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一位妈妈焦急地来到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的女儿受到坏人威胁,从家里拿走了5万元钱。
在派出所,那位女士的女儿任妈妈怎样规劝、责问,就是一言不发。后来,还是一位年轻警察主动和小姑娘“套近乎”,和她谈了几句当下热门的明星和流行的服饰,两个人熟络起来,才慢慢套出了女孩的实话。
原来,是女孩自己偷了家里的钱,用2999元钱买了一部自己喜欢的手机,剩下的钱一分没动,都被她藏了起来。那么,女孩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惊天大案”呢?
女孩表示,前几天晚上,她和同学通电话的时候,妈妈因为她聊天的时间长而当场大声训斥她,让她和电话那边的同学都很尴尬。挂掉电话以后,她和妈妈理论,进而升级为争执,若不是爸爸及时回来,她险些就被妈妈打了。
第二天,她看到妈妈往床头柜里放了不少钱,她瞬间报复心起,就趁着妈妈不在家把钱一扫而空。拿到钱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了一部新手机,办了新号,这样以后打电话就不会被妈妈监视了。
民警将孩子的话告诉了她的妈妈,并嘱咐女孩妈妈好好和她沟通。事情至此,妈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女儿表达了歉意,告诉女儿以后一定会尊重她的朋友,再也不会那么做了。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激,从自己卧室的床底下拿出了装钱的鞋盒子,一场母女之间的误会风波就此结束。
可以看出,女孩不是什么“坏孩子”,也并没有像妈妈说的那样被人胁迫,只是因为妈妈没有尊重她的朋友而激发了她的“报复”心理,而妈妈后来直接武断地认为女儿被胁迫偷钱更加疏远了母女之间的距离。直到最后,有人愿意倾听她的心声,她才把这一切吐露出来,一场误会才得以解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朋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父母的关心,也最愿意和父母交流,特别是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交流更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挣脱父母的束缚,如果缺乏父母的理解,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紧张,甚至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不愿意倾听、理解孩子,最终可能会丧失倾听的机会,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了。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孩子向父母倾诉的愿望本是天生的,却因为种种原因形成障碍,倘若父母希望亲子沟通重新变得畅通,就需要重新给孩子营造倾诉的环境和气氛。当父母能以良好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倾听孩子诉说时,孩子才能从父母这里获得亲切感和安全感,才愿意给予父母信任感,那么,沟通就会变得顺畅。
然而,实际生活中,宠溺子女的父母比比皆是,却少有人正视孩子的人格尊严。倘若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或疑惑,向父母寻求帮助或答案时,许多父母一言不合就会打断孩子的话,张口闭口都是大道理,又或训斥,又或打骂,孩子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咽回去,亲子沟通的障碍由此越来越多。
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平心静气,以对等的态度和孩子认真沟通呢?
莹莹今年上初一。近期,莹莹妈发现女儿有点不对劲,经常一个人发呆,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以前那个活泼爱笑的女孩不见了。莹莹妈敏感地推断,女儿一定是遇到事情了,她需要和女儿敞开心扉谈一谈。
这天吃过晚饭,妈妈让爸爸去公园散步,随后来到莹莹的房间,拉着莹莹的手说:“我宝贝女儿最近好像有心事,怎么样,是否可以跟你亲爱的老妈透露一下?”
莹莹低下头,红着脸,张张口,终究没有发出声音,接下来就是一阵沉默不语。
看到女儿欲言又止的样子,妈妈继续诱导说:“莹莹,你是大姑娘了,人长大以后都会有心事。我不是一直跟你说,我既是你的妈妈,也是你的闺蜜,你遇到了什么烦心事、碰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都可以跟妈妈说,妈妈就算帮不上忙,也可以和你一起承担啊!你觉得,妈妈还不足以得到你的信任吗?”
又是一小阵沉默,莹莹终于抬起了头,小声说:“妈妈,这件事我不太好说出口,怕说了以后,您不理解,或者做出什么过激行为。”
莹莹妈妈心里确实有些忐忑,但还是笑着说:“傻姑娘,你老妈也是从你这个年龄过来的,有什么事情不能理解?你说说看,兴许妈妈也遇到过呢。”
莹莹终于鼓起来勇气:“妈妈,我的同桌浩然您知道吧。”
“知道啊,那个男孩子不错,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成绩也很好,老师经常在班级群里夸奖他。”
莹莹接着说:“我和他关系挺好的。他虽然综合成绩比我好那么一点点,但数学成绩一直比我差那么一点点,所以早自习的时候,我经常帮他补数学。可是上周一,他说……”莹莹停顿了一下,羞红了脸,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说:“他竟然说他喜欢我。妈妈,我该怎么办?我不想失去这个朋友。”
莹莹妈妈终于知道了这些天来女儿心神恍惚的原因,她知道,这件事情挺棘手,必须帮助女儿把它处理好。想到这里,妈妈拉起女儿的手说:“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这有什么难办的?这说明我的宝贝女儿长大了,而且她很优秀,否则怎么会被优秀的男孩子喜欢呢?妈妈很高兴,而且你能和妈妈说这件事,妈妈更高兴了。不瞒你说,妈妈上初中的时候,也被男孩子表白过。”
“什么?妈妈你没骗我吧?”莹莹瞪大了眼睛。
“当然没有,你老妈是爱说谎的人吗?那时候老妈上初二,比你大一点点。你姥姥家的邻居家里有一个男孩,高高壮壮,长得很帅,每天骑自行车带我上下学。”
“老妈,这件事老爸知道吗?”莹莹狡黠地问道。
“保密!你念念不忘的那条裙子还想不想买了?”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一开始,老妈觉得没什么,单纯的认为是邻家大哥哥照顾小妹妹,直到有一天,帅哥给妈妈写了一封信……”
“写了什么?文采好不好?你是怎么回应的?”
“当然是说喜欢你气质出众、貌美如花、温柔可爱的老妈了,文采那是相当的好。不过,你老妈当时就告诉那位邻居帅哥,我想要他这样一位哥哥。后来,他就真的成了我的哥哥,我们这种异姓兄妹关系一直持续了好久,直到妈妈大学毕业落户到这座城市,而他定居广州,才逐渐失去了联系。”
停了一下,妈妈接着说道:“莹莹,现在你也长大了,妈妈相信你能处理好这件事情。作为过来人,妈妈给你个建议,你可以和浩然聊一聊,告诉他,现阶段保持这种纯洁的朋友关系很好,大家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但不要有别的想法,因为你们还没有真正长大。妈妈相信,浩然一定能够理解的。以后如果你有什么难题,随时和妈妈沟通好吗?宝贝女儿,别难过了。”
“妈妈,谢谢您,您真是我的好妈妈!我犹豫了好久,都不敢跟您说呢!”莹莹释然了,笑容很灿烂。
这就是美妙的沟通,它依赖于诚恳的倾听。如果父母没有“倾听意识”,没有耐心听孩子将话讲完,或者一言不合粗暴打断,又或者强行将自己的意志压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孩子无论对父母说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的重视,他们只能把心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关系疏离,父母不能走进孩子心里,不能读懂孩子,正面管教又从何说起。
另一方面,孩子说话的愿望始终被压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抗情绪,稍有不慎,就可能心理成疾。
那么,在沟通方面,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创设一个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从而与孩子建立起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1)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进行交流。每个人在高兴的时候都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当孩子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家长和他交流最容易。这个时候,家长能够利用他的情绪,让他讲一下班级里发生的趣事,从而引起话题。如果不高兴的时候,家长也能够通过及时的关心来了解到底是什么事情使他不高兴。
(2)有一个固定的交流时间。交流时间可以选在吃饭的时候,或者睡觉以前。可能吃饭的时候说话不算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有的孩子确实在吃饭的时候注意力比较集中,情绪也比较高涨,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多了解一下他的学习状态以及学校中的生活。而在睡觉以前,短暂地聊会儿天,既是对一整天的一个小总结,也能够使孩子睡得更踏实和香甜,即使是在做梦,也会感觉到有爸爸妈妈陪着自己,心里有一种安全感。在孩子3~4岁的时候,他的秩序感发展得很迅速,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能够使孩子感觉到安全感。
(3)学会“拿自己开刀”。并不是每次家长和孩子谈话都能引起孩子的回应。有时候,孩子会以“我今天很累,先不说了”为理由,来拒绝与家长的交流。这个时候,家长不妨尝试着自告奋勇一下,先拿自己“开刀”,讲讲自己今天一天都遇见了什么事情,读了什么书,见了几个朋友,等等。当家长讲完,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争着抢着和你说他今天遇到的事情,读过的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就会了解到孩子生活及学习的状态。
(4)孩子不愿意说的时候,不要强迫他说。有的时候孩子不愿意说了,家长可以装作彼此欢快地聊天的样子,可以抢着说出自己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不甘于被冷落在角落里,往往会主动地凑上前来“听我说,我也有故事要讲”。
(5)父母要放下强烈的自我意识。父母要懂得亲近孩子、了解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到孩子的意见、想法。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要用积极的态度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无论孩子表现得多么失控,父母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情绪也跟着失控起来,可以做做深呼吸,平静自己的心情,之后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处理负面状态时,不宜谈谁对谁错,因为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如果此时在谁对谁错上争论,只会进一步恶化双方的关系,可以用“对不起”“我爱你”等词语去抚平激动的心,等到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再继续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