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习惯性防卫,孩子不再固执到底(1 / 1)

淳瀛这个小家伙相当固执,只要他认准的事,谁说话都不好使,而且对于别人给予的善意,他总是表示质疑。因此,尽管小家伙长得漂亮,学习也好,但老师和同学们却并不十分喜欢他。

在爸爸妈妈面前,淳瀛更是固执到了极致。

小学毕业后,妈妈为淳瀛选了一所离家较近的重点中学,而淳瀛却一意孤行去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他不是喜欢走远路,而是拒不接受父母的安排。

淳瀛有鼻炎,妈妈配来滴鼻药水,他却故意假装不小心把药瓶摔碎了。

妈妈希望他去补习英语,他在补习班上就故意不听课。

爸爸平时工作忙,找机会想跟淳瀛聊聊,他却把房门一关,任父母千呼万唤,他也不出来……

淳瀛的父母急坏了,这熊孩子脾气这么固执,将来到了社会上是一定会吃大亏的啊!

生活中,像淳瀛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明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告诉他怎么做才对他有好处,他却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无情地拒绝我们的提醒,令我们又气愤又苦恼。

痛苦之余,我们也百思不得其解——这熊孩子怎么就这么固执呢?

其实,孩子的固执往往出自“习惯性防卫”。通俗点说,孩子并不是真心觉得我们的提醒不对,而是出于单纯的、自我防卫的习惯,才对别人的提醒、建议、帮助、安排等予以本能排斥。对孩子来说,这只是一种幼稚的自我保护。

比如,在做题时有同学好心告诉他,这道题这样解不对,事实上这样解确实不对。不过,有的孩子会欣然接受,表示感谢;有的孩子则毫不领情,冷酷地拒绝:“省省吧,我才是对的!”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的头脑并不是客观理智的,他们只是在保护自己——对个人评价的自我保护。

事实上,当有人试图给孩子提供建议、评价、提醒时,孩子在接收对方信息的时候会自动过滤内容——他的话是否符合我的心意,是否是对我的赞誉,是否对我有利,等等。

这个时候,“习惯性防卫”会对孩子的反应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实,有的孩子容易和别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并不是他天性里带着“打架基因”,而是他在“习惯性防卫”。

在“习惯性防卫”的影响下,孩子有时会让人觉得偏执、固执,看上去不可理喻。而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家长无可奈何之下往往就给孩子贴上了“顽固分子”“小倔驴”的标签。从此,孩子成长在父母给定义的标签里,以至于到了最后,我们也分不清是父母的定义框架了孩子,还是孩子的“一意孤行”形成了生命的框架。

诚然,固执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可以使孩子更加坚定自我价值,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不逆来顺受,不随波逐流。然而,正确的固执应该是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不是一意孤行,撞到南墙不回头。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我们帮助他卸下“习惯性防卫”,化解“固执”对其人生可能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

(1)让你的民主有它的底线。我们一直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营造民主氛围,给予孩子一个民主的成长环境,但民主也要视情况而定。

有些妈妈过于强调家庭教育中的“民主”二字,不管什么事情都寄希望于通过“晓之以理”来解决,结果,理没讲成,孩子却被纵容坏了,变得越发任性和固执。家庭教育中的民主也应有个底线,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我们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如果孩子还很小,心智未成,还非常“不懂事”,那么,带有少许强制色彩的教育仍是必不可少的。

(2)教孩子学会倾听。妈妈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应该多倾听一下孩子的看法,多问问“孩子你怎么看?”“你觉得怎么样?”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倾听。同时,也要强化孩子的“征询意识”,让孩子在日常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乐于征询别人的意见,接纳别人的建议。日久天长,潜移默化之下,孩子的“习惯性防卫”自然而然就会被弱化。

(3)以积极暗示代替直接指导。积极的暗示能够尽量避免沟通双方出现分歧,能够尽量避免对立情绪的升级。在家庭教育中,暗示往往比命令和要求更有效,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固执的孩子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指导,他甚至会因此反其道而行之,但如果我们把意见和指导调换成暗示模式,甚至让孩子觉得想法是他自己的,就能极大地弱化孩子的“防卫”和“对峙”意识。从小接受积极暗示的孩子,往往心思通透、八面玲珑,固执在他这里是不存在的。

(4)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即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表现出不成熟的固执。比如,面对朋友、长辈的批评或建议,展现出强烈的对抗情绪甚至是攻击意识;又如,在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不是抬杠就是争吵。如此种种,势必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希望孩子不固执,我们首先要做到不固执,给孩子做一个好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