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诺夫王朝(1 / 1)

罗曼诺夫王朝初期,不管是对瑞典还是波兰立陶宛,总起来说算是互有攻守。

随后发生的欧洲大战——三十年战争,沙皇俄国虽然站在了反哈布斯堡王朝一边,但总起来说算是隔岸观火。体现自己参与感的口头支援,远大于像瑞典这种贴身肉搏式的直接参与战团,即便和波兰之间也只是象征性地打了几仗。战争结果不痛不痒,也没有太大进展。当年被鼎盛时期的波兰立陶宛所攻占的俄罗斯重镇斯摩棱斯克(Smolensk),依然还掌握在波兰手中。

三十年战争对俄国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站队押宝的正确性。跟英国人一样,三十年战争俄国人虽然没有直接获利,但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波兰立陶宛却在战争中输得一塌糊涂。而且因为远离战争核心区,英国人快步实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内部整合,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并且在海外殖民地的拓展上获利颇丰,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殖民帝国的雏形;而俄国人是相似的,西边的战事跟沙皇俄国远隔关山,而且瑞典人、波兰人深入战局不能自拔。俄国人索性甩开膀子继续向西伯利亚进发,在远东陆地拓展中,闷声发大财。

上帝是眷顾俄罗斯人的,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土地谈不上肥沃,但遍地都是森林湖泊,地下处处都是矿产宝藏。而且自从伊凡雷帝时代翻越乌拉尔山东进西伯利亚以来,沙皇俄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除了破落的鞑靼贵族,就是那些还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本地土著,在他们面前,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火绳枪的俄国人,简直就是天神下凡。由于缺少抵抗,从公元16世纪下半叶一直到1639年,仅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沙皇俄国的扩张就已经到达了今天的鄂霍次克海(Sea of Okhotsk)。

鄂霍次克海,俨然已经是太平洋海域了。

俄国人在17世纪的远东扩张,在时间上和西欧人的大航海时代是重合的。因此在很多时候,欧洲史学家把沙皇俄国在远东的扩张,称为广义的地理大发现的一部分。

虽然我们知道,俄国人当时所看到的贝加尔湖,其实我们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先人苏武在那里牧羊。然而历史的残酷在于,胜利者拥有了现实中的春风得意,同时也拥有了精神层面的左右逢源。这事,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除了在远东的滚滚红利之外,在三十年战争中的站队正确,也让沙皇俄国赚得盆满钵满。战后所确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失败一方被按在地上不得翻身。敢于起来反抗这个体系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也被路易十四背后的法国修理的人不人鬼不鬼。哈布斯堡家族轰然倒地,从此西欧乃至于整个海外殖民地,都成了英法斗争的角斗场。

所以在东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波兰立陶宛一蹶不振,沙皇俄国重新找到了收复故土的好机会。

公元1654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仅仅六年,米哈伊尔的接班人,也是他的长子阿列克谢(Aleksey Mikhailovich),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俄波战争”(Russo-Polish War)。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存在,给了法国人或俄国人仗势欺人的好机会,如果不能趁机痛打落水狗,那就不是合格的欧洲列强了。

战争以哥萨克人反抗波兰统治为导火索,最终哥萨克人与波兰人两败俱伤,俄罗斯人冲入战场,坐收渔翁之利。俄波战争后来打了十三年,一直到1667年,俄波双方签订协议停战。

战争不仅让沙皇俄国拿回了当年丢给波兰人的斯摩棱斯克,俄国人还从波兰人的手中拿到了部分的乌克兰,部分的白俄罗斯。主动挑事的哥萨克人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波兰也吃了个哑巴亏。

从此之后,沙皇俄国对波兰立陶宛全面压制态势已经展开。

阿列克谢之后,让罗曼诺夫王朝达到巅峰的人,是阿列克谢的小儿子彼得一世(Peter I)。

彼得一世对于罗曼诺夫王朝以及后世沙皇俄国的最大贡献,是他在沙皇俄国几乎所有领域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的改革堪称人类历史上的最大最深远的一次改革,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并且在推行的过程中,彼得一世为了排除那些阻挡改革的障碍,采取了十分极端残忍的手段。然而最终,这些改革却为现代俄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彼得一世在年龄上,比法国路易十四和中国康熙帝要小一些,但三个人的执政经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三人的执政生涯在时间上有很大的重合度。尤其是彼得一世,他在位期间俄国人曾经深入到了中国的外东北,并且同康熙帝治下的中国清朝爆发了“雅克萨之战”。并最终在公元1689年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只不过,公元1689年的彼得一世,时年只有十七岁。自公元1682年十岁那年登基,《尼布楚条约》签订时,彼得一世才刚刚亲政。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沙皇俄国在东方除了到达中国外东北,还继续一路向东,占领了今天的堪察加半岛(Kamchatka peninsula)与千岛群岛(Kuril Islands)。

而实际上,彼得一世对沙皇俄国的最大贡献在于西部战线。

为击败当时的北欧小霸瑞典,并且一举夺得俄罗斯人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出海口。公元1700年,年方二十八岁的彼得一世参与了针对瑞典王国的大北方战争(Great Northern War)。又因为这场战争是自第一次北方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东北欧大混战,因此也被称为“第三次北方战争”(Third Northern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