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再伟大,也弥补不了父爱缺失的落差(1 / 1)

在我国,“丧偶式教育”是现实,更是我国绝大部分家庭中存在的重大教育问题。不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列调查数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表一篇名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仅有10%左右的少年儿童在情绪不佳或遇到问题时,爸爸会及时给予他们理解与安慰;仅有7%左右的少年儿童,能够充分享受爸爸的空闲时光;仅有16%左右的少年儿童,觉得爸爸尊重自己;仅有9%左右的少年儿童,愿意把内心的秘密说给爸爸听。

这就是现实!在我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爸爸把教养责任直接推给了妈妈。其中,很多爸爸是真的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有很多爸爸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因为“懒”,因为“怕麻烦”,还是选择性地推卸了责任。

于是我们看到,当妈妈抱怨爸爸不管孩子时,他们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忙啊,放下砖头,我就没钱养娃;搬起砖头,我就没时间带娃!”或是“孩子有妈妈陪就够了,母爱是最伟大的,孩子最喜欢和妈妈在一起。”

然而,母爱足够伟大,妈妈全职陪伴孩子,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事实上,基于母爱教育,孩子如果能有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他才会成长得更优秀,将来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正如著名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其著作《爱的艺术》中所说的那样,“妈妈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爸爸则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纪律。”孩子有了爸爸的陪伴,才更自信、更勇敢、更有主见,父亲能够给予孩子的力量和勇气,妈妈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整体思维更理智的爸爸的陪伴下,孩子的自控能力会更强,也会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在高大威武的爸爸的陪伴下,孩子才会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远离自卑心理,才不会经常性地自我怀疑。对孩子而言,父亲就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坚实的靠山,是他们独一无二的主心骨。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专业研究数据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他们的智商、情商往往会更高,在学校里的成绩和人际关系往往也更好,当他们走向社会以后,成功的概率也更大。相反,那些从小缺失父爱,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他们内心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变得易敏感,他们容易情绪化,也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

俊博已经17岁了,正常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朝气蓬勃、大方活泼,可俊博恰恰相反,他不善言辞,扭扭捏捏,人前极易害羞。

俊博每次在小区里见到熟人长辈都不打招呼,倘若有人主动和他说话,他也只是僵硬地一笑,然后便逃也似的走开了。

在学校,俊博很少和同学一起玩耍,你更看不见他在篮球场、足球场驰骋的身影,他喜欢托着两腮静坐,文静、腼腆得就像一个小姑娘。

俊博这样一个青春期男孩,不淘气不叛逆,违反性别特征的现象,与他的爸爸有很大关系。俊博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常年驻外,一年最多回国两次,所以基本上俊博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俊博妈妈性格温柔,甚至有些逆来顺受,受妈妈的影响,所以俊博从小胆子小、不自信、易害羞、文静阴柔,受了欺负也不言语,缺少男子汉应有的阳刚、勇敢之气,这是典型的性别错位。

一次在商场里,因为人多,俊博穿过人群时不小心碰了一下身前的妇女,结果那女人揪着俊博大骂,说他小小年纪就耍流氓。而俊博羞得满脸通红,又急又委屈,眼泪马上哗啦啦地往下流,却完全不知道如何解释。

看到这里,列位爸爸你还敢缺席对孩子的教养吗?孩子一旦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都将受到限制,在孩子的教养上你做“甩手掌柜”,孩子的人生极易崩毁。

其实中国的爸爸也不容易,他们也是想先把事业搞好,然后才有能力给孩子一个好未来。殊不知,不陪伴孩子,我们赚再多钱也没用。

孩子的童年,只有那么几年,如果爸爸连这几年都舍不得陪他,都不肯挤出时间尽心教导他,那么等他慢慢长大,缺陷形成,你便真的无能为力了。

正如龙应台所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