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时候省钱会带来更大的浪费。
成本意识很重要,但也不能成为你判断问题的唯一标准。
比如,你要招个员工,预算是月薪6000元到1万元,你想当然认为,招个6000元的,听话好管,还能控制成本,老板肯定高兴,一举两得。
那可真不一定,这里面至少有3个坑。
第一,如果只看价格,而忽略能力,那么招来的人大概率需要你花大量时间去带,你带他的时间,也是公司的成本,所以实际上这并没有帮老板省钱。
他每做一件不专业的事,都会影响公司品牌、团队氛围,这些隐形的成本,都很贵。
甚至,这还会带来你跟老板的隐秘冲突:老板觉得你看人眼光不行。毕竟,选拔人才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但你却觉得委屈,“我明明在帮公司省钱啊”——你有了一种牺牲感,但我们都知道,牺牲感如果消化不好,就会成为抱怨和怠工的开始。
第二,当你总想着招一个月薪6000元的人每月能帮公司省4000元时,你的思维就被局限在了“只看当下,不看未来”。你大概率会忽略,招一个月薪1万元的人,也许能帮公司多赚4万元。
第三,总想着省钱会让你产生资源稀缺的思维。在《稀缺》一书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贫困国家,他们很难说服穷苦的农民购买各类保险,比如健康险、农作物险等。就算政府提供大量补贴,超过90%的农民也宁愿把钱存起来,都不会购买保险,被问到为什么时,穷困的农民总是回答说他们买不起。但因为不买保险,他们往往要承担更加经受不起的风险。
你总会想着“我没钱我没钱”,这会限制你的想象,降低你的产能。很多时候,不是你没钱,是“你觉得”你没钱。
不要总想着帮老板省钱。钱,是“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