的知识还不及现代人,但是我们现代人哪一个敢说他的境界比孔子高?这说明一个问题:知识的可贵不在于面有多广,在于它能否形成判断力;不在于广度,而在于高度和深度。
所以,孔子讲四十不惑,四十不惑是指什么?就是指判断力,尤其是指价值判断力。什么叫价值判断力?价值判断力就是判断好坏、是非、善恶等等的能力。
所以我们读《论语》,重要的不是学知识,甚至也不是接受某一些观念,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我们能不能像孔子一样,学会对事物做出应有的判断。
现在,我们就从《论语》中来看看孔子的价值判断力。
如上所述,孔子是有问必答。孔子自己也说过,他无所隐瞒。
但是,有意思的是,孔子有时也会拒绝就某些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比如,《论语·述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可能是弟子们总结出来的,也可能是孔子明确宣布的。这几个东西是禁区,不要问,问也不说。
子贡同学曾无奈地叹息: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7]
子贡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绝对在前五名之内。对这样的弟子,孔子都不说。可见他的固执和坚持,不说的,就是不说,没得商量。
还有一个前五名之内的学生子路,也遭到了孔子的拒绝,子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之事。孔子反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不甘心,期期艾艾,又问何为死,孔子还是反问说:“未知生,焉知死?”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对某些问题,孔子不说呢?
我以为,孔子的不说,第一,是因为他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确实,比起冷幽幽的老子、笑嘻嘻的庄子、火杂杂的孟子,孔子是个老实人。
第二,是因为孔子惧怕。孔子的不说,不仅仅是老实,更多的乃是因为惧怕:有些问题说不得。
什么叫价值判断力?就是对好坏、对错、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就是价值判断力。
我举一个例子。
2002年,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因为在动物园用硫酸泼狗熊而被刑拘。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一开始还好,大家都在谈论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但是,最后专家们给出的结论竟然是:他有心理疾患,因为他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
我知道,从统计学的角度讲,单亲家庭群体相比健全家庭确实存在着相应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却万万不能这样鉴定。孔子和孟子就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他们不仅人格健全,更成了人中之圣。
有位希腊哲人说过,真理只有在悲剧过后才能被人认识。可是,在我们这里,悲剧过后,是更大的悲剧:当我们的专家在做出这样的结论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意识到,在我们的社会里,有多少单亲家庭?有多少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人?有多少正在单亲家庭成长的人?有多少将来要面临在单亲家庭成长的人?他们这样公开宣称,伤害了多少这样的人,甚至会引发社会对他们怎样的歧视?
清华大学的那个学生,伤害的是几只狗熊;而专家们的话,伤害的则是无数的人。一件事,从伤害几只狗熊开始,到伤害无数的人结束。
在这件事中,那个学生也好,专家们也好,他们缺的都不是相关的知识,而是价值判断力:那个学生是不知道什么事不该干,专家是不知道什么话不该说。
回头再说孔子。《说苑·辨物》中有这样一则对话。
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
孔子回答:“不说。”
子贡问:“为什么不说?”
“我要是说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贤孙会过分厚葬死者而妨害生者的生活;我要说死者无知,又恐怕不孝子孙丢弃死者遗体不加以安葬。所以我不说。”
孔子的意思是,即使是事实,有些事情也不能说。因为,除了事实判断,还有价值判断。
从这个意义上说,言者并非全都无罪:那些伤害他人的言论,歧视或导致歧视的言论,都是要负道义甚至法律责任的。
很多时候,说还是不说,是一个问题。
但是,有些问题还必须说。
孔子不是不言“性与天道”吗?
但是,关于人性,他还是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
这话为什么重要?
我们看看孔子之后关于人性的争论就知道了。
根据《孟子·告子上》和《荀子·性恶》的记载,先秦时期,关于人性问题,在孔子之后,主要出现了几种观点。
第一,告子的“无善无不善”——人性无善恶,善恶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第二,孟子的“人性善”;
第三,荀子的“人性恶”。
我们看看孔子的话,就会明白,孔子是多么伟大。他为人性问题设置了一条底线——人性相同(近)。在此之上,就是善,在此之下,就是恶。
我们看,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两人针锋相对。但是,两人都不违背孔子。
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一定说。这就是孔子的价值判断力。
我们再来看看《论语》中孔子对一些敏感问题的判断。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rǎng)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9]
这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直到今天,法律界还在为此争论。甚至有一些法学专家批评孔子,说他的观点影响司法公正,甚至导致司法腐败。
有一些专家,只有专业知识,却缺少价值判断力。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父亲偷羊,儿子知情,儿子有两种选择。
第一,儿子做证,证明父亲偷了别人的羊,让羊回到了主人那里,公正得以维护。但是,父子之间的天伦亲情受到了损害。
第二,儿子沉默,父亲偷羊之事不能被揭发。羊的主人受到了损失,公正受到了损害。但是父子的天伦亲情得到了维护。
两种选择,各有利弊。
那么,且让我们“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假如儿子不做证,对法律则损害不大。理由如下:
第一,法律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证据,一样可以判决。
第二,即使由于证据不足,不能得到公正判决,一只羊失窃,也不是什么严重的案件,社会危害性不大。
第三,一两件案件由于证据不足而不能得到公正判决,对法律也没有危害,并不会损害法律的权威,也不会损害法律的公正。
严格地说,法律不能惩罚那些没有证据的事件。这样理解法律,不但不会降低法律的威严,恰恰维护了法律的严肃。
相反,假如儿子做证,对父子亲情则损害很大。理由如下:
第一,鼓励甚至强迫儿子出来指证父亲,就必然严重损害这对父子的亲情。
第二,更重要的是,它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那就是,父子可以互相告发。从而暗示社会,暗示人们:父子之间也不可相信。这就彻底颠覆了人伦。
第三,父子的天伦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价值之一,这种价值一旦被破坏,社会的基本细胞都要被破坏。而一两件案件的错判或有罪者的侥幸脱逃尚不能对法律的整体尊严产生威胁。
所以,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是对的,叶公是错的。
即使从法律角度来说,也有两条原则:
第一,不能用违法的手段获取证据。假如把法律比喻为一条河流,那么,犯罪只是弄脏了河水;而用违法手段获取证据,那就是弄脏了水源。所以,用违法手段获取证据,比犯罪更恶劣。
第二,不能用破坏基本价值的方式和代价获取证据。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当罪犯把违法证据吞入肚子时,能否当场剖开他的肚子取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剖开一个犯罪嫌疑人的肚子杀死他,就是破坏了基本的价值。
孔子在叶公这里碰到的问题,后来孟子也碰到了。
桃应问道:“假如舜做天子,皋陶做司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皋陶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把他抓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
孟子回答说:“舜怎么能阻止呢?皋陶是依法行事的。”
桃应说:“那么舜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成好像抛弃一双破鞋一样。他偷偷地背起父亲逃跑,沿着海边找个地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地享受天伦之乐,把曾经做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10]
孟子给舜出的主意是:丢弃天子之职,背上父亲逃走。
这是避免两种价值发生冲突。
救父是舜的事,追捕瞽瞍是法律的事。
我们看,在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前,孔子、孟子显然比叶公、桃应看得更远、更深刻。
再看一件事。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1]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
关于如何报怨,有三种选择:
第一,以怨报怨;第二,以德报怨;第三,以直报怨。
《老子》里面,也有“报怨以德”的话。但是,结合上下文,他是赞成还是反对,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暂且不提。
我们看孔子,孔子是明确表示反对的,而且,很可贵的是,他还说出了反对的理由。
我们来看看孔子的回答:“如果你以德报怨,那你拿什么来报德呢?正确的做法是:用公平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首先,我们看,孔子没有说“以怨报怨”。这是必须坚决摒除的选项。
其次,孔子不是说“以德报怨”不可以,他只是认为不应该提倡,不应该作为一个道德命题来讨论。具体到某一个人,如果愿意,他是可以这样做的,并且能这样做还可能是很可贵的。
但孔子作为一个伦理学家,他要考虑的是伦理学的秩序与平衡,假如一个人对我们做了坏事,我们以恩惠来报答他,那么,另外一个人对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应该怎样报答他?假如对这两种人的报答是一样的,那实际上就是打击人做好事的积极性,变相怂恿人做坏事。
一个人做坏事理当受惩罚,付出代价,这才让人不敢做坏事;一个人做了好事理当有好报,这才会鼓励人们做好事。社会就应当形成这样的风气和环境。
“以德报怨”还会使道德自身很尴尬,道德自身被置于一个或存或亡的危险境地。为什么呢?
因为,从结果回报的角度上讲,“以德报怨”,使行为、结果相同,做好事也好,做坏事也好,结果一样。道德约束力没有了。
再次,从道德的角度讲,当要求人们对坏人“以德报怨”时,道德首先就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孔子实际上在提醒我们:道德一旦被极端化,会有消亡的危险。
所以,“以德报怨”,看似“道德”,实际上反倒起了不道德的作用,因为这样做,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无忌惮,不用担心承担什么后果。从全社会来讲,提倡“以德报怨”不但不能促进道德,反而要“促退”道德。
孔子可能还这样想:对一个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对他关心、爱护,会让我们心情愉快吗?如果不愉快,我们有必要那么委屈自己去践行道德吗?道德难道不是让我们舒展的,而是让我们委屈的吗?难道不是让我们愉快的,而是让我们压抑的吗?践行道德的过程难道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吗?
所以,孔子提出了“以直报怨”的观点。
“以怨报怨”可能是真小人。
“以德报怨”可能是伪君子。
最好的选择,就是“以直报怨”——用公正来对待仇怨。即使是坏人,他也应该得到公正的对待。既不特别宽恕他,更不过分报复他,让他得到该得到的。
一个真正的道德行为,或者说,一个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道德行为,应该至少满足这样三个条件:
第一,道德行为的践行一定要出于道德主体的自觉自愿的情感选择。因为一切强制的“道德行为”都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道德标准不能伤害道德主体(自愿的除外)。
第三,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应该人人平等、人人能行。反对单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至此,我们发现,孔子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的思想家,但,他不是一个绝对的道德主义者,不是一个道德的极端主义者。
他坚决反对极端道德。极端道德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要好人极端地好;
二是对坏人极端地坏。
要好人极端地好,结果是不道德,我们已经做了说明。
那么,对坏人极端地坏,又是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