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儿科 (3)(1 / 1)

第7章儿科(3)

【方名与主治】口疮愈,主治婴幼儿鹅口疮。

【组成与用法】灯心草、茯苓、怀山药各15克。大便秘结酌加大黄2克。加水浓煎后待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配合复合维生素B冲剂(规格每袋10克,含盐酸硫胺9毫克,维生素B24.5毫克,盐酸吡多辛0.6毫克,烟酰胺30毫克,消旋泛酸钙6毫克)。1岁以内每日服15克,1~2岁每日服20克,2~3岁每日服30克,均分4次服完。

【方解】鹅口疮属真菌(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体质虚弱或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以3个月龄以内为多见。中医认为该病皆因心脾积热,或体弱虚火上浮,护理不当,口腔不洁,复感邪毒而发。方中灯心草、茯苓等甘淡微寒之品清心火,淡渗利湿,寓泻于补;怀山药健脾胃,扶正以祛邪;更佐复合维生素B冲剂,抑制真菌感染,使鹅口疮得以迅速消退。

【注意事项】本方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了喂药方便,可将煎成的中药汁调服复合维生素B冲剂。

【典型病例】陈某,男,3天。哭吵不安3天。诊见舌上、颊及咽喉散布有片状白色苔膜,指纹红滞。诊为鹅口疮。属心脾郁热,感受邪毒。治以上法,次日复诊,患儿精神明显好转,乳食增加,口腔白膜消失大半,再治1日,诸证悉除,随访半个月未见复发。(处方来源:吉林长春黄佰林)

脓疱疮

脓疱疮中医称为“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等,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表性脓疱及结痂,多生在暴露部位,具有接触性传染及自我接种的特征。多见于夏秋季节,在儿童中流行,亦见于少数成年人。

【方名与主治】解毒祛湿散,主治脓疱疮,亦名“黄水疮”。

【组成与用法】生石膏、滑石粉各120克,青黛、黄柏、白矾、五倍子各60克,轻粉15克。制作时将诸药分别研细,调匀即成散剂,贮瓶备用。先用3%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清洁皮肤表面,然后视皮损情况予以相应的敷药方法:①外扑法。用消毒干棉签蘸药面直接外扑,适用于皮肤表面破损,伴有渗液者。②涂布法。用适量药面加米醋调成糊状涂敷皮损表面,不需包扎,适用于脓疱未破或伴有较厚脓痂者。每日2次,直至痊愈为止。

【方解】《外科启玄》云:“黄水疮,一名滴脓疱,疮水到处即生疮,亦是脾经有湿热。”《疡科经验全书》亦指出,此疮之发“皆由受酷暑热毒之气,蒸入肌肉”。夏秋之交,气候炎热,天暑下通,地湿蒸腾,暑湿交蒸,热毒外受,熏蒸肌肤,尤因小儿皮肤娇嫩,汗多腠开,暑湿之邪外袭,更易发生本病。方中青黛、石膏、黄柏、滑石清热解毒,利湿解暑;白矾、轻粉、五倍子燥热收涩,杀虫止痒。湿去热清,其病自愈。

【注意事项】方中轻粉为水银升炼制成的加工品,因此不宜大面积应用,以免引起汞中毒。

【典型病例】马某,女,5岁。患者于1个月前头面出现脓疮,脓痂,经肌内注射青霉素,口服麦白霉素、甲氧苄啶(TMP)等药,曾一度痊愈,但停药3天即复发。诊见:头面、躯干部散在黄豆至2分硬币大脓疱,脓痂,部分皮损破溃后滋水淋漓、瘙痒无度,头发粘连呈束状,腥臭扑鼻。诊为脓疱疮。予上法治疗,2天后即痊愈。随访1个月,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徐保来)

花剥苔

花剥苔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舌病,是由于舌黏膜上皮剥脱所致。病程较长,常可反复多年不愈,西医称“地图舌”。

【方名与主治】健脾活血汤,主治小儿花剥苔,亦称“地图舌”“剥苔”。

【组成与用法】黄精4~9克,太子参3~10克,山药、丹参、乌梅各5~15克,焦三仙6~9克,五味子3~6克。上方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待用。每日1剂,分2次日服。地图舌2个月为1个疗程,剥苔1个月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地图舌患儿以下三类药各选加1~2味:①黄芩3~6克,白蔹、白及各6~10克;②生地黄、牡丹皮各3~6克,赤芍3~10克;③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或枸杞子)各3~10克。剥苔患儿多数舌质偏好,加石斛3~5克,红花2~6克;少数舌质偏淡加木香2~6克,干姜1~3克;苔腻减黄精,加藿香6~9克,陈皮3~6克;纳呆加白术、木瓜各3~10克;便溏加茯苓、莲子各3~10克;便干加枳壳、槟榔各3~10克;汗多加黄芪5~10克,浮小麦6~15克。

【方解】小儿花剥苔乃中医病名,包括“地图舌”“剥苔”两种舌象。据文献报道,地图舌与遗传及过敏因素有关,以先天不足,肾气亏损为多;剥苔常受营养、免疫功能的影响,属后天失调,脾胃气虚。两者的微观特征都是舌萎缩,舌微循环障碍,符合中医“瘀血”的概念。本方中采用黄精补脾润肺;太子参补气养胃;山药补脾胃,益肺肾;丹参活血化瘀,凉血;焦三仙消食和中;乌梅生津止渴;五味子生津止渴,固涩敛汗,益肾固精。全方具有补脾气,益脾阴,开胃消食,寓消于补,增强免疫,以治其本;凉血热,祛血瘀,改善舌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以治其标。诸药相伍,有气能行血,益气化瘀的作用。地图舌重在补肾,剥苔注重健脾。清热凉血,理气通瘀,灵活变通,则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服带色素类食物,忌用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

【典型病例】杨某,男,9个月。发病3个月,舌诊见多处舌苔剥脱,剥脱处深陷于舌面,颜色深红,其中周围部分可见炎性渗出,诊断为地图舌。予以健脾活血汤减太子参、山药,加生地黄、肉苁蓉、牡丹皮各3克,黄芩2克,槟榔4克,白蔹6克,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舌红转淡,但舌尖仍红赤,苔剥处凹陷变淡,食量增加,大便正常。上方减槟榔、牡丹皮,加太子参3克,赤芍、红花各5克,再进4剂后舌尖红色转淡,舌苔剥脱消失,9剂后痊愈。(处方来源:甘肃省中医院鲍菁)

乳糜尿

乳糜尿又称米泔尿以尿如米泔为特征,多是食滞,肠胃湿热,伴有脾虚而致。

【方名与主治】胡荠汤,主治小儿米泔尿。

【组成与用法】胡颓子叶10片,荸荠8只,2药合水煎成汤。1岁以内,剂量减半,1岁以上,每日1剂。用适量白砂糖调味,连服3剂。

【方解】小儿米泔尿因小儿过食、饮食过杂或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而停滞不化,造成脾胃运化失常,积滞日久耗正气,导致乳糜之物不易吸收,从尿中排出。治宜化食消积。方中胡颓子叶性味酸平,具有收敛止咳,祛湿止泻之功;荸荠有化痰消积,清热生津之效。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少食油腻之物,如有原发病灶,如疳积、消化不良、蛔虫症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典型病例】曹某,女,2岁。因患“消化不良性肠炎”2个月,尿如米泔水样半个月。曾采用复方维生素B溶液、乳酶生、干酵母(食母生)、婴儿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诊见:消瘦、腹壁脂肪薄,舌淡苔白腻,脉细沉数,指纹淤滞,尿常规检查正常。诊断为疳积米泔尿。应用胡荠汤,每日1剂,每服3天,小便色泽正常,病愈,后多次随访,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浙江省慈溪市周巷海莫医院陈家鼎)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为痘病毒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所引起的良性自限性皮肤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方名与主治】旱草酊,主治传染性软疣,亦称“鼠乳”“水瘊子”。

【组成与用法】墨旱莲、马齿苋各25克,冰片5克,用50%乙醇445毫升,浸泡1周即成旱草酊。用旱草酊外擦患处,每日2次。

【方解】传染性软疣为病毒所致皮肤良性新生物。中医成为“鼠乳”,俗称“水瘊子”。旱草酊具有清热解毒,搜风止痒,杀虫除疣之功。

【注意事项】此酊温和,用后不形成瘢痕,无痛苦和副作用。

【典型病例】陈某,男,2.5岁。发病半年,颈后及前胸散在分布数个大如高粱米粒,小如小米粒乳白色半球形丘疹,表面为蜡样光泽,中心呈脐窝状,微痒。用旱草酊100毫升,每日2次外擦,用药第4天,皮疹开始变软变小,10余天皮疹消退痊愈。(处方来源:辽宁省中医研究院附院于兆男)

遗尿

遗尿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方名与主治】固肾缩尿方,主治小儿遗尿。

【组成与用法】黄芪、巴戟天、升麻、益智、桑螵蛸、黑豆(用量按年龄大小而定)。将上药混合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方解】本方以黄芪为君,补气固脱,使中气充实;配升麻改善**功能;佐巴戟天强肾阳;黑豆为补肾之良品;益智、桑螵蛸缩尿并加强固肾之力。诸药合用,具有补气固肾,温暖下元之功效。

【注意事项】如遇患儿体质虚弱,为防止旧病复发,可取大枣3粒,羊肉2两,炖服2~3次,以巩固疗效。

【典型病例】洪某,男,3岁。因患遗尿症2年来诊,给予固肾缩尿方治之,每日1剂,连用7天,复诊时家长诉服药5剂后夜间未见尿床,继服上方7剂,以巩固之。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海南省东方县邢灿湖)

流涎

流涎是指小儿涎液过多,经常流出,俗称“流口水”,亦称“滞颐”。此病多发生于3岁以内的小儿,经常流涎,浸渍下颌及胸前,易导致下颌部潮红糜烂。

【方名与主治】益智白术饼,主治小儿流涎。

【组成与用法】益智30克,土炒白术40克,白面粉400克,食盐、炒芝麻各10克。将益智、土炒白术碾细过筛,取药粉加白面粉、食盐、炒芝麻、水适量和面,烙焦饼40个,备用。服用前将上述药饼放火上烤焦后再食。1~2岁者,一日2次,每次半个;3~4岁者,一日2次,每次1个;5岁以上者,一日3次,每次1个。

【方解】流涎原因常为脾胃阳虚,脾不能运化水湿,肾无以蒸化水液,故涎液过盛外溢。方中白术健脾助运;益智补肾气摄涎唾。二药同伍,相得益彰。少量食盐、芝麻起调味之用,故对脾肾阳虚之小儿流涎有效。

【注意事项】本方在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顾某,男,5岁。流涎2年有余,下嘴巴经常水湿,并伴有纳呆、畏寒等脾肾阳虚之证,给予此饼,1剂服完,口涎大减,再服1剂,病愈。(处方来源: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王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