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呕吐哕下利病脉(1)
证并治第十七
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一、呕吐哕
1??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讲解:本段与《伤寒论》厥阴篇第376条大致相同,可见《伤寒论》亦论杂病治疗。呕家里有痈脓,生理机能上借呕吐之良能将脓排出,故呕吐物中夹有脓液,此时不可止呕,待脓液排净呕吐自止。若止呕,脓液不得顺利排出,则需以药力排脓,常用的排脓方剂列于肠痈篇中,如排脓散、排脓汤,及大黄牡丹皮汤,药物可选冬瓜子、桔梗、贝母、薏苡仁等排脓,至肠痈篇再详细论述。
2??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讲解:胃中有水饮,则呕,呕之后,饮去胃中干,人觉口渴而呕止,故为欲解。若始觉口渴,渴欲饮水,达到一定程度,胃弱不能消水,水积胃中,停于心下,人即呕逆,此属痰饮为病。一般治呕,常用降逆、祛水之法,即祛胃中停水,但呕之原因甚多,后文还将提及,不可见呕便用止法。
凡胃中有水饮之呕,水饮吐尽,人当口渴,今心下支饮,自下至上,随吐随聚,而反不渴。本段与前文所讲先服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之热药,本当口渴,今反不渴,为有支饮,意义相同,故本书应前后互看为宜。
3??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讲解:本条设问说明胃中虚寒而致呕吐者。病人脉数,数为有热,热则消谷嗜食,但病人于表证阶段发汗太过,大汗淋漓,而表证不解,此处脉数,主邪热未清,为表邪客热,此热不能消谷。汗来源于胃气,胃消化水谷之后,变成精气,出则为汗,若汗出太过,丧失津液,津液主源还在胸膈胃部,故言“膈气虚”,即胃气虚,胃虚则水饮乘机而入,水饮性寒,而使胃中虚冷,饮聚于胃,则发呕吐。
虚寒在胃,不能消谷,不欲食而吐,医者误以为里有宿食,而反下之,以致胃气衰败无余,脉弦大中空,而早上所食之物于傍晚吐出,变为胃反,胃反相当于现代所言严重的胃下垂,胃筋弛纵,故而下垂,运化失司,所食停于胃中,停到一定程度则吐,此为胃反。轻者几日一吐,甚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4??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讲解:脉微则无气者,谓脉微无精气也。精气者荣卫之本,故无气则荣气自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无以煦养胸中,故胸中冷也。
5??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讲解:趺阳脉以候脾胃,浮而中空主虚,涩为损伤不及之脉,脾伤则不能运化水湿,不能消化饮食,谓之“不磨”,脾不能消化饮食,宿食不化,停食胃中,则早晨所食晚上要吐,晚上所食早晨吐,即宿谷不化,脾胃俱虚,名曰胃反。胃反为虚,脉应不及,若脉紧涩,紧主邪盛,涩主津血不足,合则邪盛正虚,其病难治,非独胃反,任何病都是这样。
6??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讲解:此处仅是欲吐,并非真吐,即欲吐,吐之为快,却不得吐,如前文所讲瓜蒂散“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病有上越之机,应顺势利导,催吐即可,万不可下。
至此,对于吐,在原则上讲了很多,发作原因也略提了一下,有水饮、胃虚寒,也有胃反脾胃俱虚这一类;用方治疗上,提出几个要点:一是有痈脓,不可止呕,但需排脓,脓尽呕自止;二是假设这个病人欲吐而不得吐者,不可止呕,应顺其势而吐之。
7??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讲解:自本条始论哕,哕与干呕十分相近,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干呕其声连连不断者,古人谓之哕,又称干哕。哕大都以虚证为多,但亦有实证,本条所讲即是实证。哕而腹部实满拒按,当询问其二便状况,大便不利,腹满拒按的,小便不利,胀满便在少腹了,利其二便则愈。此处哕未详论,因其已在《伤寒论》中论及。
8??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胃虚,水停于胃,挟气上冲,故呕而上腹较满,甚则胸满,但胸满只是偶尔出现。
方中吴茱萸治水气上冲,有止呕、镇痛的作用,配伍大量生姜,加强其止呕作用,以治其标,人参、大枣补胃之虚,恢复胃气,以治其本,本方临床常用。
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见上)。
讲解:胃中停水,水气上冲,吐涎沫是一个症状,还可见到头晕、头痛、恶心欲吐等,但以头晕最为多见,临**美尼尔氏综合征多见吴茱萸汤证。
本方治疗头痛、头晕、吐涎沫、胃疼,只要见呕恶,证属虚寒者,一般都可应用,疗效显著。方中吴茱萸性温,利于虚寒,不利湿热。临**考虑患者有热,尤其是实热证者,吴茱萸当慎用。
10??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半夏(洗)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三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水气在胃则呕,在肠中则肠鸣,心下痞在半夏泻心汤里有两层关系,一方面胃气虚弱,心下痞硬,为人参证;另一方面水饮内结,痞结化热,为泻心汤证,而半夏泻心汤兼而有之。
本方寒热并用,以半夏、干姜祛饮,人参、甘草、大枣补胃之虚,黄芩、黄连解烦、解痞。此病临床常常兼有烦躁、下利,但苦药当中,惟黄芩、黄连、黄柏苦燥,能祛水、解烦、止利,故仍可用半夏泻心汤。甘草此处用三两,多可至四至六两,变为甘草泻心汤,加大量生姜,即为生姜泻心汤,治疗作用相似,都可以治呕而心下痞,或兼下利,当与《伤寒论》对照思考。
本方药物寒热并用,既有黄芩、黄连之苦寒,又有干姜、半夏之辛温,因其证并非单纯虚寒,或是单纯实热,乃是寒热错杂为病。
11??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讲解:《伤寒论》中黄芩汤用治太阳少阳合病之下利,即三阳合病,故本条还可见到太阳病表邪未解之发热、头疼,亦可见到病及少阳之口苦、咽干,其利当是热利。
方中黄芩解热,芍药解热治腹痛,同时兼有呕者,加半夏、生姜下气祛水以止呕。
12??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
讲解:胃有停水,水谷不得消化下行,所食之物常被吐出,小半夏汤主之。
方中半夏、生姜两味药皆可祛水、止呕,专治水饮所致之呕。半夏下气祛水,生姜降逆止呕、散寒祛水。小半夏汤单独用的机会较少,一般临**都与其他方剂同用,如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柴胡汤中均有小半夏汤,故能治呕。
13??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
右三味,作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讲解:本条言饮家致呕之治疗。水本在膈下胃中,向上冲逆,呕则上于膈,呕吐之后,停水已去,胃中干,口渴欲饮水,则呕将止,此时赶紧给病人水喝,但应注意“稍稍与饮之,以和其胃”即可。虽然急与之饮,但并不解渴,反复索水欲饮,此时胃尚虚弱,不能受盛,多饮仍吐,猪苓散主之。
方中猪苓、茯苓、白术,尽是利尿祛水之品,而以猪苓为君,利水之中还可以解渴,里水一去,津液恢复其常,则不再渴,亦不欲饮,后文茯苓泽泻汤证于此相仿。此利水止渴之法十分巧妙,一般医家思不至此,应当很好体会。
14??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
附子(生用)一枚,干姜一两半,甘草(炙)二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讲解:水气上冲,不向下行,小便应不利,若人极虚,失于收摄则小便反而频数,里有真寒,则脉弱而四肢厥冷,阴寒内盛,逼迫阳气外浮,虚阳外越,则身反有微热,此为虚脱之象,故难治。只可以四逆汤温中救逆。
四逆汤以甘草干姜汤为基础,再加附子1枚,治其虚寒重证,复其胃气,恢复一分胃气,便能保护一分生气。若用普通的治呕套方如小半夏汤则难见分毫之效。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讲解:少阳半表半里有热,则心烦喜呕而发烦热,柴胡证具,当以小柴胡汤解热、健胃止呕。
16??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大半夏汤】
半夏(洗,完用)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讲解:本条论述胃反治法。胃反主因脾胃虚弱,而见呕吐,可以大半夏汤下气建中。
本方与小半夏汤完全不同,方中以半夏下气止呕,人参、白蜜补脾胃之虚弱,此处甘药选性润之蜜,而不用甘草、大枣、饴糖之壅腻。
17??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外台》方,又治吐水)。
【大黄甘草汤】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讲解:大肠谷道不通,大便不利,蕴热上壅,致食后呕吐,不食则胃肠负担稍轻而不吐,大黄甘草汤主之。
方中大黄通便下热,甘草缓食后即吐之急迫。
18??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
(《外台》云: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之,有小麦一升)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讲解:本条继论胃反治疗,与前文“思水者,猪苓散主之”一条意义相同,但本方证较猪苓散为重,胃气更加虚衰,茯苓泽泻汤主之。
方中一方面以五苓散去猪苓利水、止渴治标,另一方面以白术、甘草、生姜温药健胃治本,胃气恢复则不再停水。本方与茯苓饮,均可治疗胃反即胃下垂或胃肌弛缓、胃扩张所致之呕吐。方中大量泽泻、茯苓,可治头晕。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
文蛤五两,麻黄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枚,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讲解:本条讹误,于《伤寒论》中已经谈及。文蛤汤为大青龙汤减量麻黄、石膏,而去桂枝,加文蛤,为发汗剂,病人胃中已燥,吐后即渴而贪饮,绝无再以文蛤汤发汗夺津之法,当与消渴篇中文蛤散。当参《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二条方证颠倒,应互换其理方通。
文蛤汤方中兼主表证微风、脉紧、头痛,即是不得汗出,表邪不解所致。方后注中“汗出即愈”,说明本方为发汗剂。
文蛤散中仅文蛤一味止渴,渴止则不欲再饮,水无后援,吐当可愈,不至再发。
20??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讲解:本条胃寒停饮比较重,需用半夏干姜散,与小半夏汤相比,本方以温热的干姜易生姜,加强温中力量。吐涎沫说明胃寒有饮,理中汤、吴茱萸汤、半夏干姜散,均见此证,但这几个方证有所区别:理中汤里用人参,可见不但寒且虚,而见心下痞硬;吴茱萸汤证主要有头痛、头晕症状;半夏干姜散证与吴茱萸汤证相似,但没有头痛、头晕。故辨证不能仅仅抓住片面的一点,要有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