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所以打得如火如荼,还有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18世纪初,欧洲诸强对于海外殖民地的争斗,已经趋近白热化。
殖民地带来的巨大利益,几乎所有欧洲列强都看到了,这块蛋糕谁要错过了谁就是孙子。那么即便如此,自大航海时代开启以来,能够从中分一杯羹的,也不过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不是因为大家都心存善念,而是有的没有强大的造船业,有的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有的则是始终没有腾出手来。
法国就属于后者。
实际上,法国人早年也曾经积极参与海外新航路的开辟,甚至是殖民地的建立。只不过早期的法国圈定的目标是今天的巴西,后来在16世纪中叶,被葡萄牙人赶走过一次。而到了17世纪初,又再次被西班牙治下的葡萄牙击败。
从南美灰溜溜走开的法国人并没有死心,转而开始在北美寻求突破。
公元1605年,法国人开始在今天加拿大的新斯科舍(2)进行殖民拓展。再之后,法国人又建立了魁北克城(Quebec City),于是慢慢发展,逐渐形成了新法兰西(New France)。但是说穿了,法国人拓展的地区大体上都在今天的加拿大,无论气候,水土、温度条件,都远远不如英国人的殖民地更加优越。因此到了后来,法国人沿着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与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南下,逐渐将新法兰西的地盘延伸到了墨西哥湾。并且将英国人的殖民地阻隔并限制在了今天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狭长地带。
除了美洲,还有非洲和亚洲。
公元1624年,法国人在非洲塞内加尔(Senegal),设立了在非洲的第一个贸易站。又过了几十年,公元1664年,法国人在巴黎成立了法属东印度公司(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像荷兰与英国一样,专门用来拓展亚洲贸易与殖民活动。
然而,在海外殖民拓展上,法国却一直被英国压着一头。
法国的宗教比较保守,天主教为先导导致了法属殖民地在活力上、包容性上都无法与英属殖民地相比,尤其在北美;此外就是,法国人的殖民地拓展,早期还是以商贸与转运为主,而没有形成英国人那种从一开始就本着定居移民的标准殖民模式。也就是说,扎根殖民这一点上讲,法国人并没有英国人坚决,也没有英国人的那股子狠劲儿。就法国人来讲,他们更加热衷于争霸欧洲大陆,而英国人在欧洲大陆上没有领土,并没有太多顾虑,因此反而把精力全部集中在了海外殖民上。
英法殖民地的矛盾,早在大同盟战争期间就开始了。
大同盟战争期间,本土的英法开战,同时期的北美殖民地英法战争也开打了。事实上这在后来也成了一种惯例,欧洲本土开打,殖民地肯定也随之动武。也就是说,殖民鼎盛时期的欧战,并非单纯的欧战,而是很容易发展成为世界大战。大同盟战争时期的这场北美英法殖民地战争,在威廉三世即位英国国王之后发生,因此被称为“威廉王战争”(King William's War),当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第一次英法殖民战争。
从第一次英法殖民战争开始,类似的英法殖民战争,在北美总共爆发了先后六次。其中在第六次,两家彻底分出了胜负。
这第六次英法殖民地之战,在欧洲本土被称为“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
七年战争的阵容十分强大,我们也可以结合第一次欧战——意大利战争,第二次欧战——三十年战争,将七年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欧战”。
实际上,早在七年战争开打之前,欧洲就已经不消停了。原因依然是因为王位继承权的问题,依然是发生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绝嗣问题。
公元1740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六世(Charles VI)驾崩,他将自己的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大女儿玛丽娅·特蕾莎(Maria Theresa)。可是,王位虽然可以传,但是根据当时的继承法,这事却遭到了很多德意志诸侯的抵制。
于是,欧陆纷争再起。
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欧洲列强纷纷选边站。新生的普鲁士、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坚决反对女王临朝,而作为相反一方,奥地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则坚决拥护女王的合理合情合法统治。
这次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期间只有两次大的会战,而且赤膊上阵的也只是以普鲁士奥地利为主,而且争夺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了波希米亚旁边的西里西亚工业区。但在此期间,各路欧洲列强已经很明显地开始出现“结党”的倾向,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英法、普奥都是捉对厮杀,而隔岸观火的西班牙与俄罗斯,则是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并从中渔利。
这场战争从1740年打到了1748年,战后也没有形成真正的体系。奥地利丢掉了西里西亚,但女王玛丽娅·特蕾莎成功捍卫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位与帝位。此后,这位女王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约瑟夫二世(Joseph II),成功为哈布斯堡王朝续命,只是此后的哈布斯堡王朝改了个名字,变成了女王和自己丈夫家的合称——哈布斯堡-洛林王朝(House of Habsburg-Lorraine)。列强之间,只是实现了暂时的妥协,为接下来七年战争做足了铺垫。
仅仅是八年之后,公元1756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更像是七年战争的预演,符合各自战略利益的利益当事方,互相之间重新进行了同盟组合。原来捉对厮杀的情况不改,但调整了伙伴组成——英奥,法普,变成了英普,法奥。当时欧洲人把这件事情称之为“伙伴交换”(switched partners)。这种在外交领域同盟关系发生剧烈变化的结盟现象,被称之为“1756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 of 1756)。实际上,这是一种典型的欧洲大国平衡术,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战略空间之下,列强各自选边站,保持所有的大国之间不会产生一家独大的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力争用联盟的力量牟取最大利益。
毫无疑问,1756外交革命,甚至于影响到了后来的一战、二战。
当时的情况是,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已经达到急赤白脸、兵戎相见的程度,尤其是英法之间。对比之前的战争,好歹还要师出有名,找个借口,比如宗教、继承权等等。英法之间在北美殖民地的热对抗,完全是为了争霸的需要。
所以,以后的欧洲列强争霸,也就彻底进入了要钱不要脸面的阶段。
英法既然已经公开翻脸,双方各自的小伙伴也就只能是对号入座扮演自己的角色。法国身后肯定有西班牙,因为两家都是波旁王朝;而法国和奥地利是一家,普鲁士也就主动选择了英国;俄罗斯不愿意看到奥地利和普鲁士中的任何一家变强,也就阶段性地选择合作对象。
两个联盟互相不忿,真正形成了全欧大混战。
捉对厮杀的战况十分清晰,最终法国输给了英国,奥地利输给了普鲁士,西班牙被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东欧的存在更加坚挺。
战后,英法缔结了《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奥地利、普鲁士、萨克森,三个同出一脉的神罗国家签署了《胡贝尔图斯堡和约》(Treaty of Hubertusburg)。
经过这一战下来,法国人丢掉了北美和印度几乎所有的殖民地,法国的小弟西班牙也从北美退出。法国人把北美新大陆以及东方最肥的一块肉,拱手让给了英国人。不仅如此,英法大战结束后不久,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就紧随着荷兰人的脚步来到了南半球,于1769年和1770年分别发现了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并且宣布这两个地区被纳入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法海上争霸,在公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对法国形成了碾压之势。