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肝胆相照”。请大家回想一下那些能够和自己真正推心置腹地互相倾诉的朋友,抑或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至于你们是何时相遇的,又是何时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想必情况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关系中有一点应该是非常确定的。
那就是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和他搞好关系肯定会有好事发生。”
“和他成为朋友的话,买任何东西都有人买单。”
丝毫没有这种想法,单纯因为欣赏这个人,抑或能聊得来,才与其成为朋友——或许,这才是友情原本的样子。
一旦踏入社会,这种友情是很难建立的。我们的朋友更多是通过工作结识的,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与对方存在某种利害关系。
“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部长。多和他来往,肯定对日后的工作有帮助。”
“企业家的独生女啊,和她搞好关系应该会有点甜头吧。”
“不愧是名人,人脉真广。得想办法和他走得近一点……”
类似这样,在和对方建立关系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因素。说得更直白一些,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利、自己能从中受益时,我们就会主动靠近;反之,若深思熟虑后觉得和对方成为朋友对自己无益,甚至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损时,我们就会避而远之。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两个人是无法成为朋友的。一旦工作上没有了交集,关系自然就会疏远。工作关系画上了句号,缘分也就此终结。
当然,进入社会之后的交往也有可能发展为朋友关系,比如通过业余爱好或运动结识的朋友,即所谓的“同道中人”。这种关系中没有掺杂地位、名誉、头衔抑或资产等要素,是心与心的结合,双方会发自内心地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在建立了朋友关系之后得知对方的地位和头衔的话,也有人会发出类似“啊,没想到你这么厉害!”的感叹。
“通过工作认识的人里,也有那种散发着人格魅力的人。虽然很想在工作之余也能和他们保持联络,但如果对方的头衔、职位很高的话,不自觉地就退缩了。”
的确,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即使你们是通过工作相识的,对方也可能成为你今后的人生导师。要想和这种人加深关系,就需要有开放的心态。
对方的地位和职位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克服重重难关,才有对方的现在。
“有空的话,我想听社长讲讲这一路走来的故事,让我多学习学习。”
找到合适的时机,试着提出这样的请求。这的确需要一定的胆量,但是没关系,这种坦率的方式是对方欢迎的、认为值得鼓励的。以工作为目的和其套近乎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但因为人格魅力而主动靠近他/她的人应该很少见。这就意味着对方接受、认可你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事实上,尽管年龄相差甚远,双方可能相当于父子,甚至是爷孙,但依旧能够成为挚友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这种关系的出发点并不是对方现在的地位、职位……而是关注到了对方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过程(历程、辛苦、经验……)。如此一来,你就不会畏惧对方,自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想和“大人物”成为朋友,就要关注其一路走来的过程,而不是其现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