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专家(1 / 1)

其实,对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法国来讲,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对于法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意大利的最终统一,同拿破仑三世的个人选择,有着莫大的关系,毕竟当时的拿破仑三世算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即便在当时,对于拿破仑三世支持意大利统一的做法,法国国内也有很多反对的声浪。因此在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开打之后不久,法国人就和奥地利人达成了媾和。

所以,意大利统一等于是法国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捞到。

就拿破仑三世本人来讲,他是那个时代的列强政治中,一个自诩英雄的人。就实际情况而言,拿破仑三世也的确帮助法国摆脱了维也纳体系的窠臼,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但如果落实到很多欧洲外交实例而言,拿破仑三世的选择往往看着灵光一闪,却经常虎头蛇尾。尤其是这位自负的皇帝经常感情用事,如此性格在外交战线,则经常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事实上,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之后,真正享誉欧洲的外交家,是普鲁士的首相——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Prince of Bismarck)。

中文语境中的俾斯麦,往往有“铁血宰相”说法。

事实上,这样的称呼已经严重曲解了“铁血”,也严重曲解了“宰相”。

俾斯麦并非一位穷兵黩武的人,恰恰相反,他是当时的一位外交专家。如果反过来讲,当时的俾斯麦如果真是一个赳赳武夫,恐怕在当时五强争霸、均势外交的欧洲,就不会有后来的德意志统一了。

大家的误解,往往集中在“铁血演讲”这件事情上。

如此一来,我们就先看一看“铁血演讲”的背景。

我们知道,二次欧战“三十年战争”,将一盘散沙的德意志王国打得元气大伤。从那个时候开始,民族主义的想法就已经在德意志王国出现。然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显然已经不可能担起一统德意志的重任。

首先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本身,也在三十年战争中受到了极大伤害,其国力并不足以扛起这样的大旗,何况南部还要应对异教徒的奥斯曼土耳其。其次,奥地利自己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哪怕是其几个核心行政区,比如波希米亚的捷克人,匈牙利的马扎尔人,这些统统不是省油的灯。另外,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中,崛起之后的普鲁士,已经同奥地利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两家分别为新教和天主教的守护者。

自从有了普鲁士,德意志统一的主导者,也就有了新选项。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拿破仑战争,战争之中普鲁士和奥地利还有其他德意志邦国并肩作战,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同样是在战争期间,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主动改自己的皇帝称号为“奥地利皇帝”,随后神圣罗马帝国即被拿破仑解散。这样的心路历程,德意志人在政治军事上呼唤出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但对于奥地利人来说,拿破仑战争并没有什么政治加分。

但即便如此,战后德意志诸邦组成了一个连统一议会都没有的德意志邦联(German Confederation),依然选择了名声在外的奥地利作为名义上的共主。

政治军事上需要统一,经济上也是如此。当时的德意志诸邦,最多的时候拥有一千多个政治实体。很多小邦国不仅有自行制定关税的权力,甚至还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当时从英国出产的工业品,在德意志诸邦从西到东横穿一次,中间需要交十几次关税,还要更换十几种货币。这样的情况持续存在,对于操同一种语言的德意志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所以,德意志统一是必然的,只是要看时机,看形式。

从形式上来讲的话,当时就有“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的说法。大德意志的意思是统一之后的德意志,除了说德语的德意志民族之外,还要加上奥地利帝国的疆域,组成一个多民族的,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而小德意志则由普鲁士倡议,建议组成一个纯粹的德意志人的国家,而排除奥地利在这个未来的统一德意志之外。

作为一个实力飞速增长的,以新教立国的国家,普鲁士说到做到。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

德意志关税同盟就有意识地排除了奥地利的参与,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德意志一统江山的雏形。当时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已经做到了经济政策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在此基础上,普鲁士人造的火车也可以在同盟内自由穿越。

如此一来,统一的条件逐渐成熟起来。

到了欧洲1848年革命结束之后,当时的德意志诸邦甚至想拥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登基做德意志皇帝。

可见,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

俾斯麦的“铁血演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

“铁血演讲”这个说法同样不对,因为如果说按照俾斯麦的原文来讲,应该是“血铁演讲”(Blood and Iron),而不是“铁血”。1862年俾斯麦发表的“血与铁演讲”的本意是,血代表普鲁士人的决心,铁代表普鲁士人的钢铁生产能力。有了“血和铁”,普鲁士自然也就责无旁贷地成为一统德意志的天选之国。而且这个选择并非源自自由主义,而是源自普鲁士人的强大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