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妈妈,平时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树大自然直,孩子不用管”。
她的孩子从小聪明伶俐,于是这位妈妈更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聪慧,无须管教也能出人头地。
后来,孩子迷上电子游戏,上学逃课,老师要求家长批评教育孩子,但这位妈妈却毫不重视。结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只好留级一年。此时她才恍然醒悟,以后再也不说“树大自然直”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如果完全脱离了规矩限制,就会彻底放飞自我。原生家庭的民主和自由是必须有的,但又必须是相对的,相对的民主与自由才能划定孩子的是非界限,使他们在成长的路上不至于跑偏。
然而,令人头疼欲裂的是,有时我们绞尽脑汁给孩子量身定制的善意条款,熊孩子们一言不合就推翻,完全不管我们伤心不伤心,上火不上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个行为,在他自己看来都有绝对的理由。
孩子的行为在他自己看来,总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不过在我们看来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成立的。
一旦我们认为“不对”,我们就会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强力压制,以为说一不二地制止,给孩子施压,他们就会印象深刻,就会知错改错。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觉得有理由这样做,却被凶悍指责,委屈的情绪上来了,全盘不接受也是可能的。
亚宁读初中的时候,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妈妈却简单粗暴地禁止他“玩电脑”,要求他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并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必做多少作业、多少遍练习,这种做法引起了亚宁的强烈不满。
亚宁心想:“我学习电子信息有错吗?互联网时代,不懂智能和文盲有什么区别?既然妈妈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我也不做她想让我做的事情。”从此,亚宁学习态度极其消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但亚宁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妈妈怒气冲冲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所有的反抗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不满。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成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小时候,他们无法意识到这种束缚与限制,就是意识到了也无力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一个新的自我在迷蒙中跃跃欲试。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么的严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长的力量还不足以挣脱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识的束缚,这时候的孩子正承受着蜕变之苦,体会着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会产生种种叛逆的举动,目的只是想以此来显示自我的存在。
在家长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家长也正好暴露了这叛逆的根源——过度呵护所演变的压制。正是这种看似善意的温柔的束缚,让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在指责孩子不听话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缚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理解。
不懂孩子的家长,即使再爱孩子,也教育不好孩子,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
陪伴孩子成长,是妈妈一生最温暖的时光,可又是一场鸡飞狗跳的对抗。妈妈们竭心尽力守护规则,孩子们一门心思打破桎梏,双方难道真的就无法平衡吗?不,不是的。其实,只要我们找到孩子破坏规则的原因,自然能够给予他们相对的自由和民主,引导孩子在有规矩的世界里,自由地呼吸,自在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