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书洛阳名园记后(1 / 1)

李格非

李格非曾写过《洛阳名园记》,记述了洛阳城十九座名园的盛景。这篇文章从洛阳名园的兴废联想到洛阳城的盛衰,而洛阳城的盛衰又关系着天下的治乱。他列举了唐朝王公贵戚奢侈**乐导致亡国的事迹,告诫统治者引以为戒,表达了作者对北宋国势危殆的忧虑。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殽、渑之阻a,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b,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c。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d,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e,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f,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g,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h,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

注释

a殽:同“崤”,崤山。渑(miǎn):古关隘名。

b走集:交通要道。

c受兵:遭遇战事。

d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e蹂(róu)蹴(cù):一作“蹂践”,**的意思。

f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g囿(yòu):园林。

h治忽:治理和怠慢。

译文

洛阳地处天下的中央,挟着崤山、渑隘的险阻,正处在秦地、陇地的要害,是赵、魏之间的必经要道,可以说是四方诸侯的必争之地。天下太平无事则罢了,一旦有战事发生,洛阳就会先遭受兵乱。因此我曾经说过:“洛阳的盛衰,就是天下太平与混乱的征兆啊。”

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营造馆舍府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处。到了唐末战乱流离失所时,再到五代时期的残酷战祸,洛阳的池塘竹树在兵车的践踏之下变成土堆废墟,高亭大榭也被战火焚为灰烬,它们都随着唐朝的灭亡而一道消失了,没有幸存下来的了。因此我曾经说:“园林池苑的兴废,就是洛阳盛衰的征兆啊。”

天下的太平与混乱,通过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来;洛阳的盛衰,通过那里园林池苑的兴废可以看出来。那么写《名园记》这样的作品,我难道是做无用功吗?

唉!公卿大夫刚到朝廷任职,就放纵自己的私欲,只为了自己,却忘记天下的治理得是好是坏,想以后退隐了再来享受这种园林之乐,可以吗?唐朝的灭亡就是前车之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