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道:“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首先给你一锤的是中年危机。
2018年1月份,一则视频刷爆了朋友圈——河北省唐山市取消了外环路上的收费站,被遣散的收费员组团去公司讨说法。一位女性很气愤地说:“我现在啥也不会,你说裁员就裁员,让我怎么办?我们来的时候都很年轻,现在36了,人家都要30以内的,一听我36了,对不起,我们不要你。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里,我们学东西也学不了,比20多岁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欢我们这样的劳动力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你说裁员就裁员,你让我怎么办?”
当时大家是把这件事当笑话看的,不少人嘲笑收费员起点低、懒惰。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起点并不低的中等收入阶层群体和高学历人群也有了同样的困扰,金融互联网公司大规模裁员,一篇《百万年薪38岁清华男被离职》又刷爆了互联网。
寒冬突然就来了。这次裁员的主要对象,除去还没过试用期的人,35岁以上的老员工首当其冲。
一
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所以每年大批的人参加国考。很多有知识的人在考试上比较拿手,当工作不稳定了,就想考公务员然后找个更稳定的工作,可是发现年龄要求都是35周岁以下。
最近这几年,在竞争激烈的高薪行业,35岁已经变成了一条分割线。辞退超龄员工是很多企业心照不宣的秘密。
职场两条线,横线是职务的天花板,竖线是年龄的天花板。在多数企业,一旦碰到天花板,又不能发挥超常的价值,距离被迫离开企业就不太远了。某个大企业的人说,年底人员调整,隔壁部门分过来一位70后的老哥,从央企的二级公司部门副总变成普通员工,年龄上比上面三层领导都大,非常尴尬。有些人被降职留用其实算不错的结局了,多数人根本没办法在一个企业工作到退休。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是:一技傍身走天下,学个一技之长,一辈子不愁没饭吃。可是多数人工作以后并没有太多的长进,他们学到的技能无非就是PPT、Word、Excel。以前工地搬砖,现在写字楼搬砖。一个新人培训三到五个月,就可以上岗。
新兴行业里风头无两的是互联网,这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大发展带来的红利和高收入让不少借东风的程序员有了幻觉,以为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佼佼者,开口闭口就是技术大牛,在哪儿不好混?等到了30岁,突然发现有的企业是35岁就开始劝退,有的企业40岁裁员……
总有人告诉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确实任何时候都有幸运儿和特例。但作为普通人,还是要服从统计学规律。
LinkedIn《职场人转折点报告》有个数据(图11),人生可能遇到的转折点从23岁开始,27~30岁达到小高峰,31~35岁达到大高峰。
图11 不同年龄遇到人生转折点的百分比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人生任何时候都存在可能性”固然没错,毕竟褚时健75岁创业还成功了。但是对于普通人,准备得越晚,开始得越晚,取得成就的概率越小。
对于行业内厉害的那些人来说,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的群体,他们之前积累了强大的资源,或者进入了公司高级管理层,或者在公司有股权。他们是职场的幸运儿,他们的选择比较多。
大多数人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
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算是高收入的群体了,然而在这两个行业,当年龄超过35岁,就要受到行业歧视了。
尤其当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红利期过去之后,两个行业都经历了大规模的裁员和降薪。而且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强度又大,基本上都是996。当超过35岁的年龄之后,有多少人能熬得住?况且当一个人超过35岁之后,还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不得不抽出时间照顾家庭。
即使一个人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也很难轻松。你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即使公司的顶头上司不说你,下面人的唾沫星子也要淹死你了。
这种现象并不是我们国家独有,在欧美那边也差不多。越生猛的公司,员工的平均年纪越小,虽然没人敢像国内这么明目张胆地把年龄歧视说出来,但它们都是这么做的。
2016年,亚马逊员工平均年龄31岁,谷歌员工平均年龄30岁,脸书员工平均年龄28岁。均龄38岁的老牌公司IBM,不久前被ProPublica报道,2017年这家公司采用各种办法裁减40岁以上的员工。
在国内的某家公司,1985年之前出生的员工已经是高龄了,招聘全部都要CEO特批,有的部门招聘1990年之前出生的员工都要CEO审批了。
超过一定年龄,就业压力就会加大的状况以后会成为常态,毕竟互联网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连三、四线城市都快饱和了。当互联网增长放缓,高薪的岗位就少了。每年又有大量毕业生加入,可以替代高薪的高龄员工,我们称之为工程师红利。
很多年以前,大批70后和80后的父母在一个企业生根发芽,尤其是那种有幼儿园、学校、食堂的国企,几乎进去就是工作一辈子。这给很多人童年时留下的印象太深,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最不济也能找个公司安安稳稳混到退休,现在这种事早就不复存在了。这些长幼有序、温馨无比的公司,如果没有垄断资源,一个个都悄无声息地倒闭了。
二
现代企业体系中,尤其是资源福利体系完善、培训系统完备的公司,把一个刚刚毕业的行业新手培养出来,慢的话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他们精力充沛,能适应高强度工作,性价比还高。
在10年前,多数人都信奉的一句话是:“35岁以上还要找工作也太失败了吧,混到这个年纪谁不是靠内推。”然而今天,哪有那么多岗位给你内推。在一个正常的公司,一般人的天花板就是中层,也就是成为总监级别的人,总监级正常的被替换的年龄在45岁。普通人没有特别的际遇很难突破这个层级,但你要看到,后面还有将近20年的时间才能退休。
最近几年,除了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等竞争激烈的高薪行业,其他很多传统行业的职业年龄淘汰线也到了40岁,没啥特殊技能超过40岁就要特批。一个人30多岁当上总监,春风得意,抬头一看,离退位的时间也没几年了。
大公司的总监虽然只是中层,但要想获得这个位置也没那么容易,除了高智商和情商,还需要点运气和机遇。对这个级别的人,老板非常没有耐心,可以发你百万年薪,但要是半年不出成绩,对不起,你另谋高就吧。其实能忍半年的算好老板了,有的不过两三个月耐心。
还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掌握核心竞争力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要知道大公司不可能让你不可或缺,每个人都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
能熬到退休、收入越来越高的行业越来越少,例外的可能就是医生、律师、手艺人这种吃资历的行业了。
三
只说问题,不说解决方案,那是卖焦虑,但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解决。你越觉得离不开这个岗位,最后被淘汰的可能性就越大。身边比较成功的,都是未雨绸缪早早开始准备的,或者是把自身多年积累发挥到极致的。
你25岁和35岁的人有同样的水平,你是公司性价比最高的资源,但是你35岁还只能做30岁的事,那你就是公司性价比最低的人力资源。
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在以前的年代还有可能性。然而在人才济济的今天,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TOP级的巨头企业,管理层被裁以后找不到出路的太多了。
社会上出现的突然被迫“被动创业”的高收入高学历人群,很多人都是因为找不到同级工作,最后无奈创业了。人到中年失业以后,发现这个社会已经不再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只能自己干了。这还是已经熬到中层以上的人群,还有熬来熬去都是公司底层的人,替代起来更是容易。
我以前在某篇文章里讲过,这世上没什么东西是能一辈子稳定的。过去十年的稳定,在每十年的社会变革中都会被剧烈冲击,居安思危往前走是一个人要考虑的事。这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时代如飓风,岁月静好从来都不存在。要学会滚自己的的雪球,寻求投入小、潜在杠杆大的东西。
为了避免中年的职业危机,不管是上班还是准备创业,都该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副业,利用自己的技能资源或者工作经验,做一些可积累的事,越早积累越好,越早积累越容易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大家都知道纸媒这些年在走下坡路,这两年停掉的报纸和杂志不计其数。可是这几年从纸媒出来的创业者也不计其数,写微信公众号不过是他们以前的副业,很多人都过上了比过去更富有、更自在的生活。
2013年,还在《外滩画报》做总编的徐沪生已经是当时上海薪水很高的总编了。从那时起,他就意识到纸媒要走下坡路,因为纸媒的订阅量越来越少了,于是他开始筹备“一条”。2015年5月,《南方都市报》的记者方夷敏辞去工作,开始专职打理自己以前业余时间创作的微信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为了避免中年的职业危机,你需要和他们一样,除了努力工作,更要在空余时间认真琢磨下副业,花点心思在上面——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能通过副业认识将来和你一起创业的合伙人。和通过副业认识的知根知底的人一起创业,远比拿着可观的薪水来挖你的公司可靠得多——有你自己的根据地,远比在别人的地盘上打拼有前途。
人的发展,无非就是纵向和横向这两个方向。
一个人的纵向发展就是从工作上着手,努力升职。在一个公司往上攀爬,因为领导的岗位有限,能打拼成领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成了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也会面临到年纪被迫离职的问题。
一个人的横向发展就是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资源发展副业,就像上面的徐沪生、方夷敏一样,尽量做投入小、边际杠杆大的东西,尤其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试错成本小的。只要做得稍微出色,赚到钱并不难,更关键的是,你会慢慢地拥有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另外,你要早点学会理财和投资,学会提升自己的被动收入。要注意的是,别临时抱佛脚,贸然理财和投资。尽管人们常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可是你如果对理财知识一点都不懂就突然去理财和投资,基本上都会掉进陷阱。这几年很多人掉进了不断爆雷的数字货币、P2P陷阱里,说到底就是毫无理财的知识就开始理财造成的。
(1)??本文创作于2020年6月。
(2)??本文创作于2020年4月。
(3)??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常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Traded??Fund,简称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
(4)??Roll??yield:顾名思义,就是roll这个动作产生的yield。期货合约到期日的期货价格等于现货价格。令现货价格为St,下一期货合约价格为F。换仓即,以St卖掉上一个合约,然后花F来买下一个合约,于是roll??yield=(St-F)/St。
(5)??本文创作于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