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外科(5)
【组成与用法】夏枯草、鲜鹅不食草、金钱草各50克,石韦、萹蓄各30克,川牛膝15克,生鸡内金末、枳壳各10克(小儿及体弱者用量酌减)。上药除生鸡内金末外,加水煎至500毫升,过滤去渣,即成汤剂。每日1剂,空腹送服生鸡内金末,每次服药24小时后饮冷茶水700毫升。
【辨证加减】剧痛者加木香、延胡索各10克;血尿加白茅根30克;大便秘结加大黄15克(后下),孕妇减去川牛膝,体弱加太子参、黄精、茯苓各15克。
【方解】泌尿系结石属于中医学“砂淋”“石淋”“血淋”的范畴,常以腰部绞痛、尿血、排尿困难为特征。大多由于过食肥甘酒热,以致湿热蕴积于下焦,复与尿中沉浊物互结,日积月累,遂缓缓结聚成块,小者为砂,大者为石,或在于肾,或在**,或在尿道,或能排出而又产生。又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小便涩痛带血。治宜清利湿热,通淋排石,利尿止痛。方中夏枯草、鹅不食草、金钱草能利尿通淋,软坚化石,故为本中主药;鹅不食草亦名天胡荽,近代医学研究天胡荽全草含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挥发油,还含香豆精,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临床实践体会,本品具有降血压及利尿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抗菌消炎功能;金钱草利水通淋,清化湿热,解毒消肿,是一味常用的治结石要药。三药配合能增强化石通淋,利尿止痛作用;生鸡内金末以增强夏枯草、鹅不食草消坚涤石功能;川牛膝以散肝肾瘀血,引药达下焦病所;枳壳破气,助牛膝发挥排石作用;石韦、萹蓄通淋利尿。诸药配合使用,共奏化石通淋,利尿止痛之功用。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可配合针刺穴位肾俞、三阴交,对阵发性绞痛者肌内注射镇痛剂;每日叩击疼痛区3~5次。并大量饮茶水,每天2500ml,其中睡前饮500ml。
【典型病例】陈某,男,49岁。因右腰、腹隐痛1个月加剧3天入院,腹部X线平片检查:右输尿管上段有1.5厘米×0.6厘米大小结石阴影;**区1.0厘米×0.8厘米结石阴影。诊断淋证(石淋)。予以溶石汤1剂后,第2天小便排出结石1枚似黄豆大,守原方继服3剂,其后排出结石米粒大11枚,黄豆样大4枚。住院6天,临床症状消失,尿检正常,腹部平片复查阴性,痊愈出院。(处方来源:湖南省永顺县中医院孟华)
方四
【方名与主治】补肾化瘀通淋汤,主治泌尿系结石,亦称石淋。
【组成与用法】党参15~30克(或人参4克),黄芪、石斛、王不留行、冬葵子、赤芍、瞿麦、郁金各15克,菟丝子、鸡内金、穿山甲(代)各12克,茯苓、石韦各30克,金钱草30~60克,补骨脂9克。将石斛、穿山甲(代)、鸡内金先煎,沸后30分钟入余药(金钱草除外),文火煎沸后30分钟再入金钱草煎煮20分钟,得药汁300毫升,渣复煎45分钟,再得药汁300毫升,两煎药汁合兑,分早、晚温服。
【辨证加减】气虚乏力明显者,重用党参、黄芪(最好用人参);阳虚者重用补骨脂、菟丝子;阴虚者重用石斛,加墨旱莲;热象明显者酌减党参、黄芪,去补骨脂,重用清热利湿之品,如金钱草、石韦、瞿麦、冬葵子。
【方解】古代医家认为石淋所发,是肾虚与**湿热之因,然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肾虚则气化失常,失其蒸化,不能发挥升清降浊之功,水中浊液不能得以正常排泄,一方面湿浊蕴热结于下焦,使尿受煎熬,尿中杂质聚结成石;另一方面,水浊阻滞水道,水结则血积,与尿中浊物相结为石。如结石日久阻塞尿路则严重影响肾之气化功能,经久不愈可转虚寒或气虚内陷,甚至引起正虚邪实,脾肾阳衰之危候。本病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同时加以益气补肾,能促进和激发肾之气化,升清降浊,化水为津,排浊于外,促使结石排出。方中用党参、黄芪、补骨脂、菟丝子益气补肾;茯苓、冬葵子、瞿麦、石韦渗湿利尿;穿山甲(代)、郁金、王不留行、赤芍软坚化瘀;鸡内金、金钱草化石溶石,全方共奏益气补肾,化瘀通淋之功。
【注意事项】用药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多饮水,做跳跃活动。
【疗效】经临床验证,治疗84例,痊愈64例,好转20例。(处方来源:山东中医学院李明英)
方五
【方名与主治】三金活血汤,主治泌尿系结石,亦称石淋。
【组成与用法】金钱草30~40克,郁金、鸡内金各15克,石韦、牛膝、三棱、皂角刺各15~20克,车前子、生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清水1
500毫升煎至700毫升,分早、晚2次服。30剂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X线片复查1次。
【辨证加减】若湿热型者,症见腹痛、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或有血尿,舌淡,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加金银花、冬葵子、滑石;气滞血瘀者,症见反复出现肾或输尿管绞痛伴血尿,舌暗红,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缓或弦细。若偏重于气虚、气滞者加黄芪、乌药;偏于血瘀者加益母草、王不留行;肾虚者证见面色白,舌淡白或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加巴戟天、小茴香、核桃仁。肾绞痛血尿加延胡索、白茅根、田七末或琥珀末(分吞服)。
【方解】泌尿系结石属中医学中的“石淋”范畴,其病因多由肾虚**湿热所致。《诸病源候论》曰:“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治宜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淋排石为主。方中金钱草、石韦、车前子清化湿热,利水通淋;郁金凉血清心,行气解郁,祛瘀止痛;鸡内金运脾消食;牛膝活血祛瘀,利尿通淋;三棱破血祛瘀,消积止痛;皂角刺消肿排脓;生甘草泻火解毒,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共奏通淋排石,活血化瘀之功效。若加入黄芪配小茴香、巴戟天可温运肾阳,助**气化,益气行水;黄芪合三棱、牛膝、乌药既能行气又活血化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二者相得益彰。全方具有解除结石滞留,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输尿管平滑肌扩张和蠕动,促进结石的崩解排出的作用。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早起饮磁化水(磁化水是用市上售的磁水杯制作)500毫升,上午9时服中药350毫升,下午3时饮糖盐水500毫升,晚上8时服中药350毫升。输尿管结石多作跑跳活动,肾上盏结石早晚空拳轻叩肾区15分钟(左侧结石采用右屈膝侧卧位,右侧结石,左屈膝侧卧位),肾下盏结石可做倒立运动。如果结石下移至输尿管下端难以排出,加用田螺韭菜佐餐,(即田螺20个,韭菜二两,煮熟饮水吃螺肉,每天1次,共用20~30次,取其利水通淋,通滑下行,助结石排出的功用)。倘若结石梗阻于输尿管中、下段,绞痛频发,血尿或排尿急刺涩痛,做短期冲击疗法(一般4天)即在上述疗法基础上,大量饮白糖绿茶水和加强跳跃运动,加速利尿,对结石起冲刷作用,有利于缩短时间。
【典型病例】罗某,女,73岁。血尿2年伴左前下腹绞痛7天就诊,腹部X线平片示:左输尿管上段结石1枚(0.5厘米×1.5厘米)。按中医临床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投以“三金活血汤”加益母草、王不留行、乌药各15克,服5剂后排出1枚约0.5厘米×1.1厘米大结石,经复查平片原结石影消失。(处方来源: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徐家明)
方六
【方名与主治】排石汤,主治泌尿系结石,亦称“砂淋”“石淋”“血淋”。
【组成与用法】金钱草、车前子各20克,海金沙、石韦、瞿麦、滑石、冬葵子各15克,牛膝12克,木通、炙鸡内金各10克。上药混合加水煎2次,将2次的药汁混合装瓶待用。上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用至结石排尽为止。
【辨证加减】腹痛者加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尿血加白茅根、茜草凉血止血;便秘加大黄、芒硝清热通腑;气虚加黄芪、党参益气培元;淋病日久,久病必瘀,加琥珀、丹参活血化瘀。
【方解】尿石属中医学“砂淋”“石淋”“血淋”范畴,证由肾气亏损,湿热蕴结**,**气化不利,尿液受其煎灼,日积月累尿中杂质沉积成结石。现代医学称泌尿系结石。方中金钱草清湿热,利水通淋;海金沙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石韦、瞿麦、冬葵子、滑石、木通、车前子通淋排石;鸡内金软坚化石;牛膝活血化瘀又引诸药下行,全方以通为用,共奏清热通淋排石之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必须结合辨病辨证,根据病人体质强弱,结石大小,病程久暂灵活应用,权衡变通,剂量由小到大,药力不可过猛又不可不及,以利患者逐步适应。用药适当,收效甚速。服药期间多饮水,以利排石。尿结石排出后,可予服用健脾益气之品,以利于恢复人体功能。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少食膏粱厚味,以防复发。
【典型病例】顾某,男,40岁。右侧腰痛5天,小便艰涩,大便秘结,尿检:蛋白(±),白细胞0~2/HP,红细胞>50/HP。B超和腹部X线平片检查提示右肾区见小结石阴影多个,右肾轻度积水。苔薄黄质红,脉弦涩。治以清热通淋排石,用排石汤加生大黄6克清热通腑。服药第2天,大小便已通,腰痛亦减。原方加减又服30天,先后随小便排出小结石5~6枚。腹部X线平片复查:结石阴影全部消失,积水阴性,身体康复。(处方来源:上海市青浦县中医院万美云)
脑肿瘤
脑内肿瘤,中医认为属髓海病变,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眩晕、呕吐等,CT检查可确诊。
【方名与主治】化瘤汤,主治脑肿瘤。
【组成与用法】当归尾、赤芍、红花、桃仁、水蛭各10克,丹参20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上药混合加水煎成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
【辨证加减】头痛剧烈者加全蝎、僵蚕、蜈蚣、天麻、钩藤、川贝母。
【方解】脑内肿瘤,中医学认为属髓海病变,临证多以剧烈头痛、眩晕、目疾等为主要表现,多由痰湿之邪凝集于脑,脑部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在其病变过程中,痰瘀互结,脑络痹阻,日久化热动风,风火鸱张,损伤阴液,致肝肾不足。本方采用当归尾活血止痛;赤芍、红花、桃仁、丹参活血祛瘀;水蛭为破血攻血之峻品,药理研究证明,水蛭含水蛭素、组胺样物质、肝素、抗血栓素,水蛭素不受热或乙醇之破坏,能阻碍血液凝固,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消痈之功,临床用来治疗胃肠道癌症;全蝎、僵蚕、蜈蚣有息风解痉,解毒散结之能;天麻、钩藤有平肝息风之效;川贝母有清热散结的作用。诸药配合,共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破癥散结之功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忌食猪头肉、鹅肉,戒烟,绝酒。
【典型病例】王某,男,59岁。突然耳鸣目眩,头痛如劈、呕吐、腰胀、双侧大腿胀痛,不能步履。颅脑CT扫描,诊断为蝶鞍前上方占位病变,脑血管瘤。症见肌肉瘦削,舌质淡胖,舌边紫暗,苔白厚腻,脉象弦滑而大。此乃痰瘀互结于脑,脑络痹阻。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化痰散结法。拟化瘤汤加天麻、钩藤、半夏、川贝母各10克,全蝎、僵蚕各8克,鸡血藤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个月后,头痛减轻,饮食增加,不呕吐,苔薄腻,脉缓滑,仍肢软乏力。原方去半夏,加女贞子、川牛膝各10克,龟甲30克,5剂。服药后诸证减轻,效不更方,后以此方出入连服5个月,症状消失。继以上方制丸药1料,服2个月以巩固疗效,颅脑CT扫描提示未见异常。参加工作,随访2年未见复发。(处方来源:湖北省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容华)
肺癌
肺癌是原发于支气管及肺泡的恶性肿瘤,又称支气管肺癌。临床表现为咳嗽、气急、咯血等,放射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中医学属“咳嗽”“痰饮”“息贲”等范畴。
方一
【方名与主治】呕痰膏,主治肺癌。
【组成与用法】栀子、藜芦、细辛、生大黄、急性子各30克,轻粉、冰片各20克,黑膏药500克。将上药研极细末,慢慢调入溶化的黑膏药油内,每50~70克摊于白布上,做成呕痰膏。取2张分别贴在肺肿块(根据胸片提示)所在之胸背体表部位,6~10小时可见呕痰,呕痰实在不能坚持时揭去膏药,则呕痰即止。
【方解】肺癌属中医“咳嗽”“痰饮”“息贲”等范畴,认为肺癌之瘤块乃顽痰胶合而成。采用呕痰膏将瘤块化成痰涎呕出,则瘤块逐渐消散。方中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藜芦对黏膜有局部的强烈刺激作用,可引起喷嚏、呕吐;细辛有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之功;生大黄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之效;动物实验证明,大黄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大黄素对小鼠乳腺癌,大黄酸对艾氏癌也有抑制作用;急性子能活血行瘀而散结;轻粉性味辛寒,有毒,有杀虫、逐水的作用;冰片为回苏开窍,消肿止痛之品;黑膏药为基质。诸药配合外用,共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温肺化痰、逐瘀呕痰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