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欢迎的孩子,是因为分不清自由与规矩(1 / 1)

在一列驶往郑州的高铁上,车厢里有两对年轻父母,各自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看样子是一起的。

没多大工夫,两个孩子就不安分了,先是在车厢里跑动打闹,时不时撞一下坐在过道位置的乘客。后来回到座位上又开始高音对飙,大喊大叫,而身旁的父母们则始终在声音洪亮地高谈阔论。丝毫没有顾及周围乘客的感受和管教孩子的意思。

有乘客不胜其烦,提醒他们稍微注意一下,其中一个男的大声嚷了起来:“你家没有孩子吗?你家孩子不会动、不会说吗?再说,我们有说话的自由!”

结果,两个人越说越激烈,差点没动起手来,幸亏乘务人员及时调停。接下来,两个孩子闹得更欢了。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对于那些“招人烦”的孩子是应该给予同情的,而真正让人厌恶反感的,是他们的爸妈。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道影子。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往往孩子的行为和为人处世都会受到很坏的影响。粗俗浅陋的父母,往往会教养出粗鲁无礼的孩子。没有规矩的父母,也很难教出有规矩的孩子。孩子被这样的父母教育,难道还不让人同情吗?

孩子还很小,其实他们并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令人厌恶的,他们也根本读不懂,别人看他们的眼神里包含着什么。但是以后,别人家父母见到他可能会带着孩子躲着走;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能会把他屏蔽在外;甚至他长大以后,会发现自己并不被社会所接纳,他们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与精力,也未见得能重新找回人际交往中的融入感。

放学后,小明带了两个同学来家里玩。妈妈赶快吩咐小明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同学们分享,又洗了两盘水果拿了些糕点给他们吃。

其中一个女孩,看上去就比小明和另一位男同学“胆子”大很多。三个孩子一进门,女孩就主卧、次卧、客厅、厨房看了个遍,小明妈起先觉得孩子好奇,没什么不妥。但没一会儿,她就自己打开冰箱找吃的,小明妈没有阻止,因为不想给小明的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不想让明明尴尬。又过了一会儿,兴许是吃饱喝足了,她开始在屋子里东翻翻,西看看,最后走到小明妈的电脑旁,翻起她正在校改的那本书稿,看样子,似乎还想抽出几张去做手工。这可不行,毕竟是有用处的东西,小明妈连忙阻止,“宝贝,这些纸阿姨工作要用的,可不能拿来叠飞机,你想叠的话,阿姨给你找些废纸。”整个过程和颜悦色。

女孩看了看小明妈,似乎还有点不满。小明妈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好像缺少规矩,乱动别人的东西而且不打招呼。

后来,听小明班上的一些妈妈说,几乎没人喜欢这个女孩,大家都从心里不愿意让孩子把她往家里带。

而她为什么会这样呢?跟她的家庭有很大关系。

听她家附近的学生家长说,她爸爸爱喝酒,经常让她去楼下的商店“拿”酒、“拿”烟,都是先拿了以后再付钱;她妈妈性格大大咧咧,跟谁都自来熟,带她去别人家做客,有吃就吃有喝就喝,从来不知道客气和推让。

孩子为什么不受欢迎?显而易见,问题往往出在父母的身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让一个好端端的孩子,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杜布森在《勇于管教》一书中写道:

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否则,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

栏杆就是我们给孩子设定的界限,没有界限的孩子不知进退,因为他们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里。

如今,教育上一直在强调“自由”。当我们谈规矩时,很多父母会觉得这是对孩子的限制,担心会伤害孩子的天性发展。

其实,“自由”和“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过度的自由,会让孩子放纵成性,没有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过度的限制则会让孩子畏畏缩缩、呆板僵化,或是激起叛逆,反其道行之。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由和规矩是可以也是必须统一的。

事实上,孩子往往能够从父母的言行举止、语气、眼神中揣摩出父母的态度,然后他们会根据父母的态度选择自己的行为。因此,当孩子的行为超越规范时,首先要及时阻止他,然后以温和的态度,但足够坚定的眼神和语气,最好是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这样,不可以。”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欲正人者先正己”,想要孩子遵守规则,我们首先要做出表率,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守规矩,自己却随心所欲。

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但在此之前,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