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找借口,用行动解决问题(1 / 1)

有这么一句俗语:“笨人无良策。”它原本指下围棋和将棋时,笨人(棋艺不佳的人)再怎么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步好棋,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面对烦恼,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即便愁肠百结,也找不到任何解决之策。不仅如此,烦恼还会像毛线球一样越扯越乱。打个比方,假设你感觉与公司领导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为此万般苦恼。

“科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一旦你开始为此苦恼,这个念头就止不住了。一个烦恼会招来更多的烦恼。

“怎么可能给自己并不看好的人分配什么好的工作任务呢?事已至此,估计我的职业生涯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了。”

“不不不,有可能突然某一天我就会被告知‘你被开除了’。这年头要是丢了饭碗,拿什么维持生计啊……”

诸如此类,烦恼甚至会演变为关乎生死的致命问题。但是,实际上你不过是和上司的关系不太融洽而已,而且这仅仅是你自己的“感觉”,上司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比如,向关系比较亲近的前辈或同事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总感觉科长和我的关系不太和谐,科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起当事人,身处事件之外的第三方更能看清事实的真相。究竟你和上司的关系如何,从前辈或同事那里寻求答案具有重大意义。

“没觉得你们的关系有什么问题啊。我感觉科长对你和对其他人没什么差别啊。你说科长对你有意见,八成是你想多了。”

如果从第三方那里得到这样的答案,想必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误以为别人“对你有成见”的话,这种想法很有可能会转变成偏见。人一旦有了偏见,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将原因归结为“对方对我有意见”。比如,经常被要求加班,是因为“对我有意见”;企划书交上去后迟迟没有收到反馈,是因为“对我有意见”……

如能听取第三方的客观意见,我们就能排除这种偏见。

“万一第三方的答案是‘他/她的确对你有意见’的话可怎么办?我就害怕得到这种答案……”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那我们也只能接受,然后以此为起点进行改进。和上司约个时间,向其仔细询问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实际的工作方法有没有不妥,等等。这也是改进的方法之一。

不管怎样,只要行动就会得到某种结果,然后针对结果去想应对之策即可。

著名的精神科医生、随笔作家斋藤茂太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但是……’原谅自己的话,人生就会一点点地向后退步。总把‘但是……’挂在嘴边的人,只会变成事后诸葛亮,心想‘当时要是去做就好了’。”

“但是……”是不作为的借口,不如彻底放弃使用这个借口。如此一来,你肯定能成为行动派,跳出烦恼本身,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向前迈进。

“但是……”不会让事情有任何改变。不要想太多,大胆地行动起来就能找到解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