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拉比亚(1 / 1)

所谓的“东方问题”,是一个极具外交辞令迷惑性的词汇。我们用最直白的方式来解读“东方问题”,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好似一场饕餮大餐,欧洲列强英、奥、普、俄、法,好似一群贪得无厌的食客。食客们都做好了享用大餐的准备,但是由于具体如何操作还存在争议,因此就成了“东方问题”。但是,面对如此诱人的一顿大餐,总有坐不住的食客。其中有一个食客,早在开餐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偷偷地往嘴里塞餐前开胃菜了。

对,这个食客就是沙皇俄国。

当时的沙皇俄国,几乎已经消化完毕了整个黑海北岸,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克里米亚地区。沙皇俄国再往前走,跟当年蒙古人的“长子西征”就没有任何区别了。往北,是冲向一望无际的波德平原,而这个计划,显然随着18世纪末瓜分波兰的完成已经实现了;一路向南,则是走喀尔巴阡山南麓,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上,也就是平蹚“多瑙河走廊”。

我们看当时的多瑙河走廊。

首先俄罗斯要遇到的第一个国家叫作“摩尔达维亚公国”。摩尔达维亚公国我们之前提到过,之前巅峰期的波兰,曾经通过控制这个国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了黑海沿岸。摩尔达维亚公国原本是占据了西起东喀尔巴阡山,东到德涅斯特河的这一大片地区。说到德涅斯特河我们其实也不陌生(1),当年传说中的西哥特人就生活在德涅斯特河以西,而东哥特人则生活在德涅斯特河以东。

沿着多瑙河走廊继续往前走,摩尔达维亚公国背后的国家叫作瓦拉几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Wallachia)。顾名思义,这个瓦拉几亚公国就占据着喀尔巴阡山脉以南多瑙河以北的瓦拉几亚平原这片地区。

行文至此,我们也发现了,其实摩尔达维亚公国与瓦拉几亚公国,以及北边的那个接近等边三角形的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三个国家算在一起,大概就相当于罗马帝国时期的达契亚(2)。

经过瓦拉几亚公国再往西,就到了多瑙河沿岸的明珠——贝尔格莱德,也就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境内呈现半独立状态的塞尔维亚公国(Principality of Serbia)。

我们站在沙皇俄国的角度看当时的扩张态势,北路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南路如果按照当年蒙古人的足迹继续走下去,就要依次吞并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这几个小公国——摩尔达维亚公国、瓦拉几亚公国、塞尔维亚公国。

实际上,吃相难看,欲壑难填的沙皇俄国确实也早早就这样做了。几个世纪的俄土战争,让沙皇俄国的国境线不断向前推进。到公元1812年之后,俄国人的边界已经跨过到达了德涅斯特河,到达了更加接近东喀尔巴阡山山脚的普鲁特河(Prut River)一线。为方便管理,俄国人还给西起普鲁特河,东到德涅斯特河的这一占领区,改用了比萨拉比亚(Basarabia)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