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铁演讲”相当于是一次战前动员,普鲁士人很快就开始了统一的步伐。
德意志统一的序曲,是“普丹战争”(Second Schleswig War)。
普丹战争,又被称为“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在公元1848年还爆发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First Schleswig War)。
我们知道,想当年丹麦人也曾经是早期的北欧小霸,在“卡尔马同盟”时期,丹麦人曾经挥师南下,拿下了原属于德意志王国地盘中的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1)。
但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如今的丹麦早已今非昔比,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丹麦人就站错了队。当时丹麦人跟着拿破仑摇旗呐喊,最后导致了在战争中丹麦海军被英国人打得损失大半。战后的维也纳会议对丹麦人进行了清算,将原属于丹麦王国的挪威,交给了瑞典。从此之后丹麦王国的版图中就失去了挪威(除了冰岛和格陵兰),而瑞典则同挪威合并成了新的瑞典王国。
丹麦走向衰落,很快就被身边的普鲁士盯上了。
于是,石勒苏益格的问题被旧事重提。
当时的现实情况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石勒苏益格虽然在语言上有德语、丹麦语等种类,但在人种上已经大多数都是丹麦裔。而荷尔斯泰因,丹麦人则并没有消化掉,基本上还是说德语的德意志民族。那么丹麦人的想法是,既然如此,丹麦裔的石勒苏益格回归丹麦总可以吧。但丹麦人的想法遭到了当时的德意志邦联的唾弃,德意志人认为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是一体的,不应该分开。
于是,一言不合就开打。
这场战争最后持续了几年,双方总共阵亡几千人,并于1852年签订了《伦敦议定书》(London Protocol),议定书规定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两个公国作为一个整体永不分离。
当然,如果铁了心要恃强凌弱,总是还能够找到借口的。
1864年,普鲁士人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好借口同丹麦再次开战。普鲁士还拉上了奥地利一起,捍卫“德意志邦联”的共同利益。
普丹战争爆发。
普丹战争,其实单凭普鲁士的力量也可以完虐丹麦。
普丹战争的时代,比克里米亚战争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军事革新也集中体现在了枪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当时的普鲁士军方,已经拿到了一种叫作德莱赛M1841针刺击发枪(M1841 Dreyse needle gun)的武器,并且秘而不宣。
所谓的德莱赛M1841针刺击发枪,是世界上第一种后装式的新式击发枪。这种枪的最典型特点就是,子弹已经不需要从枪口处装入枪膛,而是在枪管后端上膛。那么配合这种后装式装弹特点,纸壳弹也无须再用牙齿咬开,火药就和纸壳弹整合成了一个整体。子弹击发的时候,枪膛后部设计了一个撞针,撞针刺破纸壳弹后部的弹药,则子弹就可以顺利发射出去。
如此一来,M1841的装弹效率极大提升,并且由于子弹由后部装入,因此已经无须士兵站起来用推杆从枪口处往里推子弹。这样一来就简化了装弹流程,士兵们不用频繁起身,还可以在卧姿、跪姿、站姿射击模式之间随意切换。
这样的枪械革新,已经非常接近今天我们看到的制式步枪了。
毫无疑问,M1841步枪的问世是划时代的。
然而真实情况是,俾斯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奥地利一起参战。
实际上,奥地利的参战怎么看都是别别扭扭的。首先奥地利和丹麦在陆地上就完全不相连。奥地利,普鲁士与丹麦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北宋、辽与金的关系,或者说类似于南宋、金与蒙古的关系。即便是联辽抗金,或者联金抗蒙,最后打下来的江山也不接壤,宋朝也肯定捞不到好处。此外,对于奥地利来讲,自身都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境内的波希米亚人,克罗地亚人等就不说了。第二大民族的匈牙利人一直在搞事情,希望能够独立,或者至少是在政治上获得与奥地利人平起平坐的权力。
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奥地利人居然跟着普鲁士人一起出兵。
不得不说,奥地利人为了保全自己在德意志邦联的面子,连里子都不要了。
当然,大国们的态度同样很重要。
俾斯麦的外交原则是,绝对不同时得罪一个以上的欧洲强国。当时的英国政府,害怕德国人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海权崛起,因此整体上持反对态度。但同德意志汉诺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英国王室,却对俾斯麦持支持态度;同样首鼠两端的还有俄国人,俄国人虽然不希望普鲁士扩张,但因为自身实力的问题,他们只敢吼一下抗议,而不敢直接援助丹麦;法国的拿破仑三世,则被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搞得有点晕头转向,他在表态中表示不支持丹麦。
实际上,在最终的普丹战争中,奥地利人压根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因为新式武器的参战,让普鲁士人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况且,面对丹麦这样的弱旅,普鲁士人还犯不上大开杀戒,血流成河。
这一次的双方阵亡人数,甚至还远远小于上一次。丹麦军人战死了一千五百人左右,而普奥联军一边,伤亡和被俘的总数加起来,只有一千七百人左右。
战后分赃,普鲁士得到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得到了荷尔斯泰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