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要怜悯他人的不易(1 / 1)

原文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肃,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

妇曰:“囚从何来?”

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昔正统间,邓茂七[8]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

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后谢之子迁[9],中状元,为宰辅;孙丕,复中探花。

译文

鄞县人杨自惩,最初做县吏,宅心仁厚又守法公平。时任县令严厉,有次把一个囚犯打得头破血流,但仍怒气冲冲,杨自惩就对着县令跪下替囚犯求情,请县令息怒。县令说:“你求情,我会卖你这个人情,但此囚犯不守法律,违背天理,怎能叫人不怒!”

杨自惩叩头说:“在上位的人违背正道,人心散失已久,所以被逼犯罪的人极多,你如果审理出他们犯罪的实情,应该怜悯他们,而不是居功自喜。欢喜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发火呢?”县令听了杨自惩的话,很受震动,面容和缓下来,怒气全消。

杨自惩家贫如洗,但对于别人的礼物,他一概拒绝。遇到囚犯缺粮时,他常多方想办法救济他们。一天,进来几个饥饿的新囚犯,但杨自惩家中缺米,如果给了囚犯,那自己家人就没有饭吃了;如果只顾着自己,那么那些囚犯就很可怜。杨自惩便和他的妻子商量。

妻子问他:“犯人从什么地方来的?”

杨自惩回答:“从杭州来的。沿途挨饿,脸上饿得没有一点血色,像是又青又黄的菜色,几乎可以用手捧起来。”

于是,夫妇二人就把自己家的米煮成稀饭给新来的囚犯吃。后来杨自惩夫妇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杨守陈,次子叫杨守址,分别任南北吏部侍郎。大孙子做到了刑部侍郎,小孙子也做到了四川提刑按察使。两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成为名臣。而当今的杨德政就是杨自惩的后代。

在明英宗正统年间,有个叫邓茂七的人在福建一带造反。当时,福建地区很多人都跟随他一起造反。朝廷派鄞县都宪张楷去搜剿他们。后来张楷用计策把邓茂七捉住。朝廷又派布政司的一位姓谢的官员去搜查捉拿东路的贼党,捉到就杀。

这位谢姓官员怀了仁慈心,担心杀错人,便到处寻找贼党的花名册,检查后秘密给那些没有依附贼党、花名册里没有姓名的人白布小旗。他和对方约定,官兵来搜查那天,把白布小旗插在自家门口,禁止官兵滥杀。因这种措施而活下来的人有一万多。后来谢姓官员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最后官至宰相。他的孙子谢丕后来也中了探花。

度阴山曰

杨自惩的行善绝不仅是给囚犯充饥,替遭受暴揍的囚犯求情,这只是他被人看得见的小善。杨自惩的大善藏在这段话中:朝廷已失其威信,政治一片黑暗,人心散失已久,所以被逼犯罪的人极多,你如果审理出他们犯罪的实情,应该怜悯他们,而不是居功自喜。欢喜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发火呢(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

这段话的深意是:当环境凶险,比如政治黑暗或天下大乱时,就会民不聊生,许多作恶的人其实都是被逼无奈,这个时候,作为执法者就绝不能照本宣科、冷酷无情地维护法律的尊严而彻底诛灭人的尊严。杨自惩说,那些被逼上梁山作恶的罪犯,我们不但不应该严厉惩罚他们,还要同情他们,因为如果是太平盛世,很少有人被逼作恶。他们之所以作恶,是被环境逼迫的。什么是行善?知道他人的不易,以悲悯心去对待,这就是大善。

至于谢迁的老爹保全了一万多无辜的生命,同样是对杨自惩那句话的践行。人必须要懂得他人的不易,体谅他人的艰难,才有可能感同身受,做到真心实意行善。否则,便只是蜻蜓点水地行善,纵有效果,也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