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 习 留学日志:我总结的学英文最好的方法(1 / 1)

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英语学不好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到国外住个三年五载就自然而然能学会了。

错错错!以前我也这么认为,觉得自己出国留学后会结交很多外国朋友,会更多地接触到对方国家的文化,会变成一个从思想到做派都非常西化的人,语言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了。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就我的观察,大多数刚刚到国外生活的人所遇到的文化碰撞,就好比在白瓷盘子上添彩、绘花似的,都是点缀,属于熏陶和感染范畴,想完全融入进去很难。

有一阵子我查找论文资料,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说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英语水平很低,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人。

看到这个结论我颇为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经历过国内高考淬炼的孩子,整体上英语不可能会那么差,排在那么多国家后面。后来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慢慢发现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以美国为例,纽约光唐人街就有三个,法拉盛的商场和街道,随便一家店走进去几乎都是中国人(华裔)在经营,普通话、广东方言是比英语更通用的语言。有些人一辈子不懂英语,只要不出华人圈子,一日三餐、看病、购物、买房,在那里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反过来讲,假如我不是中国人,我是从乌干达、肯尼亚等国家来的,说的是斯瓦希里语,到了国外能找到会同种语言的人比较少。国外使用的各种网站有自己本国语言的也很少,所以为了更好地生活,只能苦学英语。而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丰富和强大程度较英文更盛,而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遍布全球,在哪里都能找到老乡,都能说上话,都能吃上饭,所以就会依赖于自己的母语,相对于学英语就没那么用功。

想要英语学得好,英语学得地道,我们还是要花一些功夫的。我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时间,总结了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留学生活中,我发现学英文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请外教,也不是看电视听广播,而是去逛街。就拿逛超市来说吧,超市英语真的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喜欢吃面包,以前只知道它叫bread,白面包是white bread,黑面包是brown bread,最多再知道羊角面包叫croissant。但是去了超市和商店我才知道,长条面包在没切之前叫loaf,切完叫 toast,夹汉堡的那种叫bun,飞机上发的小圆包也叫bun,中间有个洞洞的面包圈,硬的叫bagel,软的叫doughnut,比较硬的面包也就是法棍叫 baguette,平底锅煎出来的叫pancake,煎出来压出花纹的叫waffles,表皮有裂纹的酵母包叫tiger roll,也叫 dutch crunch,菠萝包叫pineapple bun。

面包吃得多了,单词量就上来了,很多衍生词也就出来了。比如breadwinner 是指养家糊口的人,bread and water指的是粗茶淡饭,bread and butter是指生计和饭碗。

造个句子“Writing is my bread and butter”,翻译过来就是“码字是我的饭碗”;“The bread always falls on the buttered side”,字面意思为“面包总是涂了黄油的那一面掉在地上”,也可译作“祸不单行”。是不是一下子掌握了很多的单词及用法?

我刚到英国时有一次出门买日用品,一抬头发现好多高楼上面贴着“TOLET”,偏偏那天太阳又大,我眼神不好,心想这怎么满大街都是“TOILET(厕所)”。一直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是TO LET(招租)。而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招租应该叫for rent,差点出了洋相。

超市也好,街头也好,学到的英文都是生活所见,那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坐在离老师近一点儿的座位,然后用手机将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录音,之后插上耳机反复听。走路听,吃饭听,睡前也会定时播放。然后将听不懂的专业词语打印出来,反复地听,反复地练习发音。听的次数多了,就能熟悉英语发音,慢慢就会融会贯通了。

还有一个好的学习英文的方法——读小说。从浅显的幼儿绘本读起,然后不断升级。不要小看阅读儿童绘本,英国小学生词汇量也有1万多,而且我发现里面有很多词汇和描述事物的句子非常常用,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读得多了就可以提升难度,阅读中高阶的小说。中间遇到不会的句子和单词,不要停下来查看词典,可以结合上下文情境去猜。记得我啃到第五本中等难度图书的时候,突然就有种开窍的感觉,有些单词和句子哪怕我不认识也不妨碍我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

如果不希望忘掉学过的单词,或者一说英文就卡顿,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阅读小说改成高声朗读小说,也不需要读很多,每天阅读一点就好了。那时我最喜欢的儿童读物是《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讲蜘蛛和小猪的友情的书)。这种儿童读物朗读起来既有趣,难度又不大。

最后再讲个关于英语口音的问题,相信我,口音真的不重要,至少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你讲的内容远比形式要重要,在培养口音前要先能把内容讲出来。我在国外的课堂上经常会见到有些同胞,为了能让自己的发音听起来更纯正,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矫正口音上,但在实际学习上花的心思特别少,所以往往讲不过三句,就接不上了。

不仅是学习语言,学任何东西,我们都是为了使用它,让语言这个技能为我们服务,所以将你所学的东西能用到生活中才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